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方言与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_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闽南方言与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闽南方言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语言类型,但随着普通话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闽南方言以及文化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强势,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逐渐消亡的现象。基于此,想要让闽南方言与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可以在小学语文地方课程中融入闽南方言与文化,凸显出其文化体系在小学语文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闽南方言;闽南文化;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闽南方言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体系已经在许多国家及地区得到了渗透。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闽南方言与文化在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应该将闽南方言与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基础课程教学中,让闽南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得到充分展现,促进校园文化与校本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一、将具有特色的闽南歌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基于此要求,可以将一些具有特色的闽南歌曲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小学生可以直观地对闽南文化进行了解,并在闽南歌曲的特殊审美理念下,更好地了解闽南文化。通过对闽南方言歌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就算不会讲方言,也能够灵活地掌握一些闽南方言的发音,并从中感受到闽南文化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此外,小学生本身对于音乐知识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闽南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学唱闽南语歌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闽南方言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进行曲目选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励志歌曲的选择。闽南语歌曲无论从其歌词还是编曲均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为了增强闽南语歌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应该着重选择积极向上的曲目,以其积极健康向上的理念,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2)情感表达歌曲的选择。许多闽南语歌曲都深切地表达出了作者对国家、对家庭、对亲友的爱。这些曲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小学生增强对闽南文化的向往,并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合理地选择闽南文化作品作为校本课程资源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学习到许多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课文。对于此类课文,通常都会引起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尝试着将一些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列为校本课程资源,让小学生对闽南文化进行了解。比如可以将舒婷的《致橡树》这首诗穿插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对诗句中描述本土文化的内容进行阅读时,会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在这首诗中,作者所描述的木棉是生活在闽南地区学生随处可见的树种,自然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诗中所要表达的坚强、独立的闽南文化价值观进行了解,并以此来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组织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名人作品融入小学生阅读中,并以校本课程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语文教学可以重点挑选一些具有闽南本土文化且符合小学生学习标准的名家作品,让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比如龚洁所创作的《到鼓浪屿看老别墅》、曾藜发表的《泥土》等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都适合于小学的课外阅读。此外,还可以从相关的报刊栏目中提取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作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可以进一步领略闽南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并通过不断的阅读拓展,可以让小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闽南文化进行了解,有利于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许地山所创作的《落花生》这部文学作品,其主要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朴实无华,无私奉献,不求名利”的理念。学生在针对这部作品进行阅读时,可以感受到闽南文化中所包含的正能量,让小学生可以从其作品中体会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闽南文化可以像灯塔一样,为小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这部文学作品,感受到闽南文化所崇尚的“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生活态度。
  三、以闽南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小作文”练习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缺少一定的知识结构。同时,由于缺少一定的生活体验与知识储备,会导致小学生开展作文写作时表现出“无话可说”的现象。久而久之,小学生对写作会形成一定畏难情绪。为此,教师可以将具有闽南特色的一些文化元素作为写作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让其成为学生了解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行写作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短”“趣”这两点原则。通过引导与鼓励,让小学生的写作更加生动。比如可以为学生举办一个“写对联”的主题活动,并要求在创作过程中融入“闽南红砖古厝楹联”元素,让整个主题活动能够按照赏联、拟联、评联、贴联的方式进行。在开展主题活动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并整理与“闽南红砖古厝楹联”相关的资源。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创作小组,留给各小组足够的时间进行实地参观调查并进行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楹联写作技巧,并对其创作的典型方法——比喻、押韵、借代、对仗等技巧进行分析。此时,学生的创作兴趣得到了提升,教师需要及时鼓励学生尝试着进行对联创作。在完成创作任务之后,教师将学生创作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要求各个小组学生使用闽南语来朗读创作的对联。通过班内交流的方式,将各个小组的创作作品进行客观点评。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并有效解决学生对创作的畏难情绪。
  四、将闽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闽南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并在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闽南文化特色,比如《陈三五娘的传说》《豆仔鸟》《蜈蚣搁》等民间故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闽南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可将这些民间故事进行改编,让其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再比如可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组织学生用闽南语来朗读的方式,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闽南方言发音。
  为了增强小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学习兴趣,并能够让学生以“玩中学”的形式进行学习,可以为学生组织“闽南歌曲童谣大赛”,发挥出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征,让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闽南经典歌曲童谣的学习中。比如以童谣《决米糕》为例,让学生反复朗读“决米糕,决铜锣。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大麦秋,去福州。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在熟练这首童谣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同桌进行拍手游戏的方式(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进行练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学习到童谣的音乐韵律,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闽南文化朴实乐观向上的精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闽南方言与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实践,发挥闽南文化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培育小学生的高雅情趣。同时,通过传承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东,吴秀菊.十载深耕閩南文化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身体评估作为健康评估的一部分,是获取评估对象机体健康状况和功能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提供护理诊断客观依据的最重要的手段。2010年1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护士对住院患者履行的护理职责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为患者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这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敦煌文化更是其中翘楚,将两者引进校园,对于促进师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和敦煌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在优秀传统文化和敦煌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敦煌文化;人文素养;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
【摘要】“言为心声”,语言是无形有力的教学工具,只有用智慧的语言,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课堂上信口开河,只能让学生乏味反感。对语言进行选择,努力做一个能说会道的教师,做一个语言优雅风趣的优秀教师,这是教育的需要,是民族的需要。对于教师而言,优雅风趣的语言表达是自身外在素质和内在涵养的综合展示。为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畅谈交流中增长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教师只有不断探索语言艺术途径,方可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其蕴含的思想和灵魂渗透到大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更肩负着要爱国学、传承国学的基本理念与精神价值的重要责任.努
【摘要】作文教学,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求实的素质,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以往的作文教学,片面强调写作技巧,写作要求过急过高,在培养出一小部分写作“尖子”的同时,也“培养”起了虚假的文风,更使大部分学生视作
【摘要】比喻是一种最普通而又最实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议论文最基本的一种论证方法。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感知及赏析比喻的美,达到对比喻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创造比喻句,能够灵活而又准确地运用比喻句,并通过拓展和延伸,将其运用在整篇作文之中。  【关键词】比喻;赏析;创造;运用;议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艺术
第一部分 Th1、Th2和Th17与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建立一个适合实验研究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carotid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SS)动物模型的方法,
【摘要】“读书能够使人充实,讨论能够使人机敏”,个体的阅读史其实反映的便是它的精神发育史。新形势下,我们在强调知识传递教育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工作,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及知识的有效手段。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展开科学、合理、恰当的阅读活动对强化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关键主要在于阅读知识的积累。“晨诵”以及“午读”是阅读知识积累的有效手段,我们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一步
【摘要】语文好不好,除语文修养、语文思维等以外,还与语文好习惯有关。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也说:“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可见,习惯的影响是多么深刻和巨大的。巴金强调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自然,要学好语文,也要培养学习者习成语文好习惯。  【关键词】习惯 ;语文教学;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现代中学生普遍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针对此类现象,本文从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等多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积极探索出一条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希望对中学生语文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语文;中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中学生一般分为几个阶段,七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