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同性恋吗?”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983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1


  小A,高二男孩,徽胖,声音偏细柔,因此常被同学们戏称“娘娘”。小A的女生缘特别好,每次上心理课他都扎堆在女生中。某天课后,小A单独找到了我,收敛起平时“阳光”的一面,说要聊聊他的烦恼。他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感觉自己是同性恋,我喜欢男生!”我让他谈谈是怎样一种感受。他说:我很在意男生B,B的一举一动总是影响着我的心情。比如B跟其他男生走得近,我就会“吃醋”,我希望B只对我一个人好,希望我在他心目中是“特殊的”。另外,我很喜欢对B付出,对他好,有什么好东西都要分享给他。有—次B生病,我在寝室照顾了他一晚上,给他端水递药,照顾他令我感到满足,让我觉得我是被需要的。但是我又会觉得他对我的付出和在意没有我的多,这让我感到心里不平衡。有时我想不理他了,但最终每次者陡我妥协再次联系他,如此反复地在意他,令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喜欢他?甚至有时对他存在一定的与他身体亲近、接触的幻想……

案例2


  某天,笔者接到一位焦虑的母亲的电话,她说特别担心孩子的性取向有问题。最近她发现儿子小D经常在本子上写男生H的名字,表达对H的“喜欢”。班主任也反映小D从来不参加男生群体的活动,只愿意与女生组队,但却对男生H经常示好0在某次班会课上,小D发表了对同性恋的看法,认为同性恋的存在是合理的,不该被限制,并且自己赞同同性恋,这让这位母亲更加焦虑。这位母亲反映儿子小D从小就不喜爱大多男生喜欢的活动(比如篮球、足球等),认为男生喜欢的活动都太暴力了。相反,小D喜欢与女生逛街、画画等较为安静的活动。平时母亲建议他多和男生出去玩,小D会以男生太粗鲁又不懂得尊重、体贴人为由拒绝。小D认为自己的特长在女生那里能够得到认可'很有成就感,认为男生欣赏不了自己。但问到为何对男生H会不一样时,小D说H是自己喜欢的男生类型,长相干争不像其他男生邋遢,另外个性阳刚,与自己的性格很不一样。这位母亲说小D从初中开始接触欧美音乐,她担心这类西方文化传递的性自由价值观对小D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案例分析


  我发现这类问题在青春期男孩中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即存在“同性依恋现象”,其行为表现出的共同点有:希望与对方的关系高于朋友,在对方心中的位置是“唯一”。生活上愿意付出,照顧对方,情感上特别依恋,心理上渴望对方给予安全感。对异性同龄人不排斥但也难以形成好感。在早期经历中,同性家长难以给予其情感支持,因此对同性家长的认同不足。
  对于此类问题,我的立足点是:青春期阶段的同性情感关系,不做性取向的判断。在此基础上,确定四个方面的辅导目标:
  ●帮助其认清对同性伙伴的依恋关系及形成原因;
  ●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个性优缺点,更好地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打消其因怀疑自己是同性恋而产生的内心担忧和顾虑;
  ●指导其合理适度的同性交往和社会适应。

针对案例1


  首次辅导中以“寻找例外”技术引导小A,是否只对男生B有这种感觉?“现在是,以前初二的时候也喜欢过一个男生”。然后启发他寻找共同点,“这两位男生有什么共同点吸引你呢?”“他们都个性阳刚,很会处理人际关系。而我由于父母离异,从小跟随妈妈生活,内心安全感不足。这两个男生恰恰能给予我安全感。”
  “那是否说只要有人能给予你心理上的这份安全感,男生女生都可以?”“看起来是的,但目前只有充满阳刚之气的男生能做到。”
  “对女生没有产生过好感,同时也没有排斥?”
  小A点了点头。
  待时机成熟,我顺势给他普及同性恋的知识,消除顾虑。
  第二次辅导中,我主要针对同性正常交往作出指导,从人际界限角度出发,情感界限不清或越界会带给对方不适。正如天秤的两端,一端用力过猛,导致天平倾斜,这样会给付出少的一方带来心理负担,选择疏远这段关系。付出多的一方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回应,产生失落甚至痛苦情绪。因此建议小A在与男生B的交往中不要越过对方的情感界限,不过于亲昵,寻找相处平衡点,认识到与B的关系可以是“特殊关系”但不是“亲密关系”。

针对案例2


  着重引导小D看到他对男生评价中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性,从寻找同伴认可的心理需求出发,帮助其看到并接纳同性之间的差异性。建议家长放下焦虑,与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认可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强迫孩子跟其他男孩一样。父亲要多与孩子互动,让父子间的关系恢复正常,强化孩子的男性角色特征。

