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识别研究:以江西省大余县为例

来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关键区-保护修复策略”思路,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生态源地、生态“夹点”、障碍点、断裂点和破碎生态空间等关键区数量及空间分布,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及其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大余县生态源地共147.36 km 2,涉及林地、水域和草地,生态廊道69条,呈现出两横五纵的空间特征。研究识别生态“夹点”12处,生态障碍点13处,生态断裂点23处,破碎生态空间57.46 km 2。(2)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包括矿山修复区、山水治理区、农田整治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区和交通用地优化区,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当中与人民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文化形式之一,得到了进一步关注和应用.特色地域民俗文化的创新应用不仅能够给
介绍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原理。结合工程实例,对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制备工厂宿舍洗浴热水的节电及减排效果进行探讨。原方案采用水源热泵机组制备洗浴热水,改造后的方案在原方案基础上并联了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以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制热为主,当产能不足时,水源热泵机组作为补充。改造后年节电率为59.96%,二氧化碳年减排量为442.86 t。
以某搬迁企业原址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Pb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并从多角度对土壤中Pb污染成因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Pb超标点位所占比例为73.56%。从污染水平看,研究区土壤中Pb的单因子指数平均值(P AVG)和地累积指数平均值(I AVG)分别为1.07和1.47,分别属于轻微污染和中等累积水平。垂向污染特征表现为地表以下0~10.0 m深度土壤Pb污染以>6.0~10.0 m污染最重,10.0 m以下逐渐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