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

来源 :现代营销·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也由原来的高速增长速度也有所变缓,而要想让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就必须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以新常态为背景,就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作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新常态;区域经济;战略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汇总,区域经济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下,迫切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进行确立。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且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人均收入及产出已经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甚至超出世界的平均经济发展水平,这也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而要想带动我国区域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就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
  一、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所谓新常态就是在经过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会经过的,新常态的出现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济规律,进而制定更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常态的指向是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让全民进入小康社会,让民生保障更完善[1-2]。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原来的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创新也迫在眉睫,给区域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迎来的机遇
  首先,新常态的本质就是提质增效,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政府就必须改革职能,让市场重新活跃起来,让市场充满活力和升级。新常态的出现,让国家更清楚的认识到了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能够让国家制定更为科学的战略决策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必然会让市场经济更为活跃,进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其次,新常态下,我们需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这种调整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兴起,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区域经济也必然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另外,为了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国家必然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中小企业进行创新,这一系列优惠措施也必然会带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3]。
  (二)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原有动力加速弱化,新的动力加速形成。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是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传统产业的收缩,产业的加快升级与创新是新常态的表现,过去一些隐性矛盾会逐渐暴露出来,如,就业,传统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科技的投入,传统产业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将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纵观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东部经济发展快、中西部发展缓慢。东部地区靠近沿海,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而中、西部地区远离处于内陆,尤其是西部地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西部许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展,这也造成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要远远高于中西部。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贫富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进而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低端产能过剩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还存在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第一产业中,虽然经过多轮调控,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有了上升,但是类似种子、化肥、农药等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也随之有所增加,这也造成农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甚至容易出现负收益的情况。在第二产业中,中低端制造业的利润不高,再加上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的存在,许多制造企业濒临破产风险。另外,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没有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经济增长点,依然是停留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就难以实现良性发展。
  三、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
  (一)正确认识新常态
  新常态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现象,它的出现让国家能够更好地认识当前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新常态下,要“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的要求,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痊愈和全过程的逻辑[4]。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政府要正确认识新常态,结合新常态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各区域经济结构,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振兴东北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以这些战略来推动区域经济的稳步增长。
  (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要想改变现有的状况,区域经济合作是重要的出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大致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如东部地区科技水平高,与国际接轨;中部劳动力密集、农业基础好。旅游资源丰富;西部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天然气、煤炭等;东北部工业基础好、矿产资源丰富。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国家要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5]。
  (三)建立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要想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区域经济进行有效的协调。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也使得利益诉求和矛盾不断激增,一旦利益诉求和利益矛盾得不到有效的结合,就必须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建立科学的协调发展机制,协调好利益诉求和矛盾。首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明确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职责与功能;其次,建立完善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地区与地區之间的利益,对政府间事权进行科学划分;再者,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发挥市场的调控与约束作用,以此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6]。另外,建立有效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全局发展为出发点,对利益受损的以防进行合理的补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是一个法制性国家,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可以更好地约束市场主体行为,有利于实现协调与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首先,结合新常态经济形势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体系与配套政策进行明确规定;其次,各地方政府要遵循党中央的号召,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明确政府事权,从而更好地规范区域经济发展[7]。另外,要加大执法力度,为违法、破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行为给予严厉惩处。
  (五)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基于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况,要想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十分重要。首先,依托在“一带一路”战略,对中西部区域进行产业上的调整,根据其能源、制造、化工等产业上的优势,与东部较为发达的信息产业、现代生物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从而加快区域经济融合。其次,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调整各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科学的产业格局[8]。另外,在加快产业融合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以先进的科技来提高产业自身技术含量,从而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新常态下,确定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规律,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需要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相结合,在发挥区域优势资源的同时,要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互通有无,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深入产业技术及资源等要素的拓展,与研究,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使得区域经济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雷.试论基于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8):104-105.
  [2]赵爽.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J].营销界,2019(33):10+31.
  [3]李萍.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维探讨[J].财富生活,2019(16):93.
  [4]彭翀员.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思维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9):5-6.
  [5]韩小雨.试分析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J].现代经济信息,2017(17):477.
  [6]黄静.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J].商场现代化,2017(06):197-198.
  [7]陶艳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J].全国流通经济,2017(09):49-50.
  [8]刘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破解“中国式难题”的战略思维与现实路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五大发展理念”解读[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7(02):5-9.
  長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文一西路证券营业部  李佳茜
其他文献
摘 要:处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化发展背景下,为能促进我国的经济繁荣发展,这就需要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能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才能结合实际发展的状况进行积极应对。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就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详细探究。  关键词: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发展趋势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必然的,在全球经济动荡的环境下,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进行预判,能够为我国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新构建了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竞争格局。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也存在产业规模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高端人才欠缺、政策措施滞后等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发展;融合  一、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成绩  (一)富有效率。处于网络两端的生产者与消费
期刊
摘 要:当下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融资需求较一般企业的影响更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显著,其中股权融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资本市场以及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现状的描写,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存在的原因,探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相关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股权融资  一、引言  新政策“大众创业,万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经营模式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转型。在农产品行业,近几年互联网对其的影响主要在电子商务的运用上面。当前,我国的电商运营越发成熟且发展趋势明显加快,但对农产品行业而言,还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鉴于此,本文对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现状进行概述,并基于农产品电商行业运营特点,探讨农产品行业在电商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旨在发挥电商平台的创新运营模式的作用,促进农
期刊
摘 要:网络金融理财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安全性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网络金融理财产品发展情况,然后重点探讨了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的安全隐患和相应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网络金融理财产品;安全性;对策  网络金融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资金利用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网络金融具有明显的网络虚拟性特征,导致在网络金融理财产品交易过程中除了存在传统的风险外还会存在网络风
期刊
摘 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推动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决策。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可以更好地规范地区经济,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营造好的环境。  关键词:政府;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用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互联网这一项目在各行业不断深入。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更多的传统行业开始寻求转型。在金融行业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把金融行业逐渐推向互联网金融,这也是当下发展的一大必然方向。基于当下现状,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目前状况作为这次讨论的着手点,在大数据时代下对传统银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帮助传统银行各方面的不断转型发展。  关键词:金融创新;传统银行;大数据时代;转
期刊
摘 要:时代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的热度予以递增,而在社会的发展中,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充分的研究与考量,并且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自身所拥有的各类信息进行较为深入的综合性探讨。对相应的公司进行构建与探索,并且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进行研究,对各类金融模式及机构进行综合化探究。同时,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之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探析,经过相应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之下,中
期刊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依据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社会结构、群众认知而设置的帮助不同地区解决经济基础条件差异化问题的举措,目前来看,吉林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提升了吉林省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创造了不少的收益,稳定了社会结构。但是笔者不得不承认,吉林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内部管理机制不科学、管理体制不规范、组织结构不稳定、人才寥寥可数等问题,本文针对相关发展问题开展系统化、深入化、专业化的研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保险服务与市场需求已进入新时期,面对发展新阶段、行业新形势、市场新变化,需对财险业务发展态势进行进一步分析,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明确财险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质量转型 财产保险 发展  一、财险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就财险行业市场而言,内外部环境虽发生着深刻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