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玛雅历法

来源 :科学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haowe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玛雅的历法发源自墨西哥的奥梅克文化(Olmec Culture),该文化存在于公元前1200~600年,时间相当于中国商代晚期到东周初期。文字产生以前的雏型历法称作"物候法",历史上所有的民族都经历过这个阶段,玛雅也不例外。"物候"是指先民利用植物生长和动物行踪情况的知识来判断季节,是早期农牧业生产所必备的知识,任何一个民族的历法发展都会经历物候授时的过程。例如13世纪云南佤族认为:每年2月若鱼、野蜂未现,则称为"怪月"。至于玛雅历法的物候特征,可以从《太阳历》的18个月份(veintenas)的月令内容看出,例如献花、落果、干涸等。此外,在早期历法的诞生过程中,宗教也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各民族的宇宙观及神话,也往往决定了历法的精神及内容。为了平衡宇宙中各个神明的斗争,以及避免世界被单一庞大势力(风、木、水、火)毁灭,玛雅人细心分配每年、每月甚至于每日的一些时间给各神明。而在他们的神话中特别崇拜金星,认为其主导王朝兴衰与战争的结果。完整的玛雅历法共包括《太阳历》(Haab’/Xiuhpohualli)、《神圣历》(Tzolkin/Tonalpohualli)及《长纪年法》(Long Count)。《太阳历》用于农事与节庆,《神圣历》用于宗教,《长纪年法》用于宗教与历史。玛雅周围的邻居如托尔泰克人(Toltec)等均受其历法影响。而后起的阿兹特克人(公元13~16世纪)仅将这三种系统的周、月名称略加修改,便一直沿用至被西班牙人征服。玛雅古籍虽然历经16世纪西班牙宗教狂热分子的破坏,但仍有不少的玛雅历法及与历法有关的神话藉由手绘书本或口传被保存下来。现今在墨西哥与危地马拉乡间,仍有人民使用玛雅历法配合公历,堪称是活的人类学博物馆,这种情况类似中国人使用的农民历及黄历。广为玛雅农民及民众使用的《太阳历》一年共365天,有18个月。每月有20天,这20天各以0~19的数字表示,18个月各以18个物候特征表示,剩余5天置于年底,称为"凶日"或"空日"。《太阳历》中,最有意思的特征是有类似"甲子"(Xiuhmolpilli,bundle)的观念,乃指以52年为一周期,例如第一的"水莲花年"会在第52年重现。祭祀则用《神圣历》(又称《卜卦历》、《卓尔金历》),一星期13天、一年有20个星期,一年共260天
其他文献
期刊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只要就业稳、收入增,老百姓心里就有底,中国发展就更有底气。过去我们一直把就业作为一项民生保障要求,归入社会政策范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将就业
学位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社交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而手机APP也成为人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天气APP作为一款生活服务类软件,在为用
聚酯纤维作为一种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经酯化和缩聚反应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在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方面都尤为出众。因此聚酯纤维迅速成为众多人造纤维中产量最大的一种,也使得聚
中国是世界上小麦产量最大的国家,又是历史上最早用小麦制造面筋与淀粉的国家.但长期以来,小麦淀粉产量很少.近年来,由于小麦丰收,库存严重,开发小麦淀粉利用意义重大.小麦淀粉制
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又名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设计和研制的反射斯密特望远镜,它的规模与目前国际上最大的8—10米级望远镜相当,在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外在差距越来越小,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并向外传播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题受到了社会公众与学界
晚太古代至古元古代时期(2.8-1.6 Ga)是大陆地壳发生成分的显著变化和克拉通形成与演化的关键时期,其中古元古代时期也是全球Columbia超大陆聚合的重要阶段。华北板块、塔里木
江苏省东台市在蔬菜产业发展上,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目标,优化种植结构,建立特色基地,突出品种更新,技术创新,设施革新,改竹架大棚为钢架大棚,改单层大棚为双层大棚多层覆盖,改传统方
为揭示正放四角锥网架的连续倒塌破坏机理,采用备用荷载路径法并结合基于构件承载能力的敏感性评价指标,对正放四角锥平板网架进行动力非线性分析,模拟了结构的连续倒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