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微生物复合发酵制备呈味基料的工艺优化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mily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响应面结合模糊数学评价的方法对南极磷虾复合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和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对菌种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复合发酵剂接种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复合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与鲁氏酵母菌、木糖葡萄球菌比例为1∶2∶3,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22 h,接种量4%,在此条件下,南极磷虾发酵液感官评定总分最高为4.39,发酵液营养丰富,风味饱满,口感协调。
其他文献
<正> (一)在元代少数民族诗人中,马祖常颇负盛名,是屈指可数的杰出诗人之一。他与同时的萨都剌、乃贤,可鼎足而三,互相媲美。他们以自己优秀的诗作,丰富着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祖
<正> 子思名伋,孔子之孙,约生活于战国初年。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后人知之甚少。《孟子&#183;公孙丑》载其曾受到鲁缪公的优礼,《史记&#183;孙子世家》中说他“尝困于宋”而作
<正> 一部用文言撰写的古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从它的抄本流传直到现在,三百年来,其所能够广为传播,而且誉称中外,经久不衰的奥秘究竟何在呢?我想,除了作品丰富深刻的思
<正> 盛唐田园山水诗人王维曾先后在终南别业及蓝田辋川隐居,到了晚年,他的消极隐退思想更加浓厚。那么他的这一思想是否早已有之,如若不然,那么它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本文拟
为获得高产壳聚糖酶的菌株,以实验室分离纯化的鹿皮曲霉(Aspergillus cervinus)ZJOU-AC1为原料,对其进行冷源等离子体诱变和筛选,并设计单因素试验和L 9(3 4)正交试验对诱变菌株进
<正> 鲁迅先生在其《小说旧闻钞&#183;聊斋志异》条下说:“王渔洋欲市《聊斋志异》稿及蒲留仙强执路人使说异闻二事,最为无稽,而世人偏艳传之,可异也。”设鲁迅先生所批评的
高校食品安全问题在国内一直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由于食品安全有关监管部门与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对校内的食品安全的管理与把控有所提升,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高校食品安全
<正> 我们看理学与李清照的关系。宋代是理学产生与初步形成的时期。理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把封建纲常伦理绝对化和永恒化,“以理杀人”,扼杀人性。本来建立在专制制度之上
期刊
<正> 题画诗,作为中国诗歌艺术中的一个特有的门类,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中国诗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题画诗和绘画艺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它也成了我国绘画史上的一
期刊
<正> 文学的发展从来就不是静止的,《诗经》诗歌的发展即是如此。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作品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发展演变的轨迹。其中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