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在农村初级中学校本培训应用的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gom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初级中学的校本培训质量直接关乎到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的校本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是只凭借经验对培训的成效作出评价,没有有效的教育测量监控,无法科学了解培训的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本文从笔者所在学校的“明师工程”为例谈谈教育科研在校本培训中的应用。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 校本培训 教育测量
  G620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教师发展就是学校发展,教师特色就是学校特色,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好一所学校。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由于教育资源缺乏,与城区先进学校的交流不多等原因,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视野不够开阔、理论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2)学校教师队伍中缺少领军人物,专业榜样的缺失;(3)以经验型教师居多,专业发展找不到突破方向。很多农村地区的初级中学都在开展各式各样的校本培训来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由于缺乏教育科研的资源,没有有效的教育测量监控,只凭借经验很难对培训的成效作出科学的评价。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明师工程”为例谈谈教育科研在校本培训中的应用。
  一、教育测量的背景和意义
  李海林先生认为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过程:一位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第一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主要是同伴的示范;第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则主要是专家名师的指导【1】。根据李海林先生的“教师二次成长论”,我校与华南师范大学钱扬义教授团队合作,于2015年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狮峰中学“明师工程”,通过 “双导师”培养方式建立协同机制,与学员形成合作共同体。
  狮峰中学“明师工程”采取“双导师”模式即“导师Tutor+教练Mentor(T+M)模式”。其中,专家(理论导师)以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论研究专家为主体(高考阅卷和中考研究)。名师(实践导师)以广州市各重点中学骨干教师与教研员为主体。专家组分工明确,专家(理论导师)重在对学员在备课观、上课观、评价观与素养观等教育理念、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等方面,结合评课与讲座提供指导;名师(实践导师)为“教练式”指导,重在对学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优化等方面提供指导,学员还可以通过观看自己的上课录像反思成长。怎样科学地评价该工程的效果,进一步了解该校本培训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为了学员本身更好的了解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教育测量来验证。
  二、测量工具及相关指标解读
  《教师专业发展量表》唐圣权老师编著,该量表是依据2012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标准为依据建立的一套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量化规则,是一个具有较高信度的测量工具。本校以《教师专业发展量表》为工具,在项目开展前于2015年1月做了前测,在项目结束后的2016年6月做了后测。具体操作是采用唐圣权老师编著的《教师专业发展量表》一书中附录的《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对自愿参加专家进课堂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共12位学员进行了问卷测量,根据唐圣权老师《教师专业发展量表》所附的数据模板计算出12位学员的综合性专业发展指数D,第I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发展指数D1,第II维度(专业知识)专业发展指数D2,,第III维度(专业能力)专业发展指数D3,同时对照《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常模(广东·2012)》查出其P值(D值对应人数累计百分比),并依据伯利纳的观点划分学员的专业发展阶段。美国学者伯利纳以综合性发展指数(D)为依据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入门前期(D≤50),入门期(50420)。其中入門前期、入门期、胜任期属于教师专业发展逐步达到国家标准的过程,适用目标参照评价,成熟期和卓越期属于教师专业发展完成达到国家标准之后继续向前发展的过程,适用常模参照评价【2】。
  三、测量数据及分析
  (四)各维度发展指数D分析
  1、综合发展指数D。12位学员的综合发展指数D均值由前测92.58到后测98.92,增加了6.33分。短短一年的时间,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学员专业素养提升明显。进入成熟期的老师由原来的二人增加为4人,综合性专业发展指数的均值(98.92)已经非常接近成熟期的下限(100),有三个老师得分在97-99的区间,已经非常接近成熟期了。
  2、第I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发展指数D1。均值由前测91.08到后测97.83增加了6.75分进步明显。
  3、第II维度(专业知识)专业发展指数D2,。均值由前测89.67到后测100.42增加了10.75分,是进步最大维度,可见大学教授的介入对学员的影响是巨大的。
  4、第III维度(专业能力)专业发展指数D3。均值由前测95.67 到后测98.58 增加了2.92分,虽是几个维度中进步最少,但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在短短的1年多得时间取的这样的进步也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术,从教师专业发展发展指数及各维度的指数看,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明显。专业理念、专业知识、教学行为等都得到较大提升和改善,在汇报课上,各位学员的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专家、名师的一致好评。
  根据教师能力三维度理论,教师能力由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三个维度构成【3】。本培训项目创新地由一名理论导师,一名实践导师组成双导师制的专家团队。理论导师主要从教学理论解释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导师主要从课堂实践的角度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教学实践以钱扬义教授的“1+8”套餐为抓手,专家引领的始终从教师能力的三个维度出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专家反馈和学员的反思,实验前后实验教师在以下方面提升明显:
  1、理念提升明显。体现在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明显,学生主体地位凸显。项目开始初期课堂上教师以灌输、告知学生的形式上课情况居多,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沉闷,学生参与度少。现在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
  2、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明显。体现在:对课程要求及教学目标的把握明显加强。由初期时,学员教学目标意识不强,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有写,但基本上是形式上的,不具体,不可检测。经过专家的多次指导,学员的教学目标意识有所加强教师紧紧抓住课程标准要求,准确地设置了教学目标,目标的设置能指向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厘清教学过程中几个教学内容关系,对教学内容从模糊理解到逐渐区分之间联系和相互整合。
