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风景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521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作的关系,看学校未必“识广”,“见多”总是算得上的。但到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观摩“合作学习”的课堂,还是很有些震撼,没有想到他们的工作做得那么扎实,更没有想到介绍的老师讲到动情处会热泪盈眶。确实,镇江外国语学校的“合作学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行动研究路线图
  从2006年起,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开始“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这所学校青年教师近70%,教学经验不足但素质高、有活力、乐于学习。学校是全市率先实施小班教学的,每班人数36—38人。开展“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后,各班改变传统的“秧田式”座位,而为4—5人围坐的“合作学习”小组,原则上每班分为9组,一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每个班配置多媒体设备。2008年学校又为各班配置了27块小白板,为“合作学习”的交流展示提供了平台。8年来,“合作学习”的研究形成了如下的路线图:
  这个路线图基本勾勒了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合作学习”研究的过程,作为课题,学校已做过实验效果的测量工作,撰写了研究报告,举行了结题总结会;但作为工作,“合作学习”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是持续展开的、行进的。
  二、从问题出发
  王坦先生在《合作学习论》中认为:一般所说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过程不仅是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情意、个性同步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效率取之不尽的源泉是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互动中迸发创意思维等等。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就是针对我国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讲授式、一言堂、各自为战等等弊病的。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的研究团队也正是基于这些共性问题,开展“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只是,相对于那些浅尝辄止的做法,他们把切入点放在外显层面的课堂变化,关注重点放在内隐文化的生成,把行动研究与有效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不仅看合作的形式有没有,更重要的是看行动研究的目标有没有真正达成。
  无论是工作,还是研究,总是会伴随着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工作的推进、研究的深入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在这项工作推进三年后,学校进行了“合作学习”现状问卷调查,对本校教师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2份。通过调研,老师们梳理了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任务如何分配比较合理?②觉得小组合作的课堂活动种类过于单一,不外乎讨论、组间质疑,怎样走向丰富?③小组讨论中总有游离讨论之外的同学,怎么办?④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在“合作学习”中是否得到真正发展,内心没有谱。⑤如何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引导学生避免小组成员之间对作业的过分依赖?⑥如何对小组合作做出多元评价,尤其是课堂中具有操作性的评价……实践中生成的问题就是研究的重点,课题组针对这些问题,设计推进方案,逐一予以突破,研究的有效性也逐步体现出来。更为可贵的,从上列“路线图”可以看出,研究推进的全过程都是基于问题、不断反思、及时调整的工作策略的。
  三、引入“新质”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的“合作学习”,很有意义的在于其开放性。课题组很在意“新质”引入,让一些“新质”有机融入“合作学习”,促进“合作学习”内在品质的提升。2009年,学校引进“学习优势教育”项目。以往人们在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时,往往考虑学生智力、学习能力和先前知识经验的个性差异,“学习优势”理论则认为,学生的学习优势(Learning Styles,可翻译为学习风格)也是个体差异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学习优势(学习风格)指学习者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它表现出持续一贯性,即能够稳定地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在完成某类任务时能始终体现一致性。“学习优势项目”为老师们提供了理解学生的新视角,因材施教因而获得新的着力点。下面分别是课题组向我介绍的两张图表,是2012级七年级某班一位学生和全班学生的测量统计。
  在这样的科学测量基础上,老师们用“学习优势”研究学生,从而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合作”因之有了品质的提高。
