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乒乓球文化发展脉络探究

来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发展取得了极大辉煌,但是从世界范围看,乒乓球运动正面临着被世事所遗弃的危机。从构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未来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脉络,并提出了构建文化自觉的三点要求:觉醒、客观、担当,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三点要求:传承、开放、超越。旨在深化乒乓球运动项目发展的精神内涵,厘清其文化发展脉络,为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关键词:乒乓球;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01-05
  1重新认识文化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根基
  乒乓球运动之于我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饱含其中,被誉为“国球”,在我国享有极高的地位。在物质和精神同样匮乏的年代,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曾为国家的整体政治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民族气势的鼓舞作出突出贡献。是竞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使“中美破冰”打开国门、使“东亚病夫”敢于直面世界、使“小球推动了大球”[1]。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每提及乒乓球运动,国人心中总有一份自豪感油然而生。
  乒乓球运动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一种,其衍生出的乒乓球文化,更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亚文化分支。作为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硬件设施诸如场地器材、教练员、运动员、陪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等的发展十分重要,但是软件如制度精髓、精神实质、文化内涵的发展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在我们的项目发展登峰造极的时候,在荣誉的掩盖之后会有种种的问题出现,所出现的问题必有其文化根源,所以对于运动项目的文化发展脉络的研究是深化运动项目发展的必经之路,从其制度精髓、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上来拓宽运动项目的发展维度,是提高运动项目生命力的手段之一。故而,要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当务之急,是重新理清其文化发展的应有脉络,沿着其文化发展脉络去探究乒乓球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构建乒乓球文化自觉、树立乒乓球文化自信,这应该是体育学人之于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所理应关心的问题。当我们将乒乓球运动请下神坛,放眼现实社会中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之时,当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国球”在国际社会备受冷落之时,当我们强大的“包揽”势态却造成了国内外体育运动爱好者对于乒乓球运动不齿之时,也就是我们反思之日。从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以来,世界乒坛的中国声音一直没有断过。在举国体制的作用之下,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顺应国际乒坛的形势,积极研发新的技术战术,可以说,在制度层和器物层面,我国竞技乒乓球运动都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在精神层面也不乏“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的精神鼓舞,“养狼计划”等认识上的全局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乒乓球文化,在器物层的精进和制度层的上保障,远远大于精神层面。如此而言,要重新认识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根基,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对于乒乓球文化发展脉络的认识,推动乒乓球文化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最终走向文化自强,提升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精神实质。对于乒乓球文化发展脉络的解析,能够让更多关心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以及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人保持一种积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态度。
  2未来我国乒乓球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
  谈及乒乓球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是借鉴人类学家费孝通的观点,从乒乓球文化自觉的觉醒、客观、担当,到文化自信的传承、开放、超越来进行讨论的。乒乓球文化自觉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发展我们所担当的使命;乒乓球文化自信能让我们在充分肯定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挑战自己,摒弃文化自闭与文化自负现象,关心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更具国际视野,在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除去“小我”的保守观念,张扬“大我”的磅礴气势。文化没有国界,乒乓球运动更没有国界。乒乓球运动本身不属于任何国度,也不属于任何区域,它是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属于全世界的,理应造福世界人民。乒乓球运动永远不可以单一地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炫耀竞技体育实力的把戏、把玩政治的手段和维护当权者既得利益的工具。作为乒乓球发展相对较好的所谓的“乒乓大国”,如果我们一直狭隘地为包揽而得意,那么对乒乓球运动发展来说,并无一点好处,并且可能导致乒乓球运动项目普及地域的萎缩,阻碍项目发展。
