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到印度的中国人
从9月23号进入越南,到11月4号出发印度,整个东南亚三国旅行用了42天,骑行2500公里左右,开销大约600美元。从曼谷上飞机时,身上只有7巴特(不到1美元)现金,我已经身无分文,到了印度怎么办,我不知道,但路还是要走下去。在飞机上,我就肯定这是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即使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印度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让我有些无法接受。
一点儿都不夸张地说,加尔各答国际机场,从内部到外观,和国内20世纪80年代县城的长途汽车站差不多。内部是水泥地面,我装自行车的时候才发现的,而且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我一边敲打变形的“快拆”一边乐,这就是国际机场?
我沿着一条算是林荫道的柏油路,向市区进发。路边有一条臭水沟一直陪着我,在它的后面,则是越来越密集的窝棚区。我还在路边见到两个等车的男人,几乎在没有任何遮拦的情况下撒尿。
GTR公路惊魂
我要沿着恒河边上的GTR公路走,这条路贯穿印度北大陆。
所谓GTR(Grand Truck Road),是连接加尔各答和新德里之间的交通干线。我的线路覆盖恒河沿线的大平原,这次的旅行,就是关于恒河文明的旅行。
光是出加尔各答,就几乎耗费了我一天的时间。郊区纵横交错,我像蚂蚁在迷宫中乱闯,辛苦也一点都不亚于爬坡。总算走出郊区,脚下是GTR主路,只要一路向西,进入潮湿阴郁的近海三角洲,旅行就步入了正轨。
已经临近傍晚,我要赶快解决吃住问题。一出加尔各答城,很快就变成了荒野,头一天看来要宿营。我在一处废弃的工厂边找了角落,距离公路200米,高墙和荒草完全可以把帐子遮蔽起来,比较有安全感。吃了些饼干和香蕉充饥,写了写日记,就早早地钻进了睡袋。虽然累,却一夜未能入眠。
第二天天刚亮,我饥肠辘辘地爬出帐子,雾气朦胧中,有两个人站在不远处,黑黢黢的像尊雕像,一动不动看着我,吓一跳。一看表,才7点15,荒野里怎么会有人?想到这里,心跳急剧加速,脑海蹦出一个念头:抢劫!我顺手捡起旁边的木棍,放在一边,不动声色地收拾帐篷。现在毕竟已经走了三个国家,多少有了些对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刻钟后,雾气稍有消散,两个人慢慢走过来,我才看清楚,是两个冻得哆哆嗦嗦的流浪汉。他们走近,裹紧身上的单子,蹲在地上,看我收拾东西。其中一个人,手里拎着一只个头好大的死耗子。开始还好奇当地人这种事情,后来在印度遇多了,就见惯不怪了。反正,他们永远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这些人看挖掘机如何工作,整个下午蹲在一个地方都不挪窝,不明白那有什么好看的。
GTR公路只有单车道,有些路段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不堪,再加上卡车流量大,非常容易堵车。所以司机们早就练就了野蛮开车的高超技术,为了争抢路,不惜代价。在他们看来,这条路他们才是主人,自行车肯定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所以每次路过就会恶作剧般地按喇叭。印度卡车上的喇叭可是和其他国家的不同,它有一排功率足可以在户外开摇滚演唱会的喇叭,一旦响起来,排山倒海,恨不得直接把我从车上吹下去。在这条路上走了两天,已经领教了他们的恐怖驾驶。开车就是一场战斗,一旦前面的车稍微慢下来,后面的车就会喇叭齐鸣,占据对面车道超车,并且挤压前面的车。瞬间,两方的副驾驶会像猴子一样钻出驾驶室,悬挂在车门上谩骂。有时候会是三四辆车在路上较劲,非要争出个你死我活。车和车之间的磕碰是常有的事情,路边几乎每隔几公里就有修车的地方,沿路看到不少报废车辆、动物尸骨,让我不寒而栗。
GTR公路直接定义为死亡公路一点儿都不夸张,而我要在这条路上走完整个北大陆。每次超重的卡车吱吱嘎嘎地经过身边,我已不担心那些身材魁梧的西克司机谩骂,我恐惧一旦巨大的阴影覆盖在身上,听着车体超载所发出的吱吱嘎嘎爆裂声,就觉得它们会瞬间散架,让我葬身于一堆废铁之中。我开始怀念东南亚的旅行,虽然辛苦,但不至于危险,可我现在像一只路上的蚂蚁,被辗死都不会有人注意到。
