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社会救助问题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年来我国反贫困工作在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对陷入贫困的人群摆脱贫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以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将二者衔接起来将会发挥更大的反贫困效果。本文将从社会救助入手,思考其与精准扶贫的关系,指出我国反贫困和社会救助的现状,以及在精准扶贫视角下社会救助存在的救助对象把握困难,依赖心理强,资金不足,救助形式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与之对应的精准把握救助对象、进行“造血式”扶贫、救助资金精准到位使用、丰富救助形式等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社会救助;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及作用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大部分。其中,社会救助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古老的制度,反贫困是社会救助的天然使命,它通过保障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降低绝对贫困程度发挥最直接、最明显的减贫作用。[1]
  社会救助由国家主导,由国家财政支持,目的是治贫反贫,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对陷入贫困的人群摆脱贫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后一道防护网,是“底线”一样的存在。
  (二)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2013年11月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概念,2014年,"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5年6月总书记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表明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并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由此可见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两者是相互交织的,共同发力的。
  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是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冲突的。国家在政策层面以及实践过程中是积极推进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两者相衔接的。精准扶贫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然而两者在政策覆盖、涉及人群、发挥功能等方面存在重合问题。此外,“两类政策差异化的政策标准、运行机制、政策属性,其中政策“碎片化”所形成的格局限制了我国政府反贫困治理能力的有效发挥”[3]。因此将两者进行政策衔接,形成制度合力以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
  二、反贫困及社会救助现状
  我国救助体系基本形成于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649号)。2019年9月25日,我国外交部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底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5 575万人减少至1 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下降到1.7%,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 653元增长到10 371元[4]。该报告还表明我国精准扶贫成效顯著,为世界减贫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0年2月20日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事关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5]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框架,以政府为主导,逐步确立且日趋成熟,同时有更多的扶贫力量加入。我国的救助体系随着时间的推进,越发规范化、制度化以及体系化,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专项分类救助项目也在不断完善。
  但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仍存在救助对象依赖心理严重、精准把握救助对象难、救助资金不足且使用不到位、救助内容单一等问题。
  三、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救助对象精准把握困难,依赖心理现象严重
  精准扶贫的要义就在“精准”二字上,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就是救助对象,将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结合起来以发挥反贫困最大的作用,那么首先就是要精准把握救助对象。我国社会救助主要将绝对贫困人口作为救助对象,将家庭人均年收入作为是否对其进行救助的衡量指标,贫困人口范畴为低于国家确定的收入标准的家庭。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可能产生漏选或错进等现象[6]。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人们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更高的经济收入,大量人口流入城市,流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但是我国又实行严格的城乡二元体制,尤其是户籍制度,所以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存在差额,出现一批“人户分离”人口,且总量不小,但是我国贫困治理政策大多以户籍统计为基础,“人户分离”使得贫困治理中识别、帮扶、管理的统计变得更加困难,也就是为精准把握贫困对象增加了难度。
  另外一些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没有消失,赌博、生活奢侈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钻制度的空子进行骗保的行为也依然存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人口结构的改变和城镇化的推进,老年贫困、儿童贫困、外来人口贫困等特殊人群的贫困问题会更加突出。这都对精准扶贫下的社会救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救助资金难以充分到位
  我国社会救助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社会救助支出占GDP比重偏低,社会性资金相对有限。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保障标准日渐提高,这对各地社会救助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还有的地区追求经济发展,不够重视扶贫工作,财政又是扶贫工作开展的主要来源,这就会导致部分地区扶贫工作开展缓慢以及工作不到位的现象。
  (三)救助内容片面单一
  实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国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现在的社会救助大多为传统的资金、物质救助,这相当于“授人以鱼”,只能解决眼前短期的困难,属于“输血式”救助,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贫困人口的基本生计问题已基本解决,收入型贫困大幅下降,但是支出型贫困仍然严重,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会因为医疗、教育等意外且大型支出而陷入支出型贫困。现在教育和医疗是大部分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很多因病致贫的例子,“看病难、看病贵”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救助对象会有不同的致贫原因,简单的现金和物资救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应对策略
  (一)精准救助对象,变“输血”为“造血”
  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应该就是精准确定救助对象,首先需要制定好救助和扶贫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救助对象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及结果做到公开公正,衔接好社会救助对象与精准扶贫对象。加强地方扶贫工作的专业性,争取做到精确到每一户,精确到每一个人。加强动态管理,定期复核在保对象,不错不漏,真正做到“应保尽保”。针对等、靠、要”思想,要积极从多方面进行转变,鼓励贫困户进行自主脱贫,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致富脱贫的渠道,比如就业机会,或者集体经营项目等,鼓励参与就业和再就业,积极主动摆脱贫困。此外就是制定明确、精细、适用的相关政策法规,尽量不要留下制度的空子,按部门部门划分责任权限,在进行资格审查时要仔细负责,加强责任制,动员广大监督力量,利用好互联网优势,提升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力。
  (二)扩大资金来源,精准使用资金
  精准扶贫的另一个精准方向就是资金使用精准。救助资金来源,救助对象,救助方式等资金使用问题要明确。首先,资金来源需要稳定化。国家财政是社会救助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救助标准和水平的提高,以及需要解决的贫困问题日益复杂,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有利于充分发挥多主体协同治理优势,实现政府、社会、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发力,保证效率的同时提高精准性。还可以在社会弘扬社会的正义感以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于积极帮助国家扶贫的企业和个人应予以表彰,进一步扩大资金的来源。其次,在救助资助对象上,精确认证救助对象显得尤为重要,资金发放需要严格规定,确保救助对象能拿到“足质足量”。最后,在资金使用方式上,要明确救助对象“缺什么”“需要什么”,有针对性的给予救助,将救助金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三)精准把握贫困原因,“对症”救助
  精准扶贫还意味着要做到救助方式精准。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贫困的情况变得更加多样化,致贫的原因也日益复杂,探索更多的救助途径及方式就变得十分必要。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救助,不局限于物资捐献,各组织单位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如医学类高校可发挥其科研优势,助力医疗救助,比如开发更多国产药品替代进口高价药物等,帮助缓解看病致贫的问题。还有一些贫困对象是失业,那么政府可以搭建平臺,完善政策体系,发挥引导和协调的功能,鼓励企业利用其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行就业扶贫等。因此,需要中央协同地方针对不同的贫困原因,“对症”实施救助。
  参考文献
  [1]杨穗,鲍传健.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救助减贫:实践、绩效与前瞻[J].改革,2018(12):112-122.