  2.1构建乒乓球文化自觉——觉醒、客观、担当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2]。“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3]。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4]。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个抒所长、联手发展的条件[5]。所谓乒乓球文化自觉,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团体对乒乓球项目本身所衍生出的文化的觉悟和觉醒,对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的自知之明,从认识上根本认可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均衡发展,要比垄断这个项目,使其发展充满了局限性更为重要。乒乓球文化自觉主要包括对乒乓球文化在乒乓球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乒乓球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乒乓球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6]。乒乓球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乒乓球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乒乓球文化繁荣发展、乒乓球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均衡发展并得到世界人民认可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2.1.1觉醒——对乒乓球文化的自知之明   对于乒乓球运动以及乒乓球文化的地位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首先从国内的、历时的角度来分析。乒乓球运动在我国被定位为“国球”,在整个民族文化心理结构[7]当中,乒乓球运动以及乒乓球文化都有着标志性的意义。乒乓球运动曾经打开国门,乒乓球文化曾经激励民族自信,乒乓球曾推动国际社会关注第三世界国家。但是目前在国内,乒乓球运动参与者的年龄偏高,受乒乓球文化影响较深的,也只是有民族情结的中老年人。乒乓球在中国声誉很高,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于中国乒乓球队夺冠,对于冠军的期待不高,夺冠属正常,只要不夺冠,都是失败。其次从国际的、共时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乒乓球运动登峰造极,曾频频包揽世界各种大型赛事的全部金牌,包括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事。中国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生命力强,无论软件的技术、战术、心理、管理,还是硬件的训练条件、训练水平、教练员和陪练员的水平等,都优于世界平均水平[8]。但是目前的国际社会对于乒乓球运动处于一种敬而远之的状态,因为中国队的实力过于强大。目前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极度非均衡效应,使得乒乓球运动项目开始萎缩,乒乓球文化发展范围越来越狭窄,很多国家即使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也根本无力与中国抗衡,甚至在国际型赛事当中,想得一块奖牌都难以实现。一旦这样的局面出现,必然会导致乒乓球运动项目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也阻碍了乒乓球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服务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所以从乒乓球文化自觉的角度去认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地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内乒乓球运动的高定位、低普及,国际乒乓球运动的高认可、低参与的惨淡景象。如此局面的出现,危机重重,所谓“盛世危机”并不言过[9]。作为乒乓球运动大国,我们不能仅仅自娱自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将乒乓球运动项目的发展当做乒乓球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将乒乓球文化作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将世界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舍弃属于自己的“小我”,看到属于世界的“大我”,这是乒乓球文化发展自觉的切实表现[10]。我国乒乓球文化发展要实现自觉,首先要将小我置之度外,将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作为目标,通过发挥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在运动员的选材、培养、训练、陪练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他国或其他协会提高运动成绩,通过齐头并进的方式,在激烈的争夺中求得项目的发展。
  2.1.2客观——对乒乓球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
  对于乒乓球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在主动构建乒乓球文化自觉中占有基础地位。乒乓球文化自觉既要遵循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乒乓球运动项目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尤其自身的特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构建乒乓球文化自觉,不仅要有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服务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理性的认识,有对乒乓球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否则,就会导致行动上的随意性、盲目性。应当看到,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乒乓球文化发展更是掺杂着运动项目发展的问题,对乒乓球文化发展规律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作出多种多样的概括,见仁见智也属正常。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状况[11],乒乓球文化发展也不例外。迄今为止,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经历了欧洲乒乓球运动全盛→日本队称雄世界乒坛→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兴起→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复兴与欧、亚的争夺→中国乒乓球运动雄起称霸乒坛→中国为首的亚洲全面兴起、欧洲全面衰落六个发展阶段。在这六个发展阶段当中,乒乓球文化的发展不仅包含着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也蕴含着激烈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虽然乒乓球运动起源于欧洲,是在西方的贵族、宫廷文明当中孕育而生的,但就目前的国际发展形势而言,我国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中心,也是乒乓球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属于独占鳌头之列,我国的举国体制以及乒超联赛制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乒乓球文化发展也处在初级阶段,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乒乓球运动项目仍然属发展较为成熟之列,理应在把握乒乓球文化发展规律、深刻理解乒乓球文化发展自觉的基础之上,毫无保留地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传授给其他国家和协会。在优势项目上的奉献,是我国充分认识到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到现阶段世界乒乓球文化构成和状况的复杂性所制定的切实的乒乓球文化发展战略,既不降低标准又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乒乓球文化自觉的表现。