  在学习优势项目引入后,课题组又进一步请专家介绍支架式教学,从老师们的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支架式教学,是在共同的问题解决活动中,教师和儿童之间温暖的愉快的合作,在这种合作过程中,教师通过数据反馈提供个性化、适当的帮助,促进儿童发展,当儿童技能提高时,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支持儿童的自立、自治、自主、自发性,一般由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几个环节组成。课题组的副组长邱激扬老师向我们介绍,支架式教学关键在支架是否搭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每个教学环节是否指向学习目标,支架的提出是否恰逢其时。邱老师说,支架式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尤其对于青年教师的课堂成长起着加速的作用。不少青年教师在文章中,也谈到他们应用支架式教学的成功体验。可以理解,他们的“合作学习”因而有了内在的“支架”。
  四、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合作。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利用班会训练合作技能,在单项或综合的训练中,让学生通过活动明晓事理,知其所以然。比如有一节班会课是关于怎样处理声音的,老师通过情境模拟、活动体验,让学生归纳课堂上有哪些声音,面对这一些声音又有什么具体要求,如“组对声音”只有自己和搭档两个人才能听到;“小组声音”只有小组内部才能听到;倾听时应该无声,要及时积极反应、记录重点;白板展示时要控制声音,白板批改时要用“思考声音”等等。通过培训,所有学生都明白“合作学习”要求倾听无声、讨论轻声、发言大声、质疑有声,而“有声”“大声”又要区别具体情境。有一个班会是训练建组的,老师明确活动目标:①通过活动成功建组;②明确小组分工和个人职责;③培养组员安全感和归属感。培训活动后,学生都知道小组的组建原则和具体分工。   小组分工和职责
  在学习优势项目引入后,老师们又根据量表结果对小组进行调整,同时通过新一轮培训,能够运用适配原则将班级学习优势与教学结合起来。如有位老师设计了“学会倾听”班会,其流程为:①认识意义。②构建“T”型表。记录仔细倾听(看得见的神情和听得见的声音)的感觉。③句子集合。教学生一些特定情况下使用的句子,如“好主意,你有没有想过……”“你也许是对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抱歉,我觉得不太恰当……”“让我们重新想个办法吧”等等。④技巧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倾听能力。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更是注意“合作学习”技能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比如,如何尊重同学,比如“听”的方面,要求相互间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持久性地给对方以关注,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或竖起大姆指等特定动作表示感兴趣或赞同等等。这些只有在课堂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地去做,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学生的文雅大概就是这样“练”成的。
  五、“相约星期三”
  每周三下午4:50—5:35,老师们会集中在一起“相约星期三”,常常是大家一起学习有关教育理论,进行主题研究课的听课、评课,参与“合作学习”的技术培训,交流研究课教学中的体会和问题等等。学校专门设计了“体验式”“合作学习”技能训练课程,将老师们分成合作小组,发放问题讨论单,事先在各个小组“潜伏”观察员,活动结束后即时评估各小组的合作,不仅使老师们在互动培训中体验技巧的运用,也设身处地去体会课堂里师生、生生的有效合作。
  “相约星期三”其实只是镇江外国语学校老师们专业生活的一种形式。潘晓芙校长曾向我介绍最近一年多来学校组织的培训:校级以上研究课近100节,开放教师的合作技能和学习优势培训10次,面向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培训42班次,骨干教师外出讲座20人次,完成学生学习优势测评和学习动机策略测评2600人次,课题研究专题培训4次,录制视频近60个……在“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中,课题组用一个易于操作的行动模型来推进工作,这其实是他们校本研究的常态。这样,整个工作的逐步深入、步步登高就自然而然了。
  当然,高质量的专业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流水一样每天逝去的教学时光里。学校课题组曾给我发来一批老师们的体会文章,只要看看这些文章的题目,想必就可以知道老师们是怎样做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探》《学习优势角度理解学生》《基于支架式理论的初中语文专题教学》《学习优势背景下的合作技能训练》《用“支架”助写作,引“合作”促发展》《用特殊分组方式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六、佳境迭现
  8年多“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在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已是收获甚丰,佳境迭现。
  其一,教学技术日渐成熟。在知识和儿童之间建立联系,很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技术,正是因为有了教学技术,教师才可能从一般的知识人成为师者。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即使有也是大概的、模糊的、粗线条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使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有了对教学技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意识。“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如确立小组奋斗目标、树立学习责任感、形成合作与竞争技能、小组组织建设、自我评价与反思等等,课题组老师们都有如琢如磨的研究。具体到每一个要素,如学习目标,做什么,在什么具体情况下做,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都有细致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教学技术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技术的指导,如怎么养成“倾听”的习惯、“表达”的习惯、“支持”和“扩充”的习惯、“求助”和“帮助”的习惯、“建议”和“接纳”的习惯,指导步步到位,其实也意味着教与学都能到位。
