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基因研究

来源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简称G6PD)是催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第一步反应的关键(?)。G6PD缺乏症是一种与药物性溶血,新生儿黄疸,慢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有关的遗??传性酶缺陷病。至今,全世界已有300多种G6PD变异型通过生化指标得到鉴定。近年来,已测定出GP(?)的整个氨基酸序列,并用不同的方法相继克隆出G6P(?)基因,通过序列分析,阐明了G6P(?)的基因结构,对一些常见的G6P(?)变异型基因编码序列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变异型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证明基因编码序列中单个或多个碱基置换,是变异型产生的原因,也是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典型的“看家基因”(housekeepinggene),G6PD基因的研究为探讨遗传性酶病的基因改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其他文献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对于学优生,来自别人的欣赏犹如家常便饭,来得轻而易举;而学困生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哪怕
南北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长期分裂造成南北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呈现出来的文学审美风尚也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对这种差异及其原因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认为清轻纤巧与重浊刚健是
引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使之受到人文熏陶,是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习作"给父母说说心里话"进行作文指导,并运用经验总结法,从四个
在对“浙江模式”的研究中,目前存在一个明显的偏向,就是长期以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的维度,而对“浙江模式”背后的政治因素的考量,学者们还缺乏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