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及干细胞治疗对轴突再生的影响:国外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几年国外学者在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少突胶质细胞的再生及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治疗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实质性地进展.介绍国外近10年来对脊髓损伤的新认识,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的科研和治疗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7-01/2006-10脊髓损伤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词为“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轴突;神经营养因子;动物模型”,进行不同组合,选出相关文章.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脊髓研究中的与神经干细胞及神经营养因子有关的研究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脊髓损伤中以探讨其机制及新治疗方法的文章.②探讨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生长锥作用,引导再生方向的靶点,突触再形成及功能重建的文章.③神经营养因子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的文章.排除标准:①未被SCI收录的文章,相类似的研究.②无英文摘要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献1 166篇,按上述标准纳入101篇,实际采用61篇,脊髓损伤机制相关文献12篇,轴突再生相关文献14篇,增长锥作用相关文献8篇,少突胶质细胞相关文献8篇,神经干细胞相关文献7篇,神经生长因子相关文献12篇.其余文献均被排除.资料综合:①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基础:损伤的轴突再生及增长;轴突穿透损伤瘢痕区的能力;轴突朝着正确的靶区方向再生;轴突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停止,终端形成突触,与神经元相接;神经传递功能重建及运动功能重新恢复.②脊髓损伤的神经病理分析:脊髓损伤后的原发性损害、继发性损害.③脊髓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3个方面:对于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神经元的发展、再生,神经元通路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轴突增长锥;对轴突的再生起到抑制作用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蛋白;细胞膜和细胞内信号传递.④脊髓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和因子:少突胶质细胞,白血病抑制因子和Minocycline,内源性神经干细胞.⑤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最常使用的模型是全部离断、部分离断模型和挫伤模型.⑥脊髓损伤研究的前景:已经开始把动物实验中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干细胞治疗发现用于临床,如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国外已经开始临床Ⅳ期实验,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诱导调控增殖研究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结论:神经营养因子干预治疗及神经干细胞治疗使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成为可能.进一步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引起轴突再生的机制,将是脊髓损伤研究领域的未来方向,了解引导调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方向,将在修复脊髓损伤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胸部CT检查前,护理干预患者手臂上举姿势,降低其受照X线辐射剂量的可行性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60例因临床指证需要行胸部CT检查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专业健康教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i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ynch syn&ome-associated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China.Methods Twenty-seven patient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Endometrial carcinoma is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 malignancy in the world. Although the insulin-resistant state or hyperinsulinemia
【目的】探讨儿童患者超剂量应用抗生素致抗生素脑病的临床特点及病毒性脑炎临床鉴别。【方法】用HIS系统检索和查阅病历资料,回顾2009年1月20日-2011年6月20日某医院临床诊
目的 比较塑料袋和普通便器在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排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为腰椎结核并需要进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160例,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60例患者,随机分2组(各30例)分别以16层螺旋CT行常规剂量(120kV,180mAs)及低剂量(120 kV,
目的 探讨鼻骨双侧位摄影和螺旋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鼻骨骨折的DR、CT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单侧位摄影诊断鼻骨骨折22例(51.1%),双侧位
生育健康是妇女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生育卫生服务应是基本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改善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中国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
[目的]研究4~8岁儿童≥1.00DC散光与子午线弱视形成的关系. [方法]收集在本院眼科门诊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散光度绝对值≥1.00DC的儿童顺规散光共1 005例(1 910眼)进行相关
近一年来,结核病的诊断方面继续深入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步.在细菌学诊断方面,使用新技术如新型移动数字化荧光显微镜痰检涂片技术可清晰显示并保存图像,发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