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因素在累积中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资本市场虽然仍是阴雨绵绵,但目前的市场无论是估值、政策、资金、情绪等方面均较沪指刚刚跌破3000点时都有了一定的积极变化,就目前来看,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处于“洼地”,多个行业的估值刷新了2016年以来的最低值。政策面上,货币的边际宽松已被反复确认,去杠杆的节奏有所缓和,“钱荒”式流动性危机风险在货币和财政边际宽松下已有明显积极变化。资金方面,作为“聪明钱”的外资早在今年前7个月就在A股投入了1696.12亿元进行布局,8月份更有进一步流入趋势。随着A股在MSCI占比提高、养老金入市等政策逐步落地下,预期市场有望获得更多增量资金入场。

“去杠杆”取得明显进展


  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代表社会融资需求和信用需求的重要指标社融增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这表明“去杠杆”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
  自大盘由年初3587点下跌以来,个股表现惨烈,特别是年报披露结束后的快速杀跌进一步挫伤了投资者信心。6月份以来,在中美贸易战压力下,国内金融市场变的更加动荡不安,债市信用债违约、股市大跌、汇率贬值等诸多不利面的集中体现,让市场人气极度萎缩。至8月23日收盘,在大盘下跌23.43%背景下,两市3536只个股中出现下跌的有3152家,跑输大盘的有1989只,跌幅超过40%的则高达565只。
  不过,透过低迷的市场交易却可发现,国内宏观基本面并未如想象中那么羸弱,诸多信息显示中国经济指标总体仍是平稳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正在边际宽松中。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在6.7%至6.9%区间;国际收支稳定,1至7月份经常项目保持顺差,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去产能主要任务如期完成,上半年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6.7%,和发达国家相当……特别是随着7月资管新规放松,去杠杆基调不变同时节奏与力度逐步温和,委外资金可以重新入市;证监会发文松绑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定调,财政发力加码基建,货币政策加大信贷投放等,诸多正面因素的持续累积下,市场开始由此前的单边下跌转向“磨底”阶段,这给中长期投资者参与市场带来信心。
  重阳投资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去杠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国际经验来看,良性去杠杆政策组合通常是紧信用、宽货币、强财政,我国目前就是这么一个整体政策的组合。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代表社会融资需求和信用需求的重要指标社融增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这表明“去杠杆”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
  “根据政策目标,到2020年前基本完成的调整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目前‘去杠杆’进程应该已经接近中场了,尽管后续还会进行,但对金融市场、对资本市场冲击最严重的时候,应该已经过去了。”在王庆看来,当前中国政策转为更加注重经济增长。