杜尔加布尔(Durgapur)附近,出发后的第四天,在毫无预示的情况下一头从车上栽下来……等再次睁开眼,见到一个家伙冲我咆哮。我爬起来,检查身上,确信仅仅是擦伤,摸脸,五官全都还在,才从惊恐中稍微平静下来,冲司机摆摆手表示歉意。这个扎着红头套的西克族司机,神态颇像受惊的驴子,给我比划着拉我看拖出几米的紧急刹车留下的刹车印,我晕晕乎乎,晃晃悠悠扶起自行车离开,庆幸自己大难不死。
导致突然摔倒的原因是车前叉避震螺丝丢失,减震钢管缩回让车把失去了作用。我奇怪,这么关键的部位,居然仅是一道螺丝固定,还是塑料的。不管怎么样还是逃过一劫,我拖着向前找修车铺。走了1公里,找到了,工人无可奈何。车体是铝的,而减震管是钢的,无法焊接。无法前进是我旅行中的噩梦。
意外的收获
老祖宗们说,福祸相依,要不是车坏被困,我也不会想到在饭馆过夜。GTR公路边的饭馆和国内不一样,它提供住宿,可又不是国内那种前面餐厅后面客房的那种。这里仅仅是用水泥预制板搭建起来类似一个大教室的房子,正面用几个柱子支撑,没有门窗,完全敞开。屋子里会有一到两间独立分割出的小房间,给主人和厨师用,其他部分为营业面积,灶台和新疆饭馆一样,砌在门口。
如果司机在这里吃饭休息,就可以在门口的绳床上免费过夜。在印度,司机收入低,一般无法支付旅馆费。GTR公路上车流量那么大,所以这些饭馆的生意都还不错。我突然想,和司机一样不就挺好,白天骑车,晚上就吃住在这里。
先解决车的麻烦。师傅修车经验多,在减震管内壁上焊接了一段钢筋,敲弯成钩子状挂在铝架上,虽然难看,但管事,一直到旅行结束,它都没有出现过问题。饭馆提供的服务非常贴心,通宵有热牛奶或者奶茶。每天都有现挤的鲜奶送到饭馆,用那种大铁皮桶装着。每次入睡前,我趴在帐内睡袋里,大呼:“Milk(牛奶)!”不出一刻钟,热乎乎的奶就送到帐前,里面糖多得让人齁死,正好补充能量。早上一醒,再大喊一声:“Milk!”随后牛奶外加炒鸡蛋就送来。躺在睡袋里,舒舒服服地吃完早餐,装好行李,然后开始一天骑行生活。
去中部古城瓦拉纳西的路正在大修。到今天才彻底明白,这是GTR全面升级,这意味着,余下到新德里的路全都在修。那是1000多公里呀!当我看到NH2项目(国际银行贷款给印度修GTR公路的编号)的说明后差点没崩溃。
一个中国人在印度哭过的地方
布达戈雅(Bodh Gaya也有翻译为菩提迦耶)是线路上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地,著名的大菩提寺(Mahabodhi)就在这个小城。我对这里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感情是由于玄奘来过,这里也是我整个印度旅行中唯一可以感知到中国的地方。
布达戈雅,距离瓦拉纳西200公里,在恒河流域的中心位置。26个世纪以前,释迦牟尼从瓦拉纳西渡过恒河,在布达戈雅的一棵菩提树下开悟,从此创立了一门新的宗教。公元637年玄奘来到布达戈雅朝圣,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他为此大哭一场。直到英国人康宁汉姆根据《大唐西域记》对这里的描述,成功地找到遗迹并且发掘出来。现在,这里是佛教四圣地之一。200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下子让这个小城热闹非凡。
大菩提寺在城区中央,以塔为中心,形成遗址公园,周边石墙古树环绕,气氛庄重典雅。即使在炎热的天气中,人流如织,在园中也有清凉的感受。这个地方的确可以让浮躁的身心安静下来。主塔是一座棱角分明的方形椎体,状若金字塔,砂岩建造,塔基周围有四座卫塔,形成四方结构。由于现在的建筑是在遗址上复原的,所以低于地面,进入时需要顺着石阶而下。高50米的塔并没有气势恢宏的感受,但建筑结构却给人坚定自信感,这也许就是设计者想传达的一种视觉上的心理效果。释迦牟尼开悟,本身就是坚定的象征。
从9月23号进入越南,到11月4号出发印度,整个东南亚三国旅行用了42天,骑行2500公里左右,开销大约600美元。从曼谷上飞机时,身上只有7巴特(不到1美元)现金,我已经身无分文,到了印度怎么办,我不知道,但路还是要走下去。在飞机上,我就肯定这是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即使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印度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让我有些无法接受。
一点儿都不夸张地说,加尔各答国际机场,从内部到外观,和国内20世纪80年代县城的长途汽车站差不多。内部是水泥地面,我装自行车的时候才发现的,而且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我一边敲打变形的“快拆”一边乐,这就是国际机场?
