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体能训练对比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rong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体能训练之间的差异,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等方法,对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体能训练的目标与内容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1)不同年龄段群体体能训练目标不同;(2)依据不同训练目标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不同;(3)同一年龄段之中不同个体应当依据自身特点与期待选择合适训练内容。
  随着我国完成了“全面脱贫”这一伟大壮举,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到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全民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广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体能不仅包括运动员所需要的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反映运动水平的能力,同样也包括普通人从事工作、生活所需的身体基础活动能力。因此,不仅仅是运动员需要进行专门性的体能训练,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也可以开展一般体能训练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可以理解为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参与的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非竞技性的一般体能训练。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参与一般体能训练的目标不同,选择的方式、内容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所参与的体能训练活动,阐明各年龄段体能训练的目标与特点,对比研究其中的差别,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体能训练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文献检索平台,以“幼儿体能训练”“青少年体能训练”“中老年人体能训练”等为关键词,检索并整理有效文献21篇;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官网查阅多份相关文件资料,查阅全民健身、体能训练等相关书籍,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1.2.2 归纳总结法
  将整理好的资料按类别进行分析归纳,研究它们中间的联系,总结发展规律,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幼儿体能训练
  2.1 幼儿体能训练目标
  幼儿通常指1周岁到6周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动欲望特别强烈,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都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既可以促进身体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发现孩子的运动天赋、培养运动兴趣。
  2.2 幼儿体能训练内容要点
  幼儿体能训练的内容选择上应当側重于中低强度的有氧练习,以协调性、灵敏性活动为主,增强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各项练习应带有一定的趣味性,采用个人练习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的方式,在开展体能训练的同时也应该强调注重孩子身体与心理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加强营养,练习结束后除了正常吃饭也就是补充碳水化合物,还应补充适当的蛋白质。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的效果。
  3 青少年体能训练
  3.1 青少年体能训练目标
  青少年通常指7到18岁的孩子,从入学年龄上讲基本都已经入读中小学,运动能力相比较幼儿时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具备一定的体能基础。然而,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因为上学需要坐在教室中,活动时间相比较幼儿时期减少许多,再加上家长报名各种补习班,更加挤占了孩子参与体能训练的时间。
  通过体能训练还可以有效缓解学业压力以及久坐带来的伤害。培养各项运动素质,特别是基础性的跑跳投能力;学习常规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对于展现出运动天赋的孩子加以引导,选择感兴趣的、擅长的专项运动,尝试培养成为青少年运动员。
  3.2 青少年体能训练内容要点
  青少年时期各项身体素质处于发展阶段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对青少年身体施加科学的负荷,能够有效改善身体形态并大幅提升身体机能。因此,这个阶段体能训练目标需要侧重于发展各项体能水平,提高身体机能。然而,在青少年时期进行体能训练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施加大重量练习,因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具有较大弹性,施加大重量练习会改变骨骼形态,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按照入学学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在安排训练内容时应当根据各个阶段敏感期的发展规律科学组织。第一阶段是小学阶段,年龄大致在7-12岁,这一时期孩子的速度素质、柔韧性、协调性方面增长迅速;第二阶段是初中阶段,年龄大致在13-15岁,这一时期孩子的耐力素质、灵敏性方面增长迅速;第三阶段是高中阶段,年龄大致在16-18岁,这一时期孩子的力量素质增长迅速,但不可进行大重量练习,而应该采用小负荷的力量耐力训练。
  4 中老年人体能训练
  4.1 中老年人体能训练目标
  中老年通常指45岁以上的人,45-60岁为中年人,60岁以上为老年人。这一年龄段的人身体出现老化,各个组织、器官走向衰老。由于机体吸收和代谢水平下降,食物中营养物质无法被身体同化,而自身体内营养物质却在流失。例如中老年人经常出现的钙离子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特别容易出现骨折的现象。蛋白质的流失导致机体肌肉含量降低,出现肌肉萎缩,导致力量、耐力、速度等运动素质下降,甚至出现基本丧失运动能力。此外,由于细胞数量、活性下降,神经系统和其他内脏器官的功能能力降低,控制机体的能力有所下降。心理上,这一年龄段的人从忙碌的工作中逐渐脱离出来,子女则是忙于工作,导致中老年人产生孤独、焦虑、空虚的心理。
  中老年人参与体能训练活动的作用十分明确,首先可以强身健体,中老年人的活动强度虽然不大,但对其自身而言足够提高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增强自我革新的能力;其次可以保持沟通,由于中老年人大多处于退休状态,平时生活较为孤单。研究证明,中老年人参与的群体性锻炼项目要多于单人锻炼项目,说明参与体能训练活动促进了中老年人相互的沟通。
  4.2 中老年人体能训练内容要点
  中老年人参与的体能训练活动具有几个特点:第一,低强度:中老年人机体的组织、器官功能能力下降,无法承受大强度的练习;第二,群体性:中老年人平时生活较为孤独,群体性活动可以满足经常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的需求;第三,趣味性:中老年人体能训练活动除了锻炼身体,还具备调节生活节奏、改善心态的作用。
  5 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对比分析
  幼儿体能训练主要起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发现运动天赋,培养兴趣的作用,训练内容上多采用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并采用全身周期性、全身混合性训练手段,常见内容有具备保护措施的游泳、安全性的场地翻越障碍等等;青少年体能训练主要起到改善身体形态、发展基本运动素质、学习基本运动技术的作用,训练内容上多采用分解与完整训练相结合、间歇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等,具体采用局部周期性、局部混合性、变异组合练习等训练手段,常见内容有田径、打篮球、踢足球等等;中老年人体能训练主要起到提高心肺功能,保持肌肉肌力,调整心态的作用,训练内容上多采用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等,具体采用全身周期、固定组合等训练手段,常见内容有广场舞、暴走、散步等等。