长线资金“跑步”入场


  MSCI二次调整也有望吸引北上资金预期给A股带来200亿~300亿的资金增量。此外,A股纳入罗素指数,理论上有望给A股带来5000亿美元以上的增量资金。
  市场风险因素固然明显,但在政策底已现,特别是随着二级市场整体估值重归历史底部区域后(截至8月13日,上证综指、深成指、创业板指、中小板指市盈率分别为12.3倍、19.1倍、35.9倍、23倍,距离各自历史最低值的幅度仅为38%、50%、22%、11%,低于2009年至今的历史均值,跌幅分别为-20%、-23%、-32%、-29%),二级市场低估值优势重新吸引越来越多的中长期资金关注,特别是一些海外资金的注意力。数据统计显示,“聪明”的外资今年前7个月以来借道沪港通、深港通通道等“跑步”入场抄底A股,涉外投资者(包括QFII、RQFII、沪股通、深股通)净买入金额总计1696.12亿元。
  北上资金方面,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2142.77亿元,其中沪股通和深股通分别累计流入数为1239.75亿元和903.02亿元,已超越2017年全年净流入199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资金流入情况与MSCI事件明显关联,方案披露及纳入MSCI时点附近是北上资金净流入高点。如,在6月MSCI指数首次纳入A股前,4月和5月份,北上资金月度资金净流入额度激增,分别为386.50亿元和508.51亿元。而在8月13日MSCI正式公布二次调整季报前,北上资金也已连续6周净流入,净流入金额为433亿元。光大证券估算,参考首次纳入期间陆股通净流入情况,在9月正式纳入前,北上资金预期或将给A股带来200亿~300亿的资金增量。此外,富时罗素指数公司也表态,将力争未来5年内完成中国A股纳入指数工作。业内人士测算,加入罗素指数理论上有望给A股带来5000亿美元以上的增量资金。
  “今年贸易战以来,北上资金持续流入中国股市,趋势并没有变化。这也是从侧面上验证了海外长期资金,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股市投资价值的认同并没有发生改变。”万家智造优势拟任基金经理李文宾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未来随着A股在MSCI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叠加养老金入市等因素,将为A股吸引来新一批增量资金流入市场。
  而华商基金策略研究员张博炜则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境外资金相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其投资评价周期更长,对A股投资主要着眼点落实在企业盈利与估值的匹配程度上。就2018年A股全年的盈利增速看,沪深300指数10倍左右的PE水平已经包含了过多中长期的悲观情绪,以一个相对长期的视角看,A股的性价比已经越发明显,当前处于空间赔率合适但节奏上较难把握的阶段,这种状态对于境外资金来说或是较好的布局节点。
  “芒格说过,98%的时间我们对市场抱不可知的态度。目前属于2%的时间,市场形势还是比较好判断的。2600~2700这个区域是多重底:市场底+政策底+政治底。”上海实力资产CEO陈理对《红周刊》记者分析说,“市场底”是指市场普遍认为目前估值在历史低位附近,很多理性投资者愿意积极进场;“政策底”是指管理层也在这个区域呵护有加,国家队、养老金等都会在这个区域进场;“政治底”是指特朗普嘲笑我们股市下跌27%,事关国家颜面和政治形势,这个區域市场稳固也是政治的需要。   陈理提到的国家队入场一事,事实上在本周市场表现中已经充分。在本周一大盘指数盘中创近两年新低的同时,蓝筹股出现了抗跌甚至逆势表现,最终推动大盘指数上涨了1.11%,随后一个交易日继续上涨1.31%。对于本周一的市场反弹,盘后有媒体报道称,这是管理层在指导相关资金入市护盘,买入大盘蓝筹股,特别是鼓励长线资金如保险机构积极买入的结果。而媒体调查结果来看,多家大型保险公司也确认了在当日加仓,加仓标的包括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及金融股,每家的加仓规模有数亿元。
  保险资金的集体加仓,联系到证监会8月9日召开的重要会议上对于资本市场维稳的工作指导,以及证监会近日邀请多家券商分析师召开座谈会,调研市场等种种动向,充分说明监管层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高度重视,而至于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长线资金在目前位置敢于入场,也说明当前位置是具有明显的价值投资机会的。