我沿着一条算是林荫道的柏油路,向市区进发。路边有一条臭水沟一直陪着我,在它的后面,则是越来越密集的窝棚区。我还在路边见到两个等车的男人,几乎在没有任何遮拦的情况下撒尿。
GTR公路惊魂
我要沿着恒河边上的GTR公路走,这条路贯穿印度北大陆。
所谓GTR(Grand Truck Road),是连接加尔各答和新德里之间的交通干线。我的线路覆盖恒河沿线的大平原,这次的旅行,就是关于恒河文明的旅行。
光是出加尔各答,就几乎耗费了我一天的时间。郊区纵横交错,我像蚂蚁在迷宫中乱闯,辛苦也一点都不亚于爬坡。总算走出郊区,脚下是GTR主路,只要一路向西,进入潮湿阴郁的近海三角洲,旅行就步入了正轨。
已经临近傍晚,我要赶快解决吃住问题。一出加尔各答城,很快就变成了荒野,头一天看来要宿营。我在一处废弃的工厂边找了角落,距离公路200米,高墙和荒草完全可以把帐子遮蔽起来,比较有安全感。吃了些饼干和香蕉充饥,写了写日记,就早早地钻进了睡袋。虽然累,却一夜未能入眠。
第二天天刚亮,我饥肠辘辘地爬出帐子,雾气朦胧中,有两个人站在不远处,黑黢黢的像尊雕像,一动不动看着我,吓一跳。一看表,才7点15,荒野里怎么会有人?想到这里,心跳急剧加速,脑海蹦出一个念头:抢劫!我顺手捡起旁边的木棍,放在一边,不动声色地收拾帐篷。现在毕竟已经走了三个国家,多少有了些对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刻钟后,雾气稍有消散,两个人慢慢走过来,我才看清楚,是两个冻得哆哆嗦嗦的流浪汉。他们走近,裹紧身上的单子,蹲在地上,看我收拾东西。其中一个人,手里拎着一只个头好大的死耗子。开始还好奇当地人这种事情,后来在印度遇多了,就见惯不怪了。反正,他们永远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这些人看挖掘机如何工作,整个下午蹲在一个地方都不挪窝,不明白那有什么好看的。
GTR公路只有单车道,有些路段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不堪,再加上卡车流量大,非常容易堵车。所以司机们早就练就了野蛮开车的高超技术,为了争抢路,不惜代价。在他们看来,这条路他们才是主人,自行车肯定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所以每次路过就会恶作剧般地按喇叭。印度卡车上的喇叭可是和其他国家的不同,它有一排功率足可以在户外开摇滚演唱会的喇叭,一旦响起来,排山倒海,恨不得直接把我从车上吹下去。在这条路上走了两天,已经领教了他们的恐怖驾驶。开车就是一场战斗,一旦前面的车稍微慢下来,后面的车就会喇叭齐鸣,占据对面车道超车,并且挤压前面的车。瞬间,两方的副驾驶会像猴子一样钻出驾驶室,悬挂在车门上谩骂。有时候会是三四辆车在路上较劲,非要争出个你死我活。车和车之间的磕碰是常有的事情,路边几乎每隔几公里就有修车的地方,沿路看到不少报废车辆、动物尸骨,让我不寒而栗。
GTR公路直接定义为死亡公路一点儿都不夸张,而我要在这条路上走完整个北大陆。每次超重的卡车吱吱嘎嘎地经过身边,我已不担心那些身材魁梧的西克司机谩骂,我恐惧一旦巨大的阴影覆盖在身上,听着车体超载所发出的吱吱嘎嘎爆裂声,就觉得它们会瞬间散架,让我葬身于一堆废铁之中。我开始怀念东南亚的旅行,虽然辛苦,但不至于危险,可我现在像一只路上的蚂蚁,被辗死都不会有人注意到。
杜尔加布尔(Durgapur)附近,出发后的第四天,在毫无预示的情况下一头从车上栽下来……等再次睁开眼,见到一个家伙冲我咆哮。我爬起来,检查身上,确信仅仅是擦伤,摸脸,五官全都还在,才从惊恐中稍微平静下来,冲司机摆摆手表示歉意。这个扎着红头套的西克族司机,神态颇像受惊的驴子,给我比划着拉我看拖出几米的紧急刹车留下的刹车印,我晕晕乎乎,晃晃悠悠扶起自行车离开,庆幸自己大难不死。
