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静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样的我】
  出生在海滨之城烟台的我,青春活力、细腻优雅;成长在军人家庭的我,大方率直、干练自信。我愿用最美丽的青春装饰着绿色的梦想,用最动听的歌声温暖着钢铁的军营。
  【魅力评语】
  2008年你以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2009年参加“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向着太阳的誓言》演出,荣获集体一等奖;2010年参加“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荣获合唱组银奖,荣立集体三等功。
  【战友团】
  济南军区猛虎师全体官兵
  文图/申冬冬 王永峰
其他文献
军旅题材影视剧每年都会有几部呈现在观众面前,随着荧幕当中的枪林弹雨、风起云涌,那些身着军装的铁血英雄们也成了观众们茶余饭后乐此不疲的话题。从《亮剑》中的“草莽式英雄”到《士兵突击》中的“许木木”,再到《火蓝刀锋》中看起来有点“不靠谱”的蒋小鱼和《麻辣女兵》中古灵精怪的汤小米……一批富有时代色彩的军人形象越来越为观众喜闻乐见。为此本刊特地盘点了一组影视剧中的军人形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风采
期刊
长相帅气的哈萨克族新兵努尔波力,是兰州军区某装甲旅新兵五连的一名大学生新兵。1月10日,是他走进军营的第36天。顶着渭北高原刺骨寒风,记者“零距离”走近努尔波力。跟随努尔波力的军营一日,记者发现在看似平常的背后,却透露出诸多不平常的细节。透过这些细节,记者感受到科学带兵理念给军营带来的极大变化。  紧张有序  06:20—7:00  天色黑蒙蒙的,军号滴滴答答地就吹响了,努尔波力穿好衣服,将被子在
期刊
【这样的我】  我,虽然娇小,但工作却雷厉风行;我,虽然好动,但处事却成熟稳重,我灿烂的笑容,给战友心里洒满阳光,带来无限温暖。  【魅力评语】  现任北海舰队某通信站话务班班长的你,常怀“三心”:感恩之心,在逆境中追逐梦想;宽容之心,在包容中寻找快乐;敬业之心,在三尺机台挥洒无悔青春。  【战友团】  北海舰队某水警区司令部通信站全体官兵  文图 /周敏捷 汪宏志
期刊
他和大多数国防生一样,怀着几分想象与热情来到军营。然而,从小生长在长江畔的他,面对茫茫戈壁彻底茫然了。前途在哪里?他经历了艰辛的心路历程,终于完成了军旅生涯的“走转改”,找到了心灵驿站,在戈壁滩扎下根来。  走——最大的心思就是想走  马崇智出生在长江边上的江南小城。2005年夏天,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当他成为一名国防生时,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期待着毕业穿上军装的那一刻。然而
期刊
2003年4月,我由弹药装配队副队长升任教导员。初干政治工作,让我这个一直从事军事工作的人感到了压力,好在我是一个从不服输的人,靠着一股韧劲,加上没日没夜地学习,我由一名军事干部成功转型为一名政工干部。  那是2003年8月的一天上午,天气闷热,我刚从工房出来,迎面遇上了时任站长李庆华,李站长把我叫住:“陈教导员,陪我去你们队里检查一下。”我立即回答:“是。”  李站长是一名老基层,也是我非常敬佩
期刊
【这样的我】  我是通信团执勤站的一名排长,刻苦练就通信话务脑、耳、口、手“四功”,被战友们称为“王一号”。身为一线带兵人的我,乐于“日当慈母夜当娘”,坚持言传身教、倾心带兵育人。  【魅力评语】  你用爱编织多彩的军旅生活,用心演绎悠扬的青春之歌。作为排长你经常带队,震天的口号,很难想像那声音是从你口中发出,你是战友们心目中永远的“魅力天使”!  【战友团】  沈阳军区39集团军通信团全体官兵 
期刊
【这样的我】  入伍第一年我参加并圆满完成了“神七”发射通信保障任务。又幸运地被选拔参加上海世博会担任安检任务,完美展示了“世博女兵”的形象。现在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我始终保持一颗为官兵服务的热忱的心。  【魅力评语】  在病房里,你是战士信任的“白衣天使”;在训练场上,你是男兵们眼中的“铿锵玫瑰”;在舞台上,你是大家热捧的“演艺明星”,是官兵心中的“最美女兵”。  【战友团】  南京军区731
期刊
【这样的我】  在人生路上只要看到1%的希望,我便付出100%的努力,用坚韧和倔强洒下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浇灌诗意之花的盛开。我的词典里没有侥幸、满足和屈服,我相信自己的人生一定与众不同!  【魅力评语】  “诗心如玉”,是对你的最贴切注释。你是从鲁迅文学院走出的警营作家,是联欢会上颇有人气的主持人,更是两部诗集《橄榄树的红果实》和《住在云朵里想你》的作者,你是个拿得起笔筒,握得了话筒的戎装才女。
期刊
常规兵器试验由于被试品性能不确定,导致试验中会出现许多意外和危险。我不论是主持试验,还是参加试验,都把试验当成战斗,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细节决定成败。  我是1995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学校学的是火炸药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基层直接从事弹药试验工作,18年间,我主持和参与了近200项试验任务,遇到的意外和危险也不计其数,但有一次让我至今难以忘记。  那是在2006年冬季,那年雪下得特别大,草原上气温
期刊
那辆翻倒在冰雪路上的车  寒风凛冽,冰天雪地,盘山公路上停着两辆车。前车侧翻在路边,斜靠在山路边的峭壁上。十来个人伏低身子,嘴里喊着“一二三”,试图把侧翻的车辆正过来,很明显是后车上下来的人。这是河南栾川、卢氏两县交界的皮皮岭上,陡峭而狭窄的盘山路被冰雪覆盖,推车的人脚下打滑,明显使不上劲。于是在队伍成员的建议下,大家齐刷刷把鞋脱了,再次伏在地上推车。如此危急情状,推车的人中有个身材高挑的年轻女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