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067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四十或四十五分钟,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最富生命意义的舞台。它滋养生命、塑造心灵、点燃激情、播撒希望。如何让这短暂的四十或四十五分钟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思维得到启发、智慧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本文拟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基础、首要条件、关键、精髓四个方面作一些简单的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能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而是一名向导和顾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塑造他们到引导他们。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大了,做教师更“难”了。怎样看待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首先是课程的执行者。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但是,教师“研究”、“开发”的内容不是课程研究者研究和开发的内容。教师也是理论的“消费者”,同时肩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创新义务。只有对老师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新课改中结出累累硕果。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二、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育人目标,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窒息的人。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实效。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理解教学目标真正的含义。他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特别重视三维目标中的后两项,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却不敢深化,似乎强调了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标要求,重视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于是便有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讨论、浅薄乏味的表白、肤浅单调的角色扮演、看似华丽多彩,形式新颖,实则完全是低效或无效的作秀。这样教学不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也不利于历史教育培养新公民的课程宗旨。
  三、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历史教材跨越时空之宽,信息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教材中绝大部分内容对中学生来说并没有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而且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能够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全班学生都只能听什么,课本里有什么,学生只能看什么的被动学习局面。知识面得以拓宽,新信息及时获取。利用网络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去思考、去寻找答案。通过网络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使历史课更富有吸引力,学生们也乐在其中。能够利用或经常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其结果是明显的、高效的。但并不是课程资源现代化了就是教学现代化了,多媒体网络资源只能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追求课程资源的丰富、新奇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聂幼犁教授认为:“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作教师的就一定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就讓学生做,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有个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诚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今后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真实的才是有效的,有效的也才会是真实的。
其他文献
陈佳琪同学说:“档案袋啊,档案袋,你可知道,为了使你增色添辉,为了再不断给你加上点滴的魅力,我花了多少心血,每次当我决定再写一篇文章时,我都力求使它能成为一篇令你引以为荣的佳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修改了好几遍,才放进你那里,为了想出些精辟而美妙的语句,我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有时甚至还会茶饭不思,这一切的一切,难道都不是为了使你成为平庸中的不平庸吗?  档案袋啊,档案袋,你可知那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通过歌唱活动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和反思我们的歌唱教学,探索适合初中音乐教育的歌唱课堂教学模式,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一、初中歌唱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歌唱教学有了可喜的发展,诸多音乐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推广和实施,更多的孩子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与此同时,很多
电子商务是依托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经济活动。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保持了年均增长率超过30%的高速发展态势,特别是网络零售,5年间增长近30倍。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
本文以我国烟草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发展方针为背景,根据烟草企业的特点,以境外投资前期的主要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风险规避等方面为要素进行探讨,对我国烟草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问题
从经济学方面研究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与贸易的进出口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同时导致进口贸易、出口贸易的增加。在此基础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一般贸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GDP世界第二大国,但是尚无法成为经济强国。这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然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在世界经济低迷或衰退时
信息化采购是利用在网络上实现交易的一种形式,是有别于传统采购模式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是一种不见面的网上交易,有网上招标、网上竞价、网上谈判等等。信息化采购是由采购方发
【摘 要】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关键词】以读为本 训练为点 媒体资源为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中不难看出,阅读在学生的学习中的重要性。在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得到能力的培养。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
[摘 要]在人们的头脑中树立“环保意识”迫在眉睫,化学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起着不可推卸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紧扣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结合生产实际,深入探讨课本中环境教育的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以环境教育。通过上述知识与相关的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一些难度比较大、毒性比较强的实验,还可以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