  [2]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3-01)[2020-01-16].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fangtan/2016-03/01/content_37908434.htm.
  [3]匡亚林.论精准治贫与社会救助的整合治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1):117-124.
  [4]中国外交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EB/OL].(2019-09-25)[2020-01-16].https://www.doc88.com/p-8042967482194.html.
  [5]民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J].中国民政,2020(08):10-12.
  [6]黄征学,高国力.中国长期减贫,路在何方?:2020 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的减贫战略前瞻[J].中国农村经济,2019(9):2-14.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学习具有一定重要性。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分析词汇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音型结合法、构词学习法和联想类比法这三种词汇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英语的人们解决英语词汇学习困难。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学习;音型结合法  引言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从量变向质变发展的过程,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为英语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但就目前來看,一些学生不是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是高科技进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给信息科技从业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给大众百姓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品质提升,改变了人们日生生活和办事方式,促进了科技的加速进步。大数据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人们生活品质大幅提升,这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提升,而是全面的彻底的提升。他影响了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等一切方面。我国的大数据也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由大数据驱动的数字生活
期刊
舞蹈《摘葡萄》的编导是维吾尔族当代舞蹈大师阿吉·热合曼的作品,他一生创作了二十多个维吾尔族舞蹈基训组合,这些组合目前已成为全疆多数专业艺术团体和院校主要使用的教材之一。1959年,他获得第七届“世青节”金奖。至今该舞蹈已经发展出六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自身存在的特色,可见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爱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舞蹈的背景是在葡萄架下,一位维吾尔族姑娘受丰收美景感染而翩然起舞。舞蹈是在手鼓伴奏下的女子独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十六字方针,对高校发展党员管理工作展开经验总结、问题反思与对策分析,从精准落实计划性、优化发展梯度、加强制度建设、激发组织活力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加强发展党员管理工作的具体思路及措施建议。  关键词: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  2014年5月28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颁布实施。“控
期刊
摘 要: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服装专业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在教学中,学校应该重点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学校在落实服装教育的时候,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积极教学改革,要以未来就业为目标,科学合理的设计课程。让课程能够以服装企业的的需求完成对人才质量的培养工作。不断强化教学改革质量,让教学中能够有大量实践机会,最大限度的让服装教学内容负荷企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服装教学;现代企业需求;整合方法;具体措施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能力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大学生成为消费主力之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特点,拥有巨大的潜力成为市场中一股重要力量。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健康消费,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特点,找到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原因,再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倡议。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研究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已经不像从前一样,只需要书本
期刊
摘 要:色彩是一类文化现象,同时它也是一种物理现象。在生活中,不同色彩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影响。无论是对于人的心理健康还是身体健康来讲,其都会产生或消极或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色彩对人心理及身体健康影响展开论述,提出了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常见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过程以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探讨这些颜色的影响因素,对颜色做出合理应用。保证颜色使用的有效性,维持人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  关键词:色彩;人
期刊
摘 要:长鼓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之一,被称为“长短乐器”。在朝鲜族舞蹈中,长鼓舞蹈是最具特色的道具舞蹈,充分展现了朝鲜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本文主要针对中央民族大学长鼓舞课程进行分析,探究朝鲜族长鼓舞在教学中的训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朝鲜族长鼓舞;训练价值;教学  一、长鼓舞的概述  (一)长鼓的起源  朝鲜族长鼓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公元四世纪时,细腰鼓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在
期刊
摘 要: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致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土地征收经济来源减少,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偏低,农村的养老补贴发放标准低于城市相同人群等原因导致“被城镇化”的传统农村“自给式”家庭老年人养老生活需要面对更多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文章通过对农村城镇化带来的家庭养老模式变化现状,分析困境,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导向,通过政策保障、社区扶持、家庭关爱等方面的思考,为城镇化的农村养老问题提出切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述企业文化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定义、内涵;着重分析企业文化具备的特征和功能作用。笔者结合所在企业——广州A发电厂的企业文化特征和功能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细加阐述。  关键词:企业文化;减员增效;挖潜降耗  一、概述  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产生企业文化,她是经过渔猎文化、农耕文化演变到商业文化的人类文化产物,是工业社会阶段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