长线投资或迎布局时点


  在当前情况下,需要结合中国经济和市场发展的长期逻辑、中期逻辑和短期逻辑去寻找投资机会。
  巴菲特说“我们不喜欢熊市,但喜欢熊市带来的低价格”。作为具有逆向风格的长期投资者,王庆认为当前市场有更多机会而不是风险,具有强劲资产负债表和良好股息收益率的公司可能是很好的选择。他透露,目前重阳投资正在增持金融股、独立电力生产商、具有强大本地品牌认知度的非必需消费品公司,以及拥有自有技术的机械设备制造商。“长期投资仍然适用于这些股票,但估值已经变得便宜很多。”王庆说。
  他解释说,从长期逻辑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产业升级还在继续,我们会重点布局具有大国重器特征的高技术公司。从中期逻辑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民收入的提升,消费升级这个逻辑也会接着演绎,我们会更多地关注具有自主品牌和民族品牌的消费行业的龙头。再从短期的逻辑来看,今年以来市场波动比较大,外部冲击因素也比较多,有些短期遭到利空因素打压的行业龙头,它们的投资价值实际上也是可以关注和捕捉的。所以,在当前情况下,需要结合中国经济和市场发展的长期逻辑、中期逻辑和短期逻辑去寻找这样的投资机会,其中,二三线蓝筹股中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
  刘国东也表示,就投资行业而言,建议关注消费驱动带来的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等方向的优质龙头,这些行业里面部分公司盈利数据目前已经比较有韧性,盈利数据高于市场预期。
  “我们投资比较看重证券化率这一指标,目前仅比历史最低点高10%~15%。就投资领域来说,集中在大健康、大智慧、大消费、大金融四大方面,其中,大健康、大智慧或有望挖掘出十倍股。”上海实力资产CEO陈理分析说。
  李文宾则看好半导体产业链、5G、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军工等代表中国核心制造业的行业。“整个社会一直追捧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是脱离了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在目前时点,建议投资者关注真正代表中国制造业科技和产品的投资领域。”
  “投资者无法计算明天上涨的概率,我们现在能评估跟踪的是,组合标的是不是足够好,估值是否合理,历史经验一次次证明,在大熊市买入优秀的公司,并长期持有,将能获得极大的超额收益。”袁广平表示,具体投资机会上,看好业绩成长性稳定、估值合理的科技股,以及确定性较强、现金流充沛的消費股。
其他文献
发行概览:公司主要从事光学显微镜、光学元件组件和其他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48712.07万元用于光学显微镜扩产项目、功能性光学镜头及元件扩产项目、车载镜头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基本面介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生物显微镜及工业显微镜、条码扫描仪镜头、平面光学元件、专业成像光学部组件,拥有“江南”“NEXCOPE”“NOVEL”等自主品牌,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新加坡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主要从事中高端染料和纺织助剂的应用技术服务,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35049.52万元用于新建年产1.6万吨高性能环保纺织助剂生产项目、服装品牌商颜色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新建项目、互联网客户色彩一体化解决方案新建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新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基本面介绍:公司产品包括染料和纺织助剂两大类,染料类产品主要包括棉用活性染料、羊毛及尼龙用染料和涤纶用分散染料等;纺织助剂类
期刊
目前可见的是,蓝筹出现了做底迹象,尤其是银行、保险和地产板块。房地产今年也跌幅巨大,也是估值洼地,目前用小碎步构建了一个底部。  自常士杉获得2010年私募冠军之后,《红周刊》多次访问了他,2016年他对《红周刊》说自己调整了风控体系,采取“三低”买入法。今年再见常士杉,他又对“三低”买入法做了调整,“低量”策略已经被剔除了,他坦陈自己曾经的想法不够成熟,增量是一个行业启动的迹象,应该是一个买入的
期刊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今年的A股市场与2015年有的一比,同样遭遇深刻危机,但表现形式和化解危机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表面看今年A股市场的危机程度没有2015年那么严重,但实际上投资者遭受的创伤比2015年还要重。很多人对今年A股市场的危机程度是认识不足的,甚至还有误判,有些问题并没有对症下药,因此化解危机的过程可能更长。今年投资者伤得比2015年重  2015年的A股市场在上半年走了一轮超级牛市,危
期刊
在今年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贸易争端之前,“灰犀牛”还是投资领域谈论最多的一个词汇。“中兴事件”导致A股通信板块承压。7月14日,中兴通讯宣布解禁,接连收获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大额订单,业务迅速回归正轨。8月6日,通信板块随市场见底,资金持续净买入,以烽火通信等为代表的5G相关个股走出一轮强势反弹,在笔者看来,5G可以说是未来一年通信行业最具确定性的投资逻辑主线。5G配置机会显现,重在选股  中国在新兴技
期刊
近年来,消费板块内诞生多只牛股,无论是低调的种牙产业、还是随处可见的火锅店,都诞生了通策医疗、颐海国际等优质标的。近期火锅龙头海底捞赴港IPO,更是为火锅概念添了一把火,但笔者认为,海底捞上市后可能引发上下游产业的利润调节,追高火锅概念需谨慎。从种牙广告到通策医疗  现在的新闻APP上充斥着多样化的广告信息,笔者发现,其中不少是种植牙广告,价格多在万元/颗左右;近几年O2O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不少
期刊
IPO被否后仍可通过重组途径“快速”上市,这是证监会近期放出的救市大招之一。不过,这里的“快速”二字,在见诸于一些媒体时被加上了一个引号。可见,即使筹划重组上市时间由原来被封锁的三年缩短为六个月,在大家看来未免还是有点长。监管不应草木皆兵  对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设置三年的时间限期,据说是为了防范监管套利,维护市场秩序。这一说法如果站得住脚,为什么现在又改变了呢?难道现在放短限期就不存在所谓
期刊
7月以来,A股市场表现低迷,市场上除了少数创业板ETF受宠外,大部分权益类ETF成交寥寥,军工行业ETF、上证180价值ETF、上证50等权重ETF、深证基本面50ETF等基金成交量均不足5000万份。  但是他们旗下的场内货基却吸引了避险资金的加速流入,华宝添益最新规模为1539.26亿份,比7月初增加了592.95亿份,增幅高达62.66%,银华日利和建信添益的规模也分别增长46.56%和48
期刊
《红周刊》:日机密封是今年为数不多的牛股之一,本周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24%,净利润同比增长72.88%。虽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且每10股转增8股,但公司上半年每股收益仅0.69元,是否能够支撑住公司高高在上的股价呢?  小徐:日机密封的业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市场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回暖,需求增加明显,为了缓解订单的快速增长与产能不足的矛盾,
期刊
本周,A股市场出现震荡中重心有所企稳的态势,从而给存量热钱提供了运作主题投资的底气。而受益于日前在深圳举办的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的题材刺激,糅合了大数据、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等诸多产业的智慧城市板块也出现明显的活跃态势,银江股份、数字政通、新智认知等个股均有底部重心抬升迹象。发展模式改变,成长动能充足  自2008年被首次正式提出以来,“智慧城市”转眼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截至目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