  2.1.3担当——国内外的责任与义务
  责任源于自觉,行动体现自觉。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位就是要做一个“国际社会上负责任的利益攸关大国”[12]。我国有助力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实力,在横滨世乒赛的备战期间,中国乒协曾主动派人去充当波尔、萨姆索诺夫、苏斯等主要对手的陪练,国乒在个别项目上也纷纷做出保留,马琳、王励勤、张怡宁放弃双打比赛,新人全面上位;我们在鹿特丹世乒赛之所以将最强的混双搭档拆散,就是希望能给其他国家运动员留以空间让其发挥优势;我们在广州设立全球首个“国际乒联乒乓球国际培训中心”;在江苏南通兴建集训练、学习、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乒乓球训练基地“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主动邀请来自欧洲十多个国家的男女选手在我国南通通州乒乓球训练基地与中国选手共同训练;开放二队和青年队的训练,让其他协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来学习;依托上海体院成立中国乒乓球学院,培养专业的、具有高等学历的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积极传播乒乓球文化,今年11月份将在上海召开“首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论坛”等等。我国已经在诸多方面都做出调整和积极努力,希望能给其他协会的运动员机会,希望能够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但是目前看来,从乒乓球项目发展的非均衡性来看,欧洲选手能与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抗衡的太少,亚洲的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则和中国有抗衡的实力,但是想改变现状,需要一个周期,就像培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或者一个团队,是需要过程的,不可能是速成的。正如有人说,如果政治制度变革需要6个月,经济体制变革需要6年,那么文化的改变至少需要6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3]。对于世界乒乓球运动项目的发展来说,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以及乒乓球文化的发展需要“大我”精神,需要牺牲精神。我们并不是以“救世主”自居,我们只是协助国际乒联去发展乒乓球运动,让这个运动项目能够成为一个“为世界人民所爱,为世界人民所享”的运动项目,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乒乓球大国理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乒乓球文化自觉之于国际责任的担当是我们要竭尽所能地促进世界范围内乒乓球运动项目的均衡发展。那么乒乓球文化自觉之于国内责任的担当则是,乒乓球文化更要在自觉的基础上,承担起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的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权益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起提高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丰富文化民生的责任。
  2.2树立乒乓球文化自信——传承、开放、超越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有了文化自信的气度,才能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11]。乒乓球文化自信,则是在乒乓球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已有的乒乓球文化价值观的一种充分肯定,是对乒乓球运动项目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在建构乒乓球文化自信的过程当中,始终保持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的态度。
  2.2.1传承——不忘本来
  乒乓球文化从自觉走向自信,首要的是传承。乒乓球运动起源欧洲,是在网球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运动方式,它保留着网球运动中的那份天然的绅士气质、严格严谨的精神与顽强拼搏的斗志。欧洲这个孕育了乒乓球运动的地方,曾经一度将这项运动推向其发展的高峰。但真正的高峰是中国乒乓球队以及亚洲乒乓球队的参与与崛起。中国乒乓球队于1952年成立,在党和国家几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下,拼搏不息,攀登不止,经历了从弱到强、持久昌盛的发展历程。中国乒乓球队自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便在国际乒坛一展雄姿,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核心国家。但是,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我们不仅仅在举国体制的保证之下投入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更实在精神实质和项目文化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乒乓球队是一支有精神、有文化的队伍,在球队当中一直流传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人生能有几回搏”“胜了从零开始”“永远一分为二”“我是代表集体领奖的”“输球不能输人”“甘当铺路石”“集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创新才有生命力”等等口号标语,成为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被经久传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乒乓球运动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硬件科学技术的革新与推进、不仅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于乒乓球技术的把握与创新、也不仅仅是举国体制的有力保障,在这些能够被轻易看到的物质本质之外的,是其内在精神和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构建现代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之时,我们提倡在乒乓球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构建乒乓球文化自信,而构建乒乓球文化自信的重要方法就是对传统的乒乓球文化的传承。如果没有传承历史当中经典的精神文化,那么我们要树立乒乓球文化自信则不足以称为文化自信,那样更像是文化自负。传承乒乓精神的经典,润泽当代,惠及后世,这应该是我们饱富乒乓球文化自信的表现。
  2.2.2开放——吸收外来