  3、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明显。体现在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增强、课堂的组织方式合理、课堂的驾驭能力增强。项目开始前,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拘谨,内容单薄,没有达到设计的初衷。经专家、名师指导后,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教学步骤清楚有效,教学环节清晰,循序渐进,训练有实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狮峰中学“明师工程”是一种农村初级中学专家引领型的校本培训模式,从整体看培训效果较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员教师专业综合发展指数及其各维度指数的变化给予了有力的验证。
  结束语
  农村初级中学的校本培训质量直接关乎到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虽然当前很多学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校本培训,但是,只凭借经验是很难对培训的成效作出科学的评价。这时候,教育科研的介入校本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农村初级中学无法向科研机构一样开展大型而严谨的研究,但可以采取一些信度较高的《教师专业发展量表》及其常模进行有效的监测。相信教育科研走进农村学校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这对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及教师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今日教育 2015年 1月 李海林 教师二次成长论 卓越型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长方式(48-50页)
  【2】教师专业发展量表 2013.3 唐圣权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 2011.2 朱旭东主编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需求,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是实现这一需求的最关键性因素。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办学机制,加强专业建设,优化师资队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72-02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
期刊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英语考试一直在不断的加强对英语听力的考察,但还是很难准确地测试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这让英语教学长期地走偏了方向,似乎就是为了考试而教。本文从分析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入手,讨论了互动交流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的意义以及实施,希望能找到一条切实提高英语水平的道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期刊
【摘要】高校武术套路教学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忽视了武术套路中的技击和健康价值,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学习武术的乐趣。笔者认为:教学中加大对大学生武术创新性教学学习,对于提升高校武术教学的效果,提高大学生武术套路的学习主动性具有关键作用。两个人或多人对抗时,应该只有一种最简洁且最有效的方式击败对手,省时省力。选用科学、有效的武术教育策略,根据不同现实场景,运用武术套路中的动作,灵活改变动作的幅度、击打的
期刊
【摘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当的运用处理好“学”和“练”的关系,让“练习”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158-01  一、新课前安排“练”  數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较强,新授前安排好与新知识联
期刊
【摘要】本次主要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对广州市越秀区6所小学360名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调查,主要指标包括满意程度、调查动机、活动时间和开展前与开展后学生体质数据对比情况等。而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主要是兴趣爱好;参与活动的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对活动的开展基本持满意的态度;大课间活动对提高学生体质成绩作用比较显著。  【关键词】大课间;小学生;体质健康
期刊
【摘要】“理想”中的中学作文标准,是取材新颖,构思巧妙,立意深远,最好还能文采斐然。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而言,这样“好高骛远”的评判标准,是不切实际的。若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整体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返璞归真,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紧扣写作的三个基本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以及“思想性”,踏实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现实问题;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促使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成“才”。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编制利润表”的会计教学中,能让学生紧密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主动建构“探究—思考—尝试—运用”的思维体系,得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提升。  关键词:会计教学;编制利润表;任务驱动法  F232-4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人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根据《国家中
期刊
摘要: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关键在提高校园软实力。借鉴泰国易三仓大学成熟做法,我们也应该宽进严出,严格学生质量关;重视德育教育,纪律严明,贯穿所有课程,;不要浮躁冒进,切忌空言改革,重在落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等。  关键词:高校软实力;德育教育;学生质量  G6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
期刊
G623.5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效益,是我们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切切实实向40分钟要效益;而有的教师上课看似忙忙碌碌, 实则存在着课堂时间“隐性流失”的现象,造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由此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一、教材研究的肤浅化,导致时间的“隐性流失”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差如何很大程度上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素质教育在授课中,备受重视和关注。其中以组为单位的合作教学模式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合作教学模式不仅是指师生互相交流,主要是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各异,性格等特色和自然规律,科学合理的分组,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以此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提高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  G623.5  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