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保护性耕作可提高表层土壤碳氮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性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h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长期耕作措施对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碳氮元素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碳氮元素与碳氮转化相关酶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认识土壤酶响应土壤碳氮变化的机制和选择合理有效的耕作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长期耕作试验始于1999年,位于河南孟津县,属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土层深厚(50—100 m),土壤类型是壤质黄绵土。试验处理有草地(GL)、传统耕作(CT)、免耕覆盖(NT)、深松覆盖(SM),于2016年采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0—20 cm、20—40 cm,分析了土壤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以及β-葡萄糖苷酶(BG)、β-纤维二糖苷酶(CBH)、β-木糖苷酶(BXYL)、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并进行了土壤碳氮元素含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和深松显著提高了根际和非根际0—20 cm土壤的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了非根际20—40 cm土壤的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草地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著提高了非根际0—20 cm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了非根际土壤的总碳含量和非根际20—40 cm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深松显著降低了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C/N,免耕和草地处理显著降低了作物非根际20—40 cm土壤中的C/N,但草地处理显著提高了作物非根际0—20 cm土壤C/N。2)与传统耕作相比,草地、免耕和深松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草地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免耕和深松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3)碳氮转化相关酶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除β-纤维二糖苷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之间)。碳氮转化相关酶与土壤总碳、总氮和有机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除亮氨酸氨基肽酶与总碳之间),与C/N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土壤碳氮转化酶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参与土壤碳氮的转化。长期保护性耕作(免耕和深松)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表层的总碳、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有利于营养元素(有机质、碳氮元素)的循环转化和作物的吸收利用,以深松效果最好,免耕次之。
其他文献
消费者市场存在不同的消费者集群,各集群对同一产品的属性偏好不同。采用无差异营销策略的企业,必须有效地把产品属性定位于某个最优点,使所有消费者对产品的总不满意程度降
<正> 我国西部和西南边陲,在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之间,先后出现了藏族所建的吐蕃政权,以及以乌蛮、白蛮为主体民族所建的南诏地方政权。他们既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又视其实
期刊
基于平行碳纳米管阵列的等效介质模型,将碳纳米管阵列的平行波导问题导入到Hamilton体系.首先,应用等效介质理论,得到了倾斜碳纳米管阵列的介电特性;随后,假设波导两侧边界条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统一研究从科学系统观出发,在研究思路上坚持多门学科间大跨度交叉,立足于层次性、全球性和统一性。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科学基础,从而具有在更高层次上
目的:探讨安全标准对医用电气设备制造时的安全试验要求,为制造商选择适当试验方式提出建议。方法:对比2个版本GB 9706.1有关医用电气设备制造时的安全试验要求,分析例行试验
活动目标:1、观察小蛇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详细解读故事的过程;2、能根据故事情节和同伴讨论、想象、模仿蛇的形态;3、感受与好朋友在一起的温暖情谊。
乐视网曾经作为A股互联网平台型公司龙头是最有可能率先迈过千亿市值门槛的公司。然而,在"互联网+"概念风头正劲,公司生态格局日益扩大,前景持续看好之时,供应链的压力骤增使
据中国广播网.我国第一个以农林科技推广普及为目的的专业电视频道——陕西农林科技卫视11月5日在陕西杨凌正式开播,该频道将通过中星6号通信卫星和中星9号直播卫星同步传输,覆
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建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迁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若
瑞士电信(Swisscom)从2008年5月起将其BluewinTV服务带到用户的手机上。至此.Swisscom的“三屏幕”理念(即让消费者随心所欲地通过电视机、电脑和手机观看同样电视节目的Bluew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