反思


  针对存在“性取向”困惑/烦恼的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辅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开展辅导:
  1.充分理解。理解来访者的苦楚、担忧和焦虑。理解他们在非常时期伴随身心巨变,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性倾向混乱。在理解基础上倾听他们的困恼,尊重他们的感受。
  2.平等探讨。与来访者平等地探讨“同性恋”与“同性依恋”之间的差别和相似点。辅导态度上做到“不歧视、不评判、不轻易下结论”。帮助他们理清关系,并认识自身个性中的缺失。
  3.正确引导。循序渐进地引导青春期男孩看到同性交往中的界限感,以及如何在一段同性友谊中找到平衡点,维系一段健康的、舒服的同性关系。
其他文献
近日,00后复旦新生曾健宇向父母“借钱”上大学一事,引发舆论热议。点赞者不少,反对者有之。我认为此“断奶”之举对于生长在蜜罐中的孩子大有必要,可以培养他们自立自主能力,更好为青春护航。  寓言《虎皮鹦鹉之死》给大家的启示是深刻的。父母可以养你小,但不可能养你老。考上大学了,这是你走上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需要尽早学会自立、自理。再说父母有抚养子女到十八周岁的法定义务,但没有必须供成年子女上大学的硬性
期刊
朋友小溪产假六个月结束后,要返回公司上班。刚刚满半岁的宝宝不得不交给外公外婆照顾。由于小溪所在的公司在大城市'所住的房子面积偏小,自己工作时间也不自由,经家庭商议,就将宝宝留在外公外婆所在的老家。然而,没到一个星期,小溪心理上就备受煎熬,忍不住对远在老家的宝宝的思念。她每天下班回家最急切的一件事就是与宝宝视频聊天,但宝宝还小,不太搭理她。家里还装了监控,小溪上班时,也忍不住多看宝宝几眼。即使周末与
期刊
下楼散步,暮色中,看见一个女孩站在蔷薇花旁发呆。她身材高挑,背影修长,梳着长长的马尾辫,看上去有些孤单和落寞。走近才发现,她眉头紧锁,面有愁容,眼中有泪,不知在哪里受了委屈。  我没有问女孩为什么愁,为什么哭,因为我知道,这个年纪的愁与苦,其实很多都是被自己放大了若干倍的芝麻小事。比如被老师批评了,被家长训斥了,跟同学闹矛盾了,又或者是暗恋哪个男生了,都是人生路上必经之地,都是日常琐事,严格意义上
期刊
全球每年至少有10萬名青少年死于自杀,自杀年龄层趋向越来越年轻。近年来发生了多宗青少年因为深受学业、家庭或感情的困扰而走向不归路的案件,宛如一记记响雷震动着家长、教育者和心理专家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儿童或青少年在人生才要开始绽放的时候,选择放弃生命呢?  年轻的生命用不告而别的方式就这样挥手于人世,留下肝肠寸断,伤心欲绝的父母和家人以及无数的遗憾和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傻?”“为什么
期刊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己长大,独立意识觉醒,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但实际上他们心理还不够成熟,一旦自己的表现让别人失望,就会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的孩子会把这种担忧无限放大,却又无法排遣。情况分析  “我恨自己!”——自残的孩子让人心疼!  一天傍晚,我在校内巡视,隐约看到操场的东北角坐着一个人。我很惊讶,此时学生都在上自习,会是谁孤零零地待在那里呢?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走向前一看。原来是八年级的
期刊
孩子不来学校这样的行为,如果父母把注意力仅仅放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上,所做的一切都是隔靴搔痒,事倍功半。因为行为仅仅是孩子心理世界的外在表现,父母只有透过行为去看到孩子丰富敏感的内心,这样做起来才会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下面结合一个案例,来做具体分析。  在办公室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求助:我家孩子以前很听话、很乖的,好不容易考上高中,却突然说不来学校上学了!  家长面对孩子不来学校上学的行为,最初是疑惑
期刊
《千与千寻》是一部非常受青少年喜爱的由宫崎峻导演的电影。影片以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神隐世界)三个阶段(现实阶段非现实阶段现实阶段)和三个场景(搬家浴场沼底)展开,这些在指向一个主题:千寻的青春期心理成长过程。  千尋的年龄、搬家、隧道,这些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场景无不在展现即将迈入青春期门坎的千寻。  故事的主角千寻是一个刚过完10岁生日的小女孩。10岁这个年龄意味着什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对应
期刊
问题现场之一  笛笛媽妈下班回家给笛笛买了几条金鱼带回去。笛笛隔着玻璃缸跟鱼儿说着话,她见鱼儿在缸里欢腾地游来游去,便把小手仲进去,想抓一条“研究研究”,它为啥长得这么好看。岂料一不小心把鱼缸从茶几推倒掉地上打碎了,鱼儿在地上扑腾个不停。  妈妈的错误说法:你怎么搞的?刚买回来就被你打碎了,下次再也不给你买了!  妈妈的科学说法:笛笛,是不是觉得小金鱼很可爱,想抓出来看看啊?没关系的,鱼缸打碎了,
期刊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根据现代医学的定义,睡眠是一种在正常生命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并与清醒状态不断交替的精神状态。夜间当人们感觉困倦时,人的意识会发生改变,感官活动会受到抑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不能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交流也会随之减少,逐渐进入睡眠状态。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肌肉放松,神经反射减弱,体温下降,心跳减慢,血压轻度下降,胃肠道蠕动和新陈代谢速率均
期刊
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后现代治疗方法,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问题的观念,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其理念主要有:A:问题是一种“叙事”,而非一种“存在”  叙事疗法认为,问题存在于叙事中,即存在于来访者有偏差的叙事当中。偏差的叙事不断被重复,从而演变成偏差经验,最终被固化为事实或现实。来访者对偏差经验所进行的偏差叙事是问题产生的根源。B:人≠问题  “人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