  乒乓球文化自信的树立如果限定在对古典的绝对遵从和对历史的无端崇拜上,那么这样的乒乓球文化自信同样也不能够被称为文化自信。乒乓球文化自信是相对于国内外乒乓球文化发展而言的自信,是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开放性地吸收外来的结果。乒乓球本来就是个舶来品,虽然这个舶来品被我国演绎得如此出神入化,但是它毕竟是一个起源于欧洲、发展于欧洲的运动项目[14]。在欧洲,虽然乒乓球运动算不上热门的体育运动,但是乒乓球运动当中所蕴含的礼仪性、秩序性、审美性、技巧性等方面都沿袭着欧洲的绅士气质。
  这样一个来源于世界的运动项目,应该让它回归世界,从而为世界人民造福。作为日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核心国家,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主动让乒乓球运动中所蕴含的精神与文化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与互补之后向世界文明开放,敢于吸收外来。乒乓球文化自信建设中,通过对外开放吸收欧洲及美洲元素,让目前被亚洲所垄断的乒乓球运动回归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建设当中。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吸收外来式的开放不仅仅包括吸纳外籍球员来华打球、举办和参加各种友谊联赛等,更包括主动开设一些高端的乒乓球培训课程,或邀请国外的知名选手来华参加训练和比赛。或者通过国际型的组织机构,不仅将我们的优秀人才、技术、战术、选材方法等等传播出去,更向其他协会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乒乓球精神内涵。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世界多元文化的精髓,带着谦虚谨慎和辩证的态度去取舍和吸收,并转化为再造的能力。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外来文化有着强大的整合能力,许多外来文化传入后,都实现了同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将吸收外来的乒乓球文化同我国的传统乒乓球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是构建乒乓球文化自信的一个途径之一,也是中国乒乓球文化发展脉络中最具生命力的环节。
  2.2.3跨越——着眼将来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历史的辉煌,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的蓬勃生机,来自于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放眼世界、审视自己、展望未来,世界的变化、中国的进步、人民的伟大创造为我们的文化繁荣提供了历史性的广阔舞台,当代中国文化正展示出令人振奋、再现辉煌的良好势头[15]。在中国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属于社会文化亚文化一种的体育文化也应该有着放眼将来的视域。
  可以说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开展乒乓球运动最好的国家,以我国为核心的亚洲周边国家也有较强的乒乓球实力,以至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格局可以描述为以“亚洲为重心、东亚为轴心、中国为核心的”的态势。但是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生命力,并不是用某个国家对其的认识程度和开展程度而言的,而应该是普世的,是属于世界的。所以,这需要我们在构建乒乓球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树立乒乓球文化自信,在自信的文化效应下放弃一些“本我”、“小我”的冠军头衔,真正去关心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因为我们的固步自封和傲然垄断造成乒乓球运动项目普及范围的萎缩,仅仅用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垄断去试图证明我们的竞技运动水平和综合国力,是对确定范围的“种生命”的关照而忽略其“类生命”的发展,这属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16]。拥有一颗自信而包容万千的心去对待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将着眼点放在乒乓球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普世性上,树立乒乓球文化自信,积极促进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是将乒乓球作为“国球”的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3结语
  梳理中国乒乓球文化发展的脉络是为了促进乒乓球文化的发展,其实质目的是为了保持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生命力,最终促进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均衡发展。作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核心国家,我国的乒乓球运动与世界乒乓球运动已经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局面,对未来中国乒乓球文化发展脉络的探究,有利于我们国人以及体育学人更理智地认识乒乓球文化发展的基本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通过构建乒乓球文化自觉、树立乒乓球文化自信来达到促进乒乓球运动文化的发展,从而活化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生命力,促成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乒乓球运动要发展,离开文化将寸步难行。构建乒乓球文化自觉、树立乒乓球文化自信是未来乒乓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文化心理沟通,是乒乓球运动永葆活力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星光灿来40年——乒乓文萃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48-352.
  [2]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13-22.
  [3]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23-25.
  [4]权雅宁.文化自觉与三十年文学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1-62.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444-445.
  [6]宋继新.文化兴体——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2-3.
  [7]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3-287.
  [8]吴焕群,张晓蓬.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238-245.
  [9]于文谦,荆雯.我国乒乓球“养狼计划”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30-33.
  [10]陈启湖.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16(2):100.
