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和右手的化学反应--记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本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和一位日本科学家,他们是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84岁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加利福尼亚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60岁科学家巴里·沙普利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63岁化学教授野依良治。诺尔斯与野依良治因“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分享奖金的一半,沙普利斯因“水性催化氧化反应研究”获得奖金的另一半。3位获奖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成果 On October 10, 2001,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awarded this year’s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to two U.S. scientists and one Japanese scientist, William Knowles, 84, of St. Louis, Missouri, Barry Schaplis, a 60-year-old scientist at the Institute, and Yoichi Norio, a 63-year-old chemistry professor at Nagoya University in Japan. Knowles shared half of the prize money due to “Chiral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Study,” and Sapplelis won the other half of the prize for “Water 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ions.” The three winners opened up a whole new area of ​​research, the results of which
其他文献
【译者注第33届美国数学奥林匹克于2004年4月27日和28日举行,美国《数学月刊》2005年第2期(季刊)刊出了第33届美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及解答,我们将此解答与《数学通讯》2004年
期刊
要体会闽南土楼的神奇,不妨去一趟漳州市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这个土楼群位于书洋镇上坂村.5座方圆土楼,在薄雾缭绕中,在青山簇拥下,像一朵硕大、怒放的梅花,鲜艳夺目.日本东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今年10月9日宣布,两名美国科学家和一名德国科学家荣获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碱金属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种新的物质形态.
对于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以及文理科的差异,对于同一知识点,不同的编者会给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做比较和甄别,同时还要有“批判”精神,不迷信教材.下面针对人民教育
题1已知p:|2x-3|1,q:1x2+x-60,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p:|2x-3|1x2或x1,∴p:1≤x≤2,∵q:1x2+x-60x2或x-3,
期刊
我第一次背上装备,正式做“驴友”,是和“驴友”们一起重装穿越山西太行山系的抱犊村,虽说时间过去好久,可许多场景至今历历在目.rn那是进入正月不久,出发的第一天,我背着十
核心素养是2016年底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教学需要关注的学生的综合发展素养,跟以往传统课程标准不同的是,核心素养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让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