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英语阅读课应从问题设计入手

来源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7761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必须具备的诸多能力之一。从当前高中英语教材的编排上看,几乎每个单元都安排有阅读内容(Vocabulary and Reading)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近几年高考题上看,阅读理解这道题无论是阅读篇幅、篇数还是分值在整个试卷中都有其重要位置。既然如此,我们英语教师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呢?笔者认为,上好英语阅读课问题设计是关键。
  问题设计即提出问题。它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课文的切入点。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把问题放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即所设问题要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最终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目标需要。
  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渗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一系列问题 ,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SEFC1B“The necklace”时,我们教师可以对故事的细节、事实向学生进行由表及里、具有梯度的问题设计:
  1. What is Mathilde looking for ?
  2. What kind of necklace is it ?
  3. Where did she lose it ?
  4. What does it look like ?
  5. Is it valuable ?
  6. How much is it ?
  最后提问:
  1. What else could Jeanne say after she told Mathilde that her necklace was not a real diamond necklace and it was worth five hundred francs at most ?
  2. If Jeanne returned the real diamond necklace to her, what would Mathilde do ?
  3. If you were Mathilde, what would you do ?
  又如在教SEFC“Sports”时,我们老师可以设问:
  1. Which sport do you like to watch most ? Why ?
  2. Is it important to win in a sports match ?Why or why not ?
  3. Are the Olympic Games important to our society ? Why or why not ?
  4. Why do athletes from so many countries want to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最后提問:
  Suppose now it is in 2008 in Beijing, what will you do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 ? 学生一听这个问题兴趣油然而生,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学生A说:
  I will work as a guide , and show the foreigners around Beijing, and introduce China to the foreigners.
  学生B说:
  I will learn English well, and talk to the foreigners in English.
  学生C说:
  I‘ll be a doctor and help the athletes to win more and more gold medals for our country.
  学生D说:
  I’ll be a cleaner and making Beijing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etc.
  通过这样的提问,设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课文息息相关的若干信息,把学生从课文中牵引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来,这样我们的课文就具有了鲜活性、我们教师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加深和拓宽了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发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真正达到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有时还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真可谓“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汪国维的读书境界之一)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在设问问题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具有一定的思维梯度。同时在设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最终到达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其他文献
现在,中国的对外投资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它应当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再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一个清醒理性的、有意识的行为,而不是懵懵懂懂、混乱无序的行为。     中国经济:您能否对2010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做一个总结?  王跃生: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来说,2010年是重要的一年,同时也是过去几年发展趋势的合理延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并购案来讲,2010年有几桩比较大的,比如
期刊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由数学的极度抽象性决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本身得到,而且这是最重要的途径。 中专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示,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下思维过程的组织。
期刊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数学教育理应肩负起培养人文素养的重担,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经过教学实践,我个人以为,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一)数学教师须内外兼修融汇贯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数学课堂充满着美好情境的人文精神,教师除了要有较为高深的数学造诣外,还需用文、史、哲、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过于渲染课堂气氛,滥用多媒体;课堂气氛冷清,教师语言生硬;师生互动过少,将课堂变为问题课;课本插图、活动题使用不当;照本宣科,不能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问题。面对这种教学中出现的怪現象,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取根据课本的实际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语言抑扬顿挫,加强与学生
期刊
【摘要】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因此,教师只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良,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规律、学习方法等的探索和指导。现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行,新课程的理念也逐渐成为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并深入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Shallow talk personal to primar
期刊
【摘要】在目前的我国,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加快,以及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社会的基础工程的建设在不断增加,而且对于建筑工程的投资力度也在逐步加大。这其中就包括关乎于人民福祉的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大量的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国的实际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水利工程的渗漏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因此,本文着重的介绍了各种渠道防渗的施工处理,以及它们的优缺点,目的是让施工单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讓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营造民主、快乐的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社会的进步发展,不仅需要物质保障,而且需要大量的人才,这已是全球的共识,它表明了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新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是教育培养新一代人才的主阵地,也肩负着提高全民素质的重任。提高人才素质就是对学生实施德、智、体全面教育,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也应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图
期刊
【摘要】构建中专数学高效课堂,应以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预习一展示一反馈”教学模式为基础,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随着教育改革推行 ,有很多教师在转变观念和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过度的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新、奇,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