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贤:打破香港警队女性的职务天花板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现实版的“陀枪师姐”最近来北京了。9月9日,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李书磊在北京会见香港申诉专员赵慧贤。
   在香港,“赵慧贤”这三个字如雷贯耳。不仅是服务香港警队三十六载的传奇女警员,还是香港警务处首位女副处长。她用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一次又一次打破了世人的偏见,证明女人也能为香港治安做出贡献。
  来自纪律部队世家,见证香港回归
   公开资料显示,赵慧贤来自一个纪律部队世家——父亲是纪律部队的基层人员,两个叔叔也都是属于纪律部队的基层警察。
   受家庭因素影响,1983年,20岁的她刚毕业就投考了警队。进入警校后,赵慧贤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与男警接受相同的训练及考核。别家姑娘的二十岁除了岁月静好就是奶茶饼干,而赵慧贤的二十岁每天都是体能拉练、警务考核......
   “上警校时男女警员唯一的不同,就是女警员无法经常‘烧枪’(枪械训练)。当年男警员学习操作枪械时,女警员却被安排学习《保护妇孺条例》,以加强保护女受害人。”直到1995年,香港警队才开始让女警自愿接受枪械训练,赵慧贤第一时间举手参与。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提升自己,以争取更多发展机会”。
   接受枪械训练后不久,赵慧贤便迎来了自己警察生涯中最特殊的任务——1997年香港主权交接现场的媒体协调和联络工作。
   在接受采访时,赵慧贤谈到了那段特殊的经历:“不同的传媒都派人来到香港,总共差不多有超过八千个记者在香港。“一方面我要保证交接仪式上方便的采访环境,但是另一方面我还要确保安保工作万无一失。”
   在保证所有记者顺利报道新闻和严丝合缝的安保措施之间,赵慧贤需要找到一个平衡。再加上很多资料传到手的时间较晚,她的工作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大量判断。不过幸运的是,赵慧贤最终顺利完成了活动现场的任务。
  现实版陀枪师姐,呵斥“占中”废青
   从警36年,赵慧贤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过巨大贡献。治理治安、处理难民、驱散“占中”……这些成绩都已成为她的奖章,刻在了她的警务生涯中。
   上世纪那场著名的越南战争,不仅差点将美国拖入泥沼,也彻底将越南变成一个烂摊子,难民问题成了亚洲各国最头疼的事。当时的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自然被英国树立成了“无条件接收难民”的急先锋。来港的越南难民,在1987年就已达2.7万人,1988年为近2万人,到1989年则多达3.4万人。
   大量难民的涌入给香港的经济和民生带来了沉重负担,而赵慧贤的挑战正是安置或遣返这些难民。对于这段历史,她说道:“那个时候我们就是大家说的PTU,蓝帽子机动部队。我是带队的副队长,在越南难民有秩序地遣返的行动时做了很多工作。当时,越南难民是不太想回越南的,所以我们在越南难民营里有不少的大型行动,甚至最后跟着他们飞往越南,陪同他们搭飞机。”
   这段经历对于赵慧贤来说是难忘的,因为她目睹了不稳定的局势将会给平民带来多么大的傷害。所以在后来香港发生“占中”时,赵慧贤选择了呵斥“废青”,让他们珍惜和平与稳定。
  很多女性的职业偶像
   在香港,赵慧贤已经成为很多女性的职业偶像,因为她打破了人们对于女性的偏见。
   放眼整个香港警队,在上世纪90年代女性警员数量仅仅不到10%,而赵慧贤就是这10%中的一分子。随着以她为代表的女性警员不断发挥出心思细密、反应敏锐的特点,目前,香港警队的女性警员已经占到了16%,其中督察级或以上的女性比例更高达28%,警司级或以上有21%。
   凭借出色的成绩,赵慧贤在2017年成为香港警务处首位女副处长,打破了香港警队女性高层的“职务玻璃天花板”。不过谦虚的她曾公开表示:“我觉得无论是男还是女,如果有一个比较正面的思维,那就可以在困难当中看到有彩虹。”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性,赵慧贤不光是在工作中证明了自己。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努力寻找平衡。她说:“我觉得作为女性,可能有不同的角色,可能是一位母亲,像我是一个母亲,也是别人的女儿,还是别人的妻子。所以,对自己在时间的掌握方面比较小心,要平衡。身体或者心灵要保持健康,要分配时间在工作和家人、跟朋友相聚,还要有自己的私人时间。”
   如此看来,这个“现实版陀枪师姐”是爱岗敬业典范。在她的背后,不光有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还有无数女性在职场奋斗的身影。
  (摘自《环球人物》 )
其他文献
标语口号,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是时代的呐喊,是时代的符号,表达了上至庙堂之高、下至江湖之远的某些声音,饱含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记录了整个国家艰苦卓绝、自力更生、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标语口号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足音,更是读懂新中国70年变化发展的关键词。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7日,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并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面对美军对中国东北近邻的入侵和对我国安