  6 结论
  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参与体能训练的目标不同,选择的内容、训练方法与手段不同,最终起到的效果也不相同。不同年龄段的人应当依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当的训练内容,同一年龄段中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与期待,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现如今情志不和以及由情志引发的系列疾病在临床上相当常见,而情志不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寒地居民在临床上多见多思善疑、烦躁惊恐、抑郁紧张等情志症状。取象思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思维,在《黄帝内经》等许多经典中被广泛应用,并适用于临床。文章阐述了取象思维内涵及寒地情志倾向,并且应用取象思维探讨了寒气情志疾病的机制。对寒地的养生趋势及疾病诊疗的方向具有巨大意义。
目的:研究祛风除湿法羌葛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的作用。方法:心衰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呋塞米组、芪苈强心胶囊组、羌葛真武汤组、真武汤组。除空白组之外,其余动物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给药28d之后,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免疫组化检测肺部AQP1,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AQP1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羌葛真武汤组LVEF、LVFS显著升高(P<0.05),羌葛真武汤肺组织AQP1显著降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CEH)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9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门诊68例CEH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完成X线及CT检查,67例同时完成MRI检查,其中,颈椎体旋转移位15例(22.06%),颈椎曲度异常47例(69.12%),椎间孔狭窄12例(17.65%),过伸位椎体不稳39例(57.35%),过屈位椎体不稳13例(19.12%),过屈位寰枕间隙异常41例(60.29%),寰齿侧间隙不对称24例(35.29%),C2棘突偏斜3
目的:研究针刺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小鼠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方法:将出生7d的新生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3组。采用颈总动脉结扎术联合缺氧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模型;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DAPI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炎细胞浸润;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D11b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脑梗死面积增大,患侧脑组织大量细胞坏死脱落,并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MPO活性增高,CD11b阳性细胞数显著
目的:探讨瑶医水莲风亏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大鼠白细胞介素(IL)-6、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造模后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妇科千金片组和瑶药高、中、低剂量组,另设空白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其他治疗组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1d后使用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8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子
目的:研究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 Ne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柱色谱法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驳骨的地上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依据化合物1H-NMR,13C-NMR数据及其理化性质,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小驳骨药材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柏醛(1)、阿魏酸(2)、咖啡酸(3)、芥子醛(4)、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propan-1-one(
随着健美操的迅速发展,该项目进入到中小学,以体育课、社团课等形式展现,但关于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程、这门课程能给学生带来什么等问题很少人研究,健美操作为中小学喜爱的课程,很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期刊
在《红楼梦》中,\"忘情\"是迄今尚未引起学者充分关注的一种特殊之\"情\"。这种\"情\"往往发生于顷刻,发自人物情不自禁的自然流露。从情的层面讲,它包括不经意忘情、冲动忘情、悖礼忘情等,并赋予人物以个性和价值判断。从美的层面看,它\"最富孕育性\",传示出\"情理映照\"特点。作者追摄摹写\"忘情\",常付诸隐笔、曲笔。通过对其二律背反的情理之辨,我们可以深入体味\"忘情\"表象与\"真情\"内里融合之妙。
目的:观察太赫兹波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后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法制备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0.01g/kg尼莫地平),低、中、高太赫兹波组,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神经行为学改变,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脑皮质及胼胝体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CD34标记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学习记忆明显障碍(P<0.05),皮质、胼胝体中CD34及VEGF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等院校专属性体育教学APP平台开发的作用进行研究,旨在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研究表明:体育教学APP平台的开发应用能够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积极性、增加大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渠道、实现体育教学评价的多途径评价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多元管理等。由此得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APP平台的开发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