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雨伞的革命家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伦堡所描述的毛泽东好像疾病缠身。毛看上去是个“农民风貌的瘦高个年轻人”,但在开辟和建立农村根据地的过程中,身体似乎一直不好;略传称“尽管健康状况不佳,毛泽东依然是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从斯诺所拍摄的照片看,毛的确像个乡下庄稼汉;和晚年不同,当时正值青壮年的毛泽东确实身材瘦削,个头也超出一般中国男性。
  略传里的毛泽东也疾病缠身,值得关注。共产国际的杂志曾误发讣告,称他“因长期患肺结核而在福建前线逝世”。看来,同样的先入之见,爱伦堡也未能幸免。
  除此之外,该略传还有几个地方令人心生好奇,比如文中数次描述毛泽东“手持雨伞”,在这篇简短的略传中竟有三处,结尾处仍写道:“苏维埃中國的这位领袖,是穿着中国农民的服装,手持大油纸伞的革命家”;可见这一形象在爱伦堡心目中是如何鲜明而强烈。那么,青年毛泽东为什么要手拿“油纸伞”呢?
  实际上,年纪较大的中国人听到“毛泽东”拿着“雨伞”,恐怕不会对此形象感到奇怪。因为这会让他们想起昔日令人怀念的一幅名画,那就是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画里的毛泽东腋下就夹着一把雨伞。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从这幅油画说起。


  《毛主席去安源》是中国画家刘春华于1967年创作的油画。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艺术家们创作了许多歌颂毛泽东的作品。这幅油画受到的评价最高,据称单张彩印达9亿多张,全国各地随处可见;中国人民平均每人一张,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印制最多的作品。作品和画家的故事(作品受到国家领导人称赞而被革命博物馆收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画家从博物馆取回作品,后委托拍卖,引发所有权之争,并诉至法院)很复杂,此处仅略述其创作过程。


  该作品描绘的是青年毛泽东于1921年前往江西省安源矿区领导工人运动的情景。关于画中的青年毛泽东为何拿着雨伞,画家曾做如下说明:画家为创作曾采访安源的老矿工,询问毛泽东当时的容貌和衣着。有几位老人说:“〔毛主席当年〕背着一把破雨伞,穿着一身旧蓝布衣服”,所以就把雨伞画了进去。后来画家听说毛泽东本人看到作品后也说:“神气还像我。只是这衣服太好了,我那时没有这么好的大衫,都是旧的,没有这个好。……伞也对,时常下雨,出门总带把伞。”当然,安源的老矿工、画家和毛泽东,都不知道曾有个名叫爱伦堡的俄国人写过毛泽东传记,也不知道传记中的毛泽东也拿着一把雨伞。
  爱伦堡又怎么知道毛泽东“出门总带把伞”?1934年的爱伦堡应该没有见过毛泽东,更不可能知道安源老矿工的回忆和《毛主席去安源》这部作品。那么,他们的描述、描绘为什么却如此一致呢?答案或许就在毛泽东看到作品时追忆往事的那句话中,即“时常下雨,出门总带把伞”。随身带伞或许是当时中国人的习惯,至少在外国人的印象中是如此。一个典型例证就是,中国军队的士兵行军时也背着雨伞。
  请看图a和图b。图a是一张摄于20世纪20年代末或 30年代初的照片,画面上是正在行军的中国士兵,军装显示他们应该是国民革命军即国民党军队的一支部队,每人都背着一把雨伞。图b则是行军中的红军士兵集体合唱、提高士气的场面,这是斯诺1936年在陕北采访时的照片。画面前景有一位战士背着雨伞。一手打伞,另一只手怎么使用武器?打起了伞,还不成了敌人的靶子?小孩子郊游带伞还说得过去,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战士难道还怕淋雨吗?这一形象因此招致外国人的嘲笑,被当成中国军队松弛懈怠、战斗力低下的证明,甚至成了中国国家体制乃至中国人禀性的象征。


  携带雨伞的中国军队,早在甲午战争前就有人看到过。日本明治时期的政治家小室信介在其中国游记(《第一游清记》,1885年)中曾写道:“雨中士兵似各插雨伞行军,至其他举动,亦有令人不禁捧腹大笑者。”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仍有人说,中国兵即使正打着仗,下起雨来也会忙不迭地去打伞;日本士兵从中国战场带回的战利品中,青龙刀和雨伞并不罕见。
  苏联的中国问题专家似乎也相信了这种说法或曰传闻,即中国人出门时一定带着伞。或许,爱伦堡20世纪20年代中期访华时,也曾看到过国民革命军如上述照片那样背着雨伞行军的情景。总之,中国人随身带伞的形象,被爱伦堡摹写到了毛泽东身上;即使他介绍的是其他中国人,可能也会让他拿上一把雨伞。这与从前日本人都被描述成胸前挂着照相机,本质上是一样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着重强调学校方面要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保证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能有良好的发展。尤其针对课业繁多、课程难度大的高中生,他们更需要通过适度的体育运动来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基于此,文章结合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措施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以供广大从业者参
期刊
期刊
患者23岁,因下腹痛2 d,进行性加重5 h,于2000年10月25日15时急诊入院.既往月经规律,量较多,末次月经2000年10月14日,有性生活史.1997年5月曾在我院血液科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住院治疗.此次入院身体检查:体温37.2℃,血压120/80 mm Hg(1 mmm Hg=0.133 kPa),脉搏80次,腹部平软、压痛及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
期刊
瘦素(leptin)是ob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与胎儿生长发育关系密切[1].最近,发现瘦素可以促进胎儿肺发育,但其机制不明[2-3].有报道认为,瘦素促胎肺发育的作用可能与瘦素增强细胞分裂蛋白激酶活性和促进气管上皮细胞增殖有关.也有研究证实,瘦素可以调节大鼠肺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的分化[4-5].而瘦素是否能够通过阻止AECⅡ凋亡来改善肺发育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为此,本研究建立了缺氧诱
期刊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而主题出版是发挥出版记录历史、宣传真理、资政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有效渠道。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是出版界的重要使命。对于人民日报出版社来说,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不仅是一项文化要求,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  人民日报出版社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
期刊
期刊
近日,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在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开启了两项版权合作,包括该社与韩国民俗苑出版社签署《泰山故事》韩文版版权输出协议;与韩国大舶出版传媒签署《兔博士与小金豆》系列韩文版数字版权输出协议。  山東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审计师、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张军,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蒯海军,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工作部主任丁莉,韩国中小出版协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长魏群,
期刊
以点带面,阐明了红楼所彰显的北京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大历史价值和独特历史地位  1905年,清廷内务府将位于今天北京沙滩的汉花园空地,批给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用于扩建校舍,但这个6年后便覆灭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时做梦也想不到,1918年在此处盖的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红色4层大楼,连同它所逐步辐射的包括《新青年》编辑部、北京女高师、陶然亭慈悲庵、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中山公园来今
期刊
<中华妇产科杂志>第十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06年12月9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领导,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72位编委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郎景和总编辑首先致辞,中华医学会白书忠副会长、罗玲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王德社长、游苏宁总编辑到会并讲话.现就会议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期刊
如果说,近现代中国历史走了一个大马鞍形的话,那么这个时期就是谷底。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新生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尽管初创时还很弱小,又处于秘密状态,但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从“谷底”起步,小党大担当,带领中国人民迈上了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