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独特性,落实文本教学价值——以经典散文为例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W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若要真正抓住文章的关键,落实文本的教学价值,须在解读上下功夫。要解出文章叙写对象的独特性、深层情志的独特性和篇章风格的唯一性。只有教师先解读出其中之味来,才能把语文教得有味。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溴夫定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122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1例。参照组予以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研究组予以溴夫定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
期刊
大概念统摄下结构化教学体现课程要求,将知识高度关联并抽象概括,从而构建起知识网络,反映学科本质。大概念统领的大单元结构化教学,在“整体性观照”下,通过持续探讨基本问题明晰单元层级,绘制概念地图构建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教学实施时,围绕学科大概念,对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进行结构化设计,以形成大单元结构化教学合力,促进素养的真正落地。
期刊
为探明谷子和玉米对烟嘧磺隆胁迫差异的光合生理机制,采用盆栽试验,选用谷子(张杂10号和晋谷21号)及玉米(迪甜8号和农大108号)为试验材料,在四叶一心期喷施5个不同剂量的烟嘧磺隆,分别在处理后7d和15d测定幼苗株高、叶面积、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叶片最大光化学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
期刊
为研究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YF1菌株固体菌剂对土壤中烟嘧磺隆(Nicosulfuron)残留的降解效果,本试验通过单因素优化方法制备YF1固体菌剂,结合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以小麦和白菜为指示植物,研究了YF1固体菌剂对土壤中烟嘧磺隆除草剂的降解作用。结果显示,YF1固体发酵的最适初始pH为7.5,最适培养时间为144 h。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中烟嘧磺隆浓度为
期刊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减轻疼痛度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50例,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结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的76.00%更高,<0.05;VAS评分治疗前无差异,>0.05,治疗后研究组更低,<0.05。结论:针对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糖皮质激
期刊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中,目前抗病毒治疗对于减轻带状疱疹症状的有效性已确立,然而其对PHN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文章主要就不同疗程、不同剂量、是否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及治疗开始时间对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期刊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常见,起病急,尤其是年龄大的患者,病情较重,出现合并症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较高,给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治疗方案以抗病毒、止痛为主,但是单一用药有局限性,更多主张联合用药。干扰素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糖蛋白,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方面有卓越的疗效,本文就干扰素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进行总结和讨论。
期刊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其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足量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首选。针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常应用介入治疗措施。但是在该病未发生之前,建议您早期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减低该病发病率。
期刊
报道了16种高山植物叶片内异细胞的分布和特征,其中8种植物叶肉的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的一层或两层细胞为异细胞;有些种(如坡柳、青皂柳、杯腺柳和糖茶子)的海绵组织中含有异细胞;有些种(如洮河柳、糖茶子、甘青虎耳草、狭叶虎耳草和唐古特红景天)的上(下)表皮中含有异细胞。另外,绝大多数植物的维管组织之中(或周围)有异细胞存在。作者认为高山植物叶片内的异细胞与这些植物的抗逆性有关,它们不仅在高山植物抵御
期刊
<正>颌面部及颈部带状疱疹可侵犯颅神经引起颅神经病变。面神经是最易受累颅神经之一,可引起患侧面神经麻痹,治疗不当常遗留不同程度的面瘫[1]。带状疱疹合并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病毒、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配合针灸、康复锻炼等非药物治疗[2~4]。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是消除面神经水肿、促进面神经麻痹恢复的重要手段,但全身用药作用于面神经局部的剂量有限、症状恢复慢,局部激素治疗联合神经脉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