对消防救援实践课程实施研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ian_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对研究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消防救援实践课程的基本特点,探讨了实施研究式教学的模式与流程。
  关键词:消防救援;实践课程;研究式教学
  消防救援实践课程是培育消防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基础课程,是锤炼意志、增强本领的必训课程。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消防救援队伍承担“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神圣使命,必须具备“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无上勇气和“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优良素质。而消防救援实践课程就是练兵备战的前沿阵地。特别是在全灾种、大应急条件下,深化课程改革,开展研究式教学对提高指战员综合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一、研究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研究式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型。它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斯的“认知发展学说”。这些学说的基本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研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辨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研究式教学看似教学模式层的改革,实质上是教学理论的变革,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教学技术手段的变革。
  研究式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求知过程,是师生围绕研究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而相互合作与交流的实践过程。其教学过程具有学员的主体性、环境的开放性、形态的不定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等主要特征。与传统训练实践课程的特点相比较,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启发,如果能够将训练实践教学与研究式教学有效结合,必将开创训练实践教学的崭新局面。
  二、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的主要特点
  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是按照消防救援职业岗位任职需要,对受训者传授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的教育过程,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消防救援任务需要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指挥人才。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以现实的岗位任职需要为前提,针对学员岗位任职与发展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需要,侧重培养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对相关技术与装备的了解,形成指挥能力,因此,其专业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岗位指向性。
  (二)培养对象的层次性。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的培训对象包括:、大队级指挥员、参谋、大学生队员、本科学员、消防长、新招录消防员等。学员的类型和层次各不相同,其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有必要区分层次,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各有侧重,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三)培训内容的新颖性。随着队伍信息化建设加速和装备的不断更新,新装备、新技术的大量使用是一个必然趋势。训练实践课程要着眼于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的教学需要,建立起教学内容调整、更新机制,提高课程起点,使课程内容适应装备器材的发展和队伍作战使用要求,体现出先进性和新颖性。
  (四)培训形式的实践性。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培训对象直接面临的岗位就是基层一线部队,培养学员过硬的岗位操作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是训练实践课程的重要任务。训练实践课程必须创设实践教学的优良环境,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要通过模拟训练、对抗训练、综合演练等途径,加强实际岗位锻炼,促进学员理论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
  (五)培训效果的实用性。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既要考虑现实需求,又要兼顾长远发展,学员所学内容与队伍实际应用的一致性是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最客观的一个要求。通过课程教学,使学员掌握训练实践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全面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学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既满足学员现实岗位的实际需要,又能使其适应今后转岗及发展的需要。
  三、对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实施研究式教学的模式探讨
  根據教学对象的不同,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实施研究式教学,可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一)问题解决模式
  这一模式是结合学员不同特点和知识水平,由教员创设问题情境——学员提出问题——搜集科学事实——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这一模式首先要求教员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产生问题,并激发他们探索的动机。要指导学员依托网络环境收集有用的信息,从中选择科学事实或探索事实的条件。然后,再引导学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探索、进行假说、讨论或归纳等一系列再发现的认知操作过程,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促使问题得到解决,乃至创新性的解决。最后,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以实现知识的迁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自主研究模式
  自主研究就是学生独立从事和完成某项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最后提交研究成果。其程序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题目——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在这一模式中,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可以是学生们在学习理论时发现的新问题,也可以是他们在工作实际中发现的新问题;这一过程重在培养学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员可充分和自由的发挥,因此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才智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而作为指导教师并不需要直接参与其中,更不应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只是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而已。因此,这一模式的实施空间最大、运用范围最广。
  (三)课题参与模式
  这一模式是指学员参与教员的课题研究,与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极为相似。学员在参与实际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习、探索和实践。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有正在研究的课题,课题不分大小,可以是教研室的,也可以是学院或总部的课题,但是课题都应该是学科发展的前沿,并且要与部队实际和军事发展前沿紧密相关,这样的课题研究参与对学员才有实际意义。这一模式将大大缩短学员学习与实际应用的差距,更直接的培养学员的探究能力。
  总之,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必须变学生的被动式接受为主动性探索,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由“继承型”向“创新型”的根本转变。为适应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应当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推动研究式教学在消防救援训练实践课程中的实施。
  作者简介:李洪国,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基础部基础训练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罗士英,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基础部基础训练教研室讲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短期强化治疗对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 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方法 ,观察80例空腹血糖(FPG)<11.1 mmol/L,餐后2 h血糖(PG2h)<1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0%的新诊断T2DM患者接受瑞格列奈(诺和龙)短期强化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对血糖刺激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I30/△G
摘要:批注式阅读的核心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逐步成长为具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人,并使其能够在掌握阅读主动权之后,让其在进行自读、自悟进程中,获取较高的阅读水平,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文章内容。文章基于提升阅读能力,制定了系列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年龄36~90岁男性1098人,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MS建议诊断标准.分为MS组和对照组.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生化分析包括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I-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采用经
目的 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 (GPX1)重组质粒转染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使其在细胞内高表达,探讨GPX1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应激的细胞保护作用。 方法 将GPX1重组质粒、pLNCX空载体质粒转染PC12细胞,用新霉素(G418)筛选稳定表达GPX1的PC12细胞,以不同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浓度诱导PC12细胞48 h,确定最佳Aβ25-35浓度,构建理想阿尔茨海默病(A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spinlabeling,ASL)技术对显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血流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例AD患者和2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头颅ASL灌注成像和磁共振形态学检查,其中16例AD患者及11例健康对照者完成了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检查.A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提升,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人们对日常饮食安全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学校在早、中以及晚上一日三餐食品安全和菜肴质量提出来更高的卫生标准,这使得食堂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都大大增加,再结合目前的很多生态环境恶劣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中就很有可能发生食物变质食物中毒的现象,食物中毒现象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学生在校园内
患者男性,68岁.因出现右上睑下垂,双眼复视伴偏头痛3 d,于2008年4月22日入院.头痛为右侧前额部阵发性跳痛,无恶心、呕吐,四肢有力,肢体无麻木、疼痛及活动障碍,无语言障碍、发热及抽搐,否认眼外伤史.查体:血压140/90mm Hg,神志清楚,颈软,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上睑下垂,眼睑无肿胀,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深度正常,房角开放。
期刊
老年人随增龄致盲性眼病的患病率增加,医疗技术的进步,老年人视力残障的发生率有望减少,然而致盲眼病谱可能发生改变,难治性眼病增多.现对1650老年人眼部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早期预防致盲性眼病提供依据。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谷胱甘肽转硫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胃癌患者(胃癌组)98例和胃镜检查正常者(对照组)149例,以快速尿素酶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或活检标本吉姆萨染色(Giemsa)检测Hp感染;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GSTP1基因型.结果 Hp感染率胃癌组(54.1%)与对照组(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