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民生观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根本保障,还是重大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坚实自然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才能实现人类的生命健康价值.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坚持美丽生态与人民生命健康一体化推进战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确保生态安全、生态公平正义和人民健康福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生态民生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民生观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价值意蕴.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民生观对于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现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期待的生态民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执转破制度与企业退市制度是两项解决“问题性企业”清退市场问题的法律制度,它们虽独立存续,但基于相关制度的规则基础与内在机理,以及具有契合性的价值诉求,应当促使它们融会发展.上述两项制度就运行现状而言,存在各自运行、启动不足以及对接不畅问题,还存在司法与行政主导的不同模式的协调困难.解决的路径在于,加强两种制度融合立法,建构两种制度融会模式,完善两种制度对接机制,进而实现制度融会的常态化运行.
面向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未来15年,科技实力必将大幅跃升,现代生物技术将会加速发展.未来生物技术引发的不确定风险和社会伦理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变,必须从战略高度和人文关怀、社会进步的多维视角加以分析判断与积极应对,从而促进生物技术造福人民,推动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