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气旋暴雨过程风廓线特征分析

来源 :海洋预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en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的高时空分辨风场数据,对2008年8月17日、30~31日分别从东西两个不同路径经过青岛的气旋暴雨过程,计算了高中低不同层次风暴相对螺旋度(SRH)、最大风速及其高度等。经过分析和对比,得出中低层SRH对气旋的移近和降水的开始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越接近气旋中心低层暖平流越强。中低层SRH在两次气旋暴雨过程作用各有不同。气旋暴雨过程中较强的雨强出现在中层SRH增大至峰值和低层SRH迅速增大的过程,也就是中层SRH向低层扩展的过程。中低层间的急流轴变窄的过程与暴雨的强度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对舟山群岛一次冷空气大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风产生在典型的贝湖脊型横槽形势下,高空横槽的转竖使得冷空气从低层到高层开始向南爆发。冷空气南下与东海低压强
运用南沙永署礁气象观测站1989—2010年的气温资料,对近22年来南沙海区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2年来南沙海区气温分两个阶段呈阶梯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336℃/10年,
目的:探讨颅底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影像定性诊断率.方法:总结11例颅底鞍旁海绵状血管瘤(CA)病例,对其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呈圆形略高密度均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飞速发展,介入诊疗术中的护理工作已经成为介入放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14年来我所介入诊疗护理的13574例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