  其二,走向深度学习。布鲁纳说:“学习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过程,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习的表层,而通过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才是学习的深层过程,真正的学习包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镇江市外国语学校从两个纬度(教师与学生)、三个层面(教学模式、思维模式、价值追求)来研究探索“合作学习”,推进了认知、人际、反思三元素的互动交融,有效地改进了学生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创造人格的发展。在推进过程中,又深入学习优势教育,引进支架式教学,更是鲜明地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特征。
  其三,形成“爱就开心”的文化平台。“爱就开心”是潘晓芙校长的教育主张,她曾向我解释,这是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的谐音。Education源于1500多年前的拉丁文“educare”,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are”则为“引导”,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在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化为现实,让师生在享受进步的喜悦、发展的快乐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中,形成一种“开心”的教育行走姿态。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的“合作学习”一开始就明确,其内蕴就是文化的进步。
  “爱就开心”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就是爱,“合作学习”的推进,首先也是源于爱,贯注其间的一定还是师爱。即使如我们刚才论及的教学技术,以及老师们所教的学科,确如一些专家所言:“事实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技术’本身,因为技术只存在于使用的情境中。”“那些成功的教师总是和他所教的学科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仿佛他就是他所教的学科,学科成了他的一部分。”“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求师生参与其中,都有源自心灵的感触。“合作学习”本身是内容,比如怎样接纳、悦纳别人,怎样承担自己的责任,怎样更好地掌握合作技能,怎样让认知、人际、反省三个元素互相激荡融为一体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本质意蕴上的教育发挥功能,都需要,也一定是体现了“爱就开心”!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210013)
  责任编辑:宣丽华
其他文献
'在1825年,俄罗斯第一次看到了反对沙皇专制的革命运动。'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这两个分别标志着俄国解放运动的开端与
【正】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至今四十年来,日本政权基本上被保守派政党——自民党所垄断。1945——1955年是保守政治体制的形成时期。本文拟对日本保守政体的形成过
自从走上校长岗位,我提醒自己做到两点:尽量控制教师大会的次数;把每一次会议当作一节公开课准备。新学校,创建任务重。琐琐碎碎的事比较多,有些教师出现抱怨情绪。抱怨可不是
<正> 近年来,为有效地利用新开发的用地,在城市铁路与道路的路堤处用钢筋加筋土法以陡化坡面,提出了如图1的施工法。但此法中所用的加筋材料直径小(5~10cm),筋料与周围土的摩
【正】 (一)是无足轻重还是举足轻重? 在《金瓶梅》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廊中,韩爱姐是以其独有的身姿位列其间的。可是这样一位重要人物,一直无人问津,这是不公正的。也许有人会
在我的电脑里,储存着关于沈蓉的许多文档。从1995年的教学论文到2014年的专题发言,从个人的专业成长到学校的发展规划,可以见证一个青年女性由普通教师成长为名校校长的蜕变。  在我的大脑里,却始终只有一个形象。时光飞度二十年,却仿佛第一次看见。  沈蓉,当年是一个爱说爱笑、热情泼辣的小学女教师,短发、衬衫、小西装,对时兴美食了如指掌,对小资生活热情万丈;今天,她还是那样。当然,身份叠加了一个——“
【正】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音节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之一。即是说,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反之,没有声调的声母韵母组合体不可能单独构成汉语的音节。按说,这该是个
【正】 一长期以来,由于不能正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我们对郭沫若历史剧创作方法的研究,就一直把它完全归之于浪漫主义,剧中许多和浪漫主义并不相同的审美方式,在浪漫主义的
为适应铁路技术发展要求贯彻“科技兴路”发展战略,部建设司于1994年6月13日至16日在天津召开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局部修改会议,参加会议有全路各设计院、铁路局、工程局、
一、序言滑坡是一种常见而且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人们将滑坡作为独立的研究客体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们对滑坡的研究也日臻广泛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