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进步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以全世界6%的领土和人口创造了全世界近30%的GDP。如此巨大的财富创造能力是如何形成的?美国畅销书作者约翰·戈登在《伟大的博弈》和《资本的冒险》之后推出了《财富的帝国》,从经济史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
  说到美国的财富,人们会想到广袤的土地、有进取心的国民和从英国引进的制度。这正是亚伯拉罕·林肯所强调的、组成一个国家的三个部分。的确,美国的繁荣离不开这块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的土地,富有创新精神的以移民为主体的国民,以及法律至上而不是国家至上,保护个人自由权,尤其是财产权的制度。但无论这些条件如何充分,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美国不可能在一帆风顺中发展。作者指出“美国经济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次劫难”。美国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劫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今天的财富帝国的。
  一个国家并不怕危机和灾难,怕的是不能找出解决危机或灾难之道。美国的成功正在于它从危机和灾难中总结教训,找到了不断进步之道。《财富的帝国》记载的就是这条在危机和灾难中的进步之路。
  在独立战争之前,美国经济主要依靠與英国的贸易,传统市场在英国。但这场独立战争使美国出口遭到抵制,美国的货币贬得一文不值,经济衰退,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其深刻的根源在于“美国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全斯密式的经济体系”,即没有建成市场经济体系。这时,华盛顿和汉密尔顿建立了适应这种体系的金融体制,包括确立统一的美元和作为中央银行的合众国银行(又称第一合众国银行)。此后,棉花的种植,棉纺织业和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内战之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出现过黄金大恐慌、垄断出现、劳资对立、1893年开始的萧条等危机。这每一次危机都推动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更大的危机是30年代的大萧条。应对这次危机的罗斯福新政不仅是用国家干预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而且在加强金融调控、缓和劳资对立,以及建立社会保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进步。这些成为二战后美国建立财富帝国的基础。
  戈登的书以趣味化著称。他的这本书不是枯燥地讲历史。他不仅抓住了重大事件,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线索,而且关注了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比如,英语中“not worth acontinental”这句俗语来自独立战争中美元的贬值,美元(dollar)这个词如何源于德语“Thal”,冰块贸易中体现出的商业创新,动产信贷公司的丑闻,汽车进入家庭,“独臂”经济学家,等等。这些让人读书时兴趣盎然。
  我不相信任何一个国家会有持续几十年而无危机的高经济增长。知道美国人在进步中遇到了哪些危机,如何解决这些危机,会对我们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作者根据自己阅读科技英语的体会,简要介绍科技英语的缩写规律,查询的有关参考书。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ir own experience in rea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n
一、电导机理和聚合物的电导 根据电阻率的大小,如图1所示,可将材料划分为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金属的电阻率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R。(1+aT)〕;半导体和绝缘体则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