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斜形侧侧吻合术治疗新生儿环状胰腺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斜形侧侧吻合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江苏省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斜形侧侧吻合术治疗6例先天性环状胰腺的新生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4 d,平均2 d,体重2.5~3.5 kg,平均3.1 kg。采用5~8 mmHg(1 mmHg=0.133 kPa)低压气腹腹腔镜探查腹腔及肝脏悬吊技术,四孔法进行腹腔镜手术。5 mm Trocar经脐部导入腹腔镜,另外3个3 mm Trocar放置操作器械。腹腔镜下探查明确诊断后,远端距离胰腺0.5~1 cm处纵向切开十二指肠,近端距离胰腺上缘0.5 cm斜形切开十二指肠,并用5-0可吸收缝合线完成十二指肠斜形侧侧吻合术。

结果

6例环状胰腺患儿均采用十二指肠斜形侧侧吻合术进行治疗,其中3例环状胰腺合并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者同时行腹腔镜Ladd手术。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8 min。术中出血3~10 ml。术后3~7 d(平均4.5 d)进流质饮食,无腹胀呕吐,7~14 d(平均9 d)出院。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术后并发症。6例患儿获得随访1~30个月(平均13个月),生长发育良好,无肠梗阻。

结论

腹腔镜十二指肠斜形侧侧吻合术治疗先天性环状胰腺手术操作容易、肠功能恢复快,即使合并肠旋转不良也可以在新生儿期安全完成手术。

其他文献
鸡血藤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是中医临床在血虚与血瘀型疾病治疗中的常用药。通过查阅鸡血藤相关文献和临床跟师学习,作者就其采集炮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名家经验及使用禁忌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联合超声刀切除术在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重度混合痔患者按入院当天所在月份的奇偶分为A组(奇数月,采用DG-HAL联合超声刀切除术治疗,48例)和B组(偶数月,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总住院费用和术后出血、术后远期肛门
目的从残端胰腺组织形态角度思考目前所采用的胰肠吻合方式存在的风险,探讨依据胰腺组织形态不同选择适当胰肠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依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和术中触诊将残端胰腺组织形态分为4型:Ⅰ型为胰腺质硬、萎缩,胰管明显扩张,直径>5 mm,残端胰腺断面长度<3 cm;Ⅱ型为胰腺质硬、萎缩,胰管轻度扩张,直径3~5 mm,残端胰腺断面长度<3 cm;Ⅲ型为胰腺质稍硬、未萎缩,胰管正
目的观察自噬抑制剂spautin-1干预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AP)AR42J细胞后对腺泡细胞自噬、凋亡率及坏死率的影响,探讨其在A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给予AR42J细胞生理盐水(对照组)、100 nmol/L的雨蛙素(雨蛙素组)、100 nmol/L的雨蛙素联合10 μmol/L spautin-1(雨蛙素+spautin-1组)处理24 h,雨蛙素作用AR42J细胞0、6、12、2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