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儿1例护理

来源 :上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ery long-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VLCADD)主要是由于线粒体内脂肪酸β氧化中的关键酶(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基因先天缺陷所致,是一种较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VLCADD最早于1993年由Bertrand等[2]报道,目前诊断VLCADD的主要方法是基因分析,85%~93%的患儿可以被检测出基因突变[3]。VLCADD一般包括心肌病型、肝病型、肌病型3种表现类型,但常被误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瑞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大将逐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早期肠麻痹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获取大将逐瘀汤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应靶点,结合OMIM、Gene Cards数据库得到与肠麻痹相映射的交集靶点,借助Cytoscape程序构建成分靶点调控网络,使用蛋白互作平台String进行蛋白互作(PPI)分析,配合R软件指令对GO富集功能和KEGG通路进一步分析。最后对主要活性成分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29个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71个潜在靶点,GO分析表明大将逐瘀汤主要涉及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属于中医“血证”“发斑”范畴。基于扶阳思想,麻柔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乃素体阳虚为本、阳郁为标,治疗上提出“次第治疗”原则,初期、中期宜清通太阳阳明郁热,以通阳为原则,使邪有所出,同时恢复中焦枢转之机;后期宜温扶坎中元阳,以温阳为原则,旨在恢复阳气宣通温补,达到阴平阳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