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ngah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社会、健身企业对健美操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文章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主要代表进行研究,并根据健身行业专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反馈的经验总结,通过切实的改革与实践研究,以达到全面优化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工作过程 健美操专业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邓晞翎(1964- ),女,广西邕宁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李翔(1975- ),男,贵州都匀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技术部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模式;郭杰华(1966- ),男,广西扶绥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艺术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广西 南宁 53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A12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47-02
  所谓“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此模式的发展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突破,它的落脚点在于对现有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学科体系知识解构与行动体系知识重构的过程。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多年以来,由于我们对健美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太明确,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要求过高,过于系统化,而对实践工作过程中操作技能的要求却不够重视,所学的知识与专业技术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运用无法对接,造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因此,要实现健美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是当下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健美操专业(2007级、2008级),以及相关高职高专开设健美操专业的院校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与健美操改革、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等有关的信息资料及科学论文数篇,并收集和分析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情况,同时结合我校近年来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变化,咨询和采纳有关专家建议;通过实验研究法,在我校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前后,以实验组(2008级)和对照组(2007级)进行实践应用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面访或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信函调研健美操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其信度检验结果,问卷具有较高可靠性;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及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成果及分析
  1.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要求,本着注重内涵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推行工学结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我们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放到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上来。本课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出发点,对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定位,在原有的培养学校健美操教育师资的基础上,实施体育职业标准化教育,培养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员、健身企业教练等,把健美操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架向“工作过程”的模式设计,通过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培养适应我区当今学校、社会、企业急需的健美操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第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保证健美操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我们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与健美操专业从业者交谈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需求,并对高职健美操人才就业方向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同时,对高职健美操人才从事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及职业技能进行分析,构建了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健美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专业课程建设目标、步骤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思想。课程设置以专业支持课程“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等为支撑,以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健身健美操”“民族健身舞”“啦啦操”等为龙头,构建了专业能力类课程模块。同时注重不同模块课程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构建了职业素质基础课模块和实践技能课模块,制定了健美操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并从工作岗位任务能力要求出发构建了岗位任务项目化课程体系。
  第二,深化和扩展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着力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1)明确职业方向和学习目的的课程认知见习过程设计。(2)体现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拓展能力和素质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训练的校内实训,以及校外社会实践设计。(3)以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的专业實习实训设计。(4)以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与岗位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的顶岗实习设计。
  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健美操教练员和健身企业健美操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的需求,以职业为本位和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将培养目标分解到课程的各个部分,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情境化,便于毕业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递进与提高。以基于行动导向设计课程教学。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来完成组织教学过程,即按照健美操各项目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形成工作需要的新型教学任务与训练项目,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强调以模仿体验—自主体验—展现体验的方法组织教学,同时贯穿“ 学、训、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学习中共同实施体育项目指导工作中各具体环节任务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中“训”,在“训”中“做”,有效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引导、指导、讨论、尝试、探索交流等形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着力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在所有课程结束后,专门设置了为期1个月的集中技能实训课程,每学期2周的假期结合专业的社会实践,以及6个月的顶岗实习。同时,充分利用体育系统内各优秀运动队项目资源,找好结合点,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观摩、见习、交流、带训,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实践次数,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实践训练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第四,健美操专业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改革传统的以卷面笔试和技术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建立了与全面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整体性评价方案,通过笔试与口试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程教学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学习成果、职业资格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等结果性考核成绩和职业态度、遵规守纪、出勤情况、工作日记、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与协作等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行评定,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基于工作过程健美操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验成效。在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考核的结果表明:学生的动作编排能力、领操指导能力、健身拓展能力、咨询沟通技巧、健身常识运用能力、探究能力、职业素养、服务管理与科研能力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综合职业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实习(顶岗)工作满意度为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实验组的健美操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高等级通过率47.8%和集体通过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高等级通过率10.5%和集体通过73.7%。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91.3%、学习的主动性86.96%、积极性82.6%比较对照组学习目的明确42.11%、学习的主动性26.32%、积极性57.9%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实验证明,经过基于工作过程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创建后的实践运用,健美操专业人才的培养已见成效。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技能、学习态度、健美操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高等级和通过率以及实习(顶岗)工作单位满意度等均有显著的提高,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同样,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已形成了多项改革成果,“健身健美操”课程获得广西精品课程,“健身健美操”网络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和广西教育技术课件大赛、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民族健身舞”网络课件获广西教育技术课件大赛一等奖。健美操主讲教师主编和参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课程系列教材3部,校本教材和参考书及科普读物8本,其中已有三本教材被全國多家体育专业院校选用。我校运动训练(健美操)专业获得广西特色(优势)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并获得中央财政项目支持,从而奠定了广西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结语
  本专业课程体系在设计上突出基于工作过程健美操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围绕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创建了全新的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与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的系统性,使学生的健美操知识水平、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保证了学生毕业时具有从事体育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健身企业健美操教练职业工作的上岗资格,提高了健美操专业的教学质量及实用人才培养水平。但课程体系改革不是自我封闭的,我们仍需不断地与其他学科和相关技术领域相互渗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课程的设置仍必须根据客观需求(新技术、新知识等要求及职业岗位的变化需要),予以适时调整和修正,不断优化和完善。我们将结合广西优势专业、精品课程和国家财政支持的专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健美操专业改革,为我国健美操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庆,沈发治,秦建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汉升,梅雪雄,陈俊钦,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8(6).
  [4]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5]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6]谭小勇,胡荣娇.高师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7]王前新.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与模式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6(32).
  [8]向汉江.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12).
  [9]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中华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长河中留下来的珍宝,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有效利用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是许多中职学校应考虑的举措之一.
目前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开展愈来愈受到各类幼儿园的重视.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蕴藏了更多智慧和活力,因地制宜,结合农村实际,选取富有农村特色的乡土材料,融入幼儿创造性游戏中,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古希腊、印度社会变革都展现了“轴心文明”。“轴心文明”在中西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下出现了相似度极高的文明,本文将从时代背景、历史渊源、
职业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升农村幼教水平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达州市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培训的调查研究,分析其面临的困
基于问题式的园际联动教研是以一级园为主体,带动两所二级园开展联动式教研,形成教师之间、一级园与二级园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切磋,实现优势互补的教研方式.既让一级园的课程
双创教育作为目前的热议话题,受到政府和高校的重视.双创教师队伍培养问题是双创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双创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我国高等学校双创教育近年
专门学校是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和保护有严重不良行为、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未成年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专门
孩子入学准备工作的最关键部分便在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
本文基于国家精品MOOC课程“商务英语”的设计开发与实施等情况,将其实践研究应用于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所开设的“商务翻译实务”课程教学.就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的
一般认为,大便间隔较以往延长48小时以上,即可视为便秘。我院用莱菔子口服治疗60岁以上老年性便秘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stool interval ex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