期刊
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近年来流行这样一句话,“过去种地全靠人,费时费力费精神, 如今种地是机械,轻松方便省时间。”这就是农耕生产工具创新发展的真实写照。记者在农场采访中看到,田野里千亩良田稻菽成畦,库房里大型农机装备整齐排列,全程智慧化监管……广大农民正在走出一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被保留下来的传统农耕工具见证了新中国70年的沧桑巨变。  扮桶粪桶独轮车渐行渐远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
期刊
家和業兴
期刊
1976年出生的胡伟是河南驻马店人。1999年大学畢业后不久,胡伟开始自己创业。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胡伟折腾了几年,也只能勉强糊口。   2009年,胡伟得知中影集团每个月要在全国69万个行政村播放一部露天电影。他果断地承包了部分地区露天电影的播放业务,走遍5000多个村子。行走过程中,胡伟冒出一个念头:能不能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让农民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村庄,记录自己的故事?  
期刊
枣庄不产枣   要说山东枣庄没枣,也是冤枉——枣庄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形成村庄,当枣庄还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时候,附近确实有一片枣林,枣庄也因此得名。   明朝初年,朝廷允许民间开矿,鲁峄地区(今山东枣庄市境内)的煤矿开采事业也逐渐发展。到了清朝,枣庄地区出现了以开采煤矿起家的大族。光绪年间,枣庄正式成立了“官督商办”的“中兴矿局”,从此,枣庄的地位逐渐攀升。   1928年,建枣庄镇,1948年设枣
期刊
35岁,这是一个既成熟、又风华正茂的年龄。如今,《文萃报》正迎来这般美好的年华——如你所见,当初的一株幼苗,现已成长为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木秀于林。   35年很长,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艰辛与努力;35年很短,而立刚过,不惑又近在眼前。人贵有品,报贵有格。《文萃报》能创造一个又一个报业佳绩,吸引一批又一批读者,都是因为从诞生之初,她就与品质和专业、拼搏和创新紧密相连,须臾不离。如今,岁月更迭,情怀未改
期刊
在公司园区里摆放雕塑是一门艺术,这多少体现了企业家的品位,或者说意图。有的给公司环境增加了艺术性,比如马云收藏的《蒙古人》《红色记忆》等当代雕塑作品均在阿里巴巴园区内可见;有的体现个人情怀;有的为了图吉利,干脆摆个巨型白菜赠塑,意为“百财”;还有一些投資公司和创业公司会摆独角兽,意为早日“发现”和“被发现”。   在阿里巴巴的滨江园区,摆放着一个《蒙古人——站》雕塑(见上图),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期刊
8月31日晚,UFC格斗之夜压轴大战在深圳揭开帷幕。UFC的中文意思是终极格斗冠军赛,是目前世界上最顶级、规模最庞大的职业MMA(综合格斗)赛事。世界排名第6的张伟丽挑战草量级世界冠军安德拉德。这位30岁的河北邯郸姑娘,开场仅42秒就TKO(技术击倒)了对手,成功加冕为UFC草量级世界金腰带拥有者,成为了中国首个,也是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  热爱   6岁起,张伟丽学习传统武术,小学毕业后学习
期刊
阅读经典现状城忧   是否读经典,在很大程度上有共识。   现今,全民阅读活动已在各地广泛开展,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群体经典阅读的现状深刻影响着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曾长期在北大开设《经典导读》的公开课。他认为所谓素质教育涵括了通識教育和人文教育两部分,人文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人格。这不是通过基础课就可以解决的,那通过什么来实施呢?“我认
期刊
早在十年前就开始试行却普及面不广的ETC,突然在这几个月“爆红”,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关。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提出力争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各省(区、市)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达到90%以上,实现手机移动支付在人工收费车道全覆盖。   随后,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联合下发《加快推进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