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风险及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分析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k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角度分析,一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一方面是来自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性,一方面是来自于对人力资源过程的不善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分析
  一、人力资源本身的风险
  1.人的心理及生理的复杂性。迄今为止关于人的相关研究并没有详细准确地揭示人的全部心理结构及运行机制,一方面人力资源中的个体在决定自己行为时,表现出过程上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个体信息获取、处理、输出及反馈与主观、客观的依赖性。另一方面表现在赫尔伯特、西蒙所指出的人的有限理性特征。有限理性假说认为,人们在进行任何有目的行为决策时,并不一定能搜寻到所有可能的方案,以及详尽的有关方案及后果的信息。这种有限理性就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风险。
  2.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并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力(即劳动力)附着于劳动者这一活的人体之中,而人受其大脑和高级神经系统的控制,独具思维、情感、意志和个性,具有物资要素所不具备的能动性。人力资源的使用会受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当人的主观意愿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就有可能造成组织目标的难以实现,并给组织带来损失。
  同其他有形资源不一样的是,人力资源是一种主动资源。人力资源潜在能量的发挥,取决于其载体——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除体力、体质等生理状态外,与人的经济、政治、社会、信仰等满足程度有关,与企业文化、环境、制度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激励等手段有直接关系。这种资源可以通过激励实现资源价值的不断增长,也可能由于激勵不当,而导致消极价值的产生,甚至影响组织的发展。
  3.人力资源的动态性。人力资源本身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素质的动态性,另一种是人力资源行为的动态性。人力资源的一个独特性是他的自适应性。人们可以在从事企业经营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或向同行学习,或通过具体的工作“在干中学”,使得人力资源的素质在时间上呈现动态特征。当员工素质与组织目标一致时,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当员工素质的发展与组织目标不一致时,则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由于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使得人并不能像机器设备资源那样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指令一丝不苟地执行动作,人们的行为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可能导致行为的结果与预期有一定程度差异。因此即使是程序化的工作有了人的参与,也隐藏了实际目标与预期目标的不一致性,尽管此类风险级别较低。而对于非程序化的工作,人的这种行为动态性便肯定会形成更大的人力资源风险。
  4.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动态性又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具体表现在不可“压榨性”。人力资源作为天然的个人私产,或者如巴泽尔所说的“主动资产”,它的所有者——个人——完全控制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个人产权、个人利益得不到承认和保护的时候,个人可以凭借其事实上的控制权“关闭”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的通道。当今社会,企业很难拥有终身雇员,而雇员也很难“从一而终”。重新选择企业、重新选择职业的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尤为突出。这说明企业人力资源是一种流动性资源,而且,在市场经济愈发达的国家,这种流动性愈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风险
  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风险主要是因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认识不足,而在具体实施人力资源的工作设计与工作分析、招募、班选、绩效管理、以及晋升、培训等各个环节中管理不当所造成可能性危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
  1.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代表着管理理论的复杂性、渗透性、交互性和灵活性,其本身也说明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过程自然也具有复杂性。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系统是自生秩序与创生秩序的综合集成体。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兼有自组织系统特性与人造系统的全部特性。一方面,为严格劳动纪律维持企业生产秩序,需要相对固定的规章制度和量化的考核指标,从对人力资源进行直观的、简单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复杂性,我们又必须辅以其他的模糊的、复杂的方法来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复杂多变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使得管理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这些都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
  2.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首先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它是由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但这各个部分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在实际运行中只有充分注意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协调和连接,才能提高其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还表现在目标的系统性,即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并不仅仅关注如何根据组织目标来使用人,而是把组织的整体目标与组织员工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实现组织整体和组织员工的共同发展。它强调相互依赖和开发利用两个原则。此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还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自身的动态性。人力资源管理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特性的改变,相应地引起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和功能的变化。为了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特性及不断发展的潜力,系统必须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新梅,等.编著.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赵曙明,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皮肤瘙痒症rn所谓皮肤瘙痒症,是指皮肤并没有湿疹等原因造成皮肤瘙痒的皮疹,但却具有皮肤瘙痒症状的一种状态.此时作为皮肤症状,多可见因为瘙痒而产生的继发性搔伤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各个产业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然而,伴随着建筑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各个高校的人才涌现,建筑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就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我国建筑企业的人才培养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存在的“瓶颈”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建筑以及其他企业人力资源
摘 要:薪酬管理是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的一个中心课题。21世纪的企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改变管理理念出发,运用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满足员工需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的创造性和潜能,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新时期员工薪酬释义、新时期薪酬管理体系的科学设计、新时期的薪酬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就“科学设计员工薪酬,实现企业有效发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科学设计;薪酬管理;企业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的人事制度也进行了相应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聘任制,是为了选拔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各种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对于一部动画作品而言,人物的造型设计必然是“灵魂”所在,它不但能够有效的将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充分的体现出来,还能够让观众对故事的情节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对目前
杰出的运动能力与运动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密切相关.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30名越野滑雪运动员与30名普通大学生的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为Ⅰ=35%,D=65%,基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的逐步形成和经济知识时代的到来,支撑我国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变化,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创新人力资源激励工作机制、创新人力资源教育机制、创新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就新时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教育体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教育激励;创新;开发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
家文化”是将家的观念代入企业管理中,通过构建”家文化”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从而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工会是企业与员工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