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来源 :养殖技术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狐病毒性肠炎又称为狐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流行广,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达80%以上,以呕吐、腹泻、出血性肠炎、心肌炎和严重脱水、腹泻为特征。大多数病例常并发大肠杆菌病或沙门氏杆菌病,而使病情加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及流行特点本病病原体为细小病毒,以夏、秋季多发,多呈地方性暴发流行,发病率达50%~60%,死亡率较高,以3~4月龄幼狐最易感。
其他文献
碘缺乏症是动物机体摄入碘不足引起的一种以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大、流产和死产为特征的慢性营养缺乏病,又称甲状腺肿。世界上许多土壤碘含量较低,在人类居住的每一个大陆
1建立舒适的猪合环境温度与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过低的舍温,给猪群带来很大的冷应激,会使猪群健康水平下降,进而诱发一些疾病,尤其对仔猪的影响更大。寒冷的
1维生素A缺乏症 春季青绿饲料缺乏,乳猪易患维生素A缺乏症,如不及时补充维生素A,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下痢、皮肤表面干燥,视力模糊,神经机能紊乱,四肢行走困难,继发肝炎等现象,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牛、羊和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侵害家畜生殖系统,母畜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人也可因接触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奶制品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