导致突然摔倒的原因是车前叉避震螺丝丢失,减震钢管缩回让车把失去了作用。我奇怪,这么关键的部位,居然仅是一道螺丝固定,还是塑料的。不管怎么样还是逃过一劫,我拖着向前找修车铺。走了1公里,找到了,工人无可奈何。车体是铝的,而减震管是钢的,无法焊接。无法前进是我旅行中的噩梦。
意外的收获
老祖宗们说,福祸相依,要不是车坏被困,我也不会想到在饭馆过夜。GTR公路边的饭馆和国内不一样,它提供住宿,可又不是国内那种前面餐厅后面客房的那种。这里仅仅是用水泥预制板搭建起来类似一个大教室的房子,正面用几个柱子支撑,没有门窗,完全敞开。屋子里会有一到两间独立分割出的小房间,给主人和厨师用,其他部分为营业面积,灶台和新疆饭馆一样,砌在门口。
如果司机在这里吃饭休息,就可以在门口的绳床上免费过夜。在印度,司机收入低,一般无法支付旅馆费。GTR公路上车流量那么大,所以这些饭馆的生意都还不错。我突然想,和司机一样不就挺好,白天骑车,晚上就吃住在这里。
先解决车的麻烦。师傅修车经验多,在减震管内壁上焊接了一段钢筋,敲弯成钩子状挂在铝架上,虽然难看,但管事,一直到旅行结束,它都没有出现过问题。饭馆提供的服务非常贴心,通宵有热牛奶或者奶茶。每天都有现挤的鲜奶送到饭馆,用那种大铁皮桶装着。每次入睡前,我趴在帐内睡袋里,大呼:“Milk(牛奶)!”不出一刻钟,热乎乎的奶就送到帐前,里面糖多得让人齁死,正好补充能量。早上一醒,再大喊一声:“Milk!”随后牛奶外加炒鸡蛋就送来。躺在睡袋里,舒舒服服地吃完早餐,装好行李,然后开始一天骑行生活。
去中部古城瓦拉纳西的路正在大修。到今天才彻底明白,这是GTR全面升级,这意味着,余下到新德里的路全都在修。那是1000多公里呀!当我看到NH2项目(国际银行贷款给印度修GTR公路的编号)的说明后差点没崩溃。
一个中国人在印度哭过的地方
布达戈雅(Bodh Gaya也有翻译为菩提迦耶)是线路上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地,著名的大菩提寺(Mahabodhi)就在这个小城。我对这里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感情是由于玄奘来过,这里也是我整个印度旅行中唯一可以感知到中国的地方。
布达戈雅,距离瓦拉纳西200公里,在恒河流域的中心位置。26个世纪以前,释迦牟尼从瓦拉纳西渡过恒河,在布达戈雅的一棵菩提树下开悟,从此创立了一门新的宗教。公元637年玄奘来到布达戈雅朝圣,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他为此大哭一场。直到英国人康宁汉姆根据《大唐西域记》对这里的描述,成功地找到遗迹并且发掘出来。现在,这里是佛教四圣地之一。200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下子让这个小城热闹非凡。
大菩提寺在城区中央,以塔为中心,形成遗址公园,周边石墙古树环绕,气氛庄重典雅。即使在炎热的天气中,人流如织,在园中也有清凉的感受。这个地方的确可以让浮躁的身心安静下来。主塔是一座棱角分明的方形椎体,状若金字塔,砂岩建造,塔基周围有四座卫塔,形成四方结构。由于现在的建筑是在遗址上复原的,所以低于地面,进入时需要顺着石阶而下。高50米的塔并没有气势恢宏的感受,但建筑结构却给人坚定自信感,这也许就是设计者想传达的一种视觉上的心理效果。释迦牟尼开悟,本身就是坚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