  [11]任仲文.文化自觉十八讲[C].刘云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5-9.
  [12]郑永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177-192.
  [13]陆扬.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96-298.
  [14]张国祚.2010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
  [15]任仲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C].于平.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力量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6-19.
  [16]宋继新,贡娟.寻找中国体育的“文化自觉”——提升竞技体育认知境界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7(6):30-31.
  [17]于文谦,刘玉.论文化自觉对竞技体育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7(5):31-33.
  [18]王冬冬,李泽群.全球化时代中国体育文化自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2): 20-23.
  [19]黄佳.对中国竞技乒乓球文化传承的研究[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1.
  [20]韩勃,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5.
  [21]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3-81.
  [22]Joseph S.Nye, Jr.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N].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 29 December 2005.
  [23]Joseph S. Nye, J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北京大学出版社 (影印版), 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11家泉州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STP以及营销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泉州体育用品上市公司产品定位于中端市场,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于18~25岁的年轻人及运动爱好者,努力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专业化、时尚化、质量化”的产品认同感,形成了良好的营销模式;泉州体育用品上市公司进行了共性、差异化以及整合营销的营销策略。并对中国其他体育用品企业提出建议和措施:根据个性化需求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8周有氧运动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交感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有氧运动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的模型,术后1周心肌梗死+有氧运动组成活大鼠进行8周跑台运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肌中GAP43、TH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及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中NGF蛋白表达;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
期刊
摘要: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足球训练领域2002-2011年的相关文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描述该领域近十年来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问题。结果显示:国际足球训练研究当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年发文量基本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Castagna C,Dvorak J,Krustrup P,Junge A等著名学者是国际足球训练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美国、
期刊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和归纳分析法,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基础,对学校体育运动项目进行项群分类,从素质功能教育、参与人数和技术学习及趣味性三种分类标准对运动项目进行项群分类,分析三种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并指出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运动项群运动规律及功能教育特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运动项目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运动项目;项群;功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期刊
摘 要:从大众体育事业与都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战略管理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都市群构建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大众体育的制度安排的条件与合理配置,揭示在现阶段两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体育与都市群生活方式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大众体育;都市群;居民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多元化融资与赛后运营市场化已经成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曾经成功举办奥帆赛,场馆建设财政零负担,处于城市核心位置,赛后开发运营效益逐年增长的青岛奥帆中心为例,细致分析和探讨其建设融资、赛后运营的具体模式及效益,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融资和运营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赛后运营;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期刊
摘 要:目的:以优秀竞走运动员褚亚飞“低住高练”的训练实例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高原训练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方法:以褚亚飞“低住高练”为研究对象,对训练方案的制定、训练情况、训练监控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三周“低住高练”训练模式中,成绩并不理想,未能取得参赛资格,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高原训练案例。结论:“低住高练”是竞走项目重要的训练手段之一,它有积极显著的效果,也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以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ChREBP及其调节因子PP2A、PKA、AMPK和MLx的影响。方法:20只适应训练后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运动组进行35 m/min、1 h /d、5d/周跑台训练、共训练4周。RQ-PCR和WB检测PP2A、PKA、AMPK、MLx和ChREB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经过4周有氧训练后,运动组大鼠腓肠肌PP2A、AMPK mR
期刊
摘要:由于成人身体已经成形,用现有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进行柔韧性、力量、体力、训练强度等方面的训练成效慢且易受损伤,依据现有科学理论和实践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上进行创新探索,论证瑜伽训练法能更有效地发展成人舞蹈专项素质,从而保存成人既得的舞蹈功力,减少或杜绝成人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受伤几率,同时保持体态和美感意识,借以达到舞蹈训练的目的,
期刊
摘要:游戏不仅意义隽蔚,而且人们在参与游戏的经历中同样可以体验到“类过渡的状态(Transition)”。因此,体育运动中的精神“核心”是由游戏构成的。基于运动者对其精神“核心”——游戏的依托情况,将运动体验模式划分为“转移、娱乐、体验、游戏”四个模式,运动者只要从事了某一形式的游戏,就收获了“圣洁、荣耀、美育、德育、人际”等方面的精神价值与意义。就文化的植根性而言,游戏具有很强的普及性、非针对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