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才是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语文新课改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形式上的高效,内容落实上的低效。我想我们的学校、老师是不是也该为新课改下所谓的“高效课堂模式”松松绑,不论是传统的还是新鲜的教学模式,只要能达到目的——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学到真知,就坚决予以支持呢?毕竟“百花齐放才是春”。
  关键词:语文 高效课堂模式 冷思考 百花齐放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日新月异,一浪高过一浪。不过最近重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想到文章的中心——以怎样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文艺,不由让我想到现如今语文新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形式上的高效、内容落实上的低效,就此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愚见。
  我记得2010年4月份的时候,在郑州曾经举行过一次由《中国教师报》和郑州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成果发布会。会上特别肯定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等九大教学模式。我个人认为能在这样一个规模还不小的会议上得到肯定的教学模式必然有其能获得肯定的道理,而且我也在自己所在学校的教研会上听闻过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应该说有一定的教益。不过,任何模式归根结底都是要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学到真知,那么针对这一教学目的,干嘛非要固定为一种所谓的“模式”?鲁迅先生在他的《拿来主义》一文中就曾主张,对待文艺要充分地拿来,只要对人有益,就不必苛求它的形式。毛泽东在1956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也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我想鲁迅的主张和毛泽东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依然适用,而且一点儿都不过时。
  但是目前地方大规模照搬照抄一些模式,竟然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就拿今年来说,宜川中学、衡水中学附近的宾馆着实火了一把,为什么?各个知名的地方中学老师慕名前来学习,大家远道而来,要吃饭、要住宿,必然催化了这里的吃饭、住宿等产业链。然而,学习是需要有甄别、需要有选择的,否则必然是邯郸学步。明眼的老师知道,不论是原来的杜郎口中学,还是现在特别火的衡水中学以及宜川中学,都有自己生长的土壤,而且不是简单地经过一两年的实践打磨,有的经过了十几年的坚持,才发展成现在的样子,又岂是我们能全盘照抄的?千人岂可一面!
  我个人认为对任何一种新的模式和新的经验的学习都需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如果不考虑学校、教师和本地学生本身的优势和劣势,只是一味去推广一种教学模式,很可能导致一些学校、教师只从形式上学习,最终产生形式上的高效而实际上的低效。
  我是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育一线摸爬滚打也有些年头了,和其他的语文老师一样一直在向往、在探索、在默默地渴盼一种和谐的愉悦的灵动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中,确实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但是也碰触到一些我们之前没有预知的问题。冷静下来反思我们的高效课堂,发现还有很多教学观念需要我们不断去修正和完善。就以现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来做以说明吧:
  现在有不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认为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就不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上公开课、示范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细枝末节”。课堂教学几乎听不到琅琅读书声,好不容易有机会让学生读读课文,但听到的朗读不是结结巴巴、读音不准,就是顺畅无比,却没有抑扬顿挫和充沛的情感。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都不会读、不会写,那他一写作文也必然是错别字、病句连篇;一个学生不能静下心来思考、体味作者在作品中赋予的深挚感情,那么对他文学感悟力的培养也是一纸空文。语文基础落实不够,什么都是空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虽然现在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有些新的课堂形式如果正确运用,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我们应正确理解和适时运用,但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时髦、摆花架子,为了形式的东西而影响课堂效果,那就应该加以摒弃了。不管怎样,语文课堂是“活”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教学的核心,我们不能为了形式而丢掉核心。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准备对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我想我们的学校、老师是不是也该为新课改下所谓的“高效课堂模式”松松绑,不论是传统的还是新鲜的教学模式,只要能达到目的——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学到真知,就坚决予以支持呢?毕竟“百花齐放才是春”。
  我想我们一线老师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多想想我们所选用的课堂形式怎样才能更有利于为教学内容服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关键,不能好高骛远,眼睛只盯着蓝天,却忘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这不仅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且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活动,同时也在塑造人的品格,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形态、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等等。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的比例相当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是提高未来公
期刊
摘 要: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细节问题,时刻撞击着教师的思想,闪烁着教师对自我审视的思维光点。我们尝试以“提问法”引领研训活动,细心关注“小”问题、“实”问题,让研训“以小见大”、“返璞归真”。搭建教师自主提问的平台,通过自主交流、同伴教研、互补解决等方式激发教师主动提问的兴趣,帮助教师在研训中流淌激情、激发创造、挥洒智慧,走出“被动解答”的禁锢,迈向“主动提问”的新境。  关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应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性学习作为我国新一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包含着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教学实践活动。在科学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自行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行探究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认识方法的重要内容。基于以上知识,我认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行探索能力的培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扎实有用的数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则通过笔者自身在教师行业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关键词:数学 兴趣 方法  一、注重课堂学习的兴趣  第一节课要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听睡着了或开小差干别的事情,这节课你应反思自己。反之,如果使学生有兴趣、快乐地参与,变被动于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完满实现、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到。  一、激趣、导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教师要运用生动直观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情境中。如在教学文言文《学弈》时,我用《聊斋志异》中的《狼》导入新课。之所以选择《狼》是因为
期刊
高中的政治课必修教材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四大板块。而今我校《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已经结题,此项课题在湖北省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许多成果都来自于我们的实践教学过程。有的人没有看到或不了解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简单地认为政治课就是说教,政治课教学还是传统的灌输。正是这些误解使政治课处在一个不利的氛围中,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已经大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用哲学的观点可以将其概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是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想让学生在数学中得到发展、学会发展,就要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就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狠下功夫,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学生最大
期刊
一轮复习各科都一样,就是打基础,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好基础,所不同的是各科要打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同,打基础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虽然是打基础,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到一轮复习时,我们已经都复习过多次,而我们的这次复习又是按章节顺序,所以搞不好就会把它弄成新授或者前面复习的简单重复。那么如何才能构建新颖的地理一轮复习课堂呢?  一、多教材同时备课。我们用的是人教版的课本,我们把其它的那三套教材湘教版、中
期刊
摘 要:本文就独生子女时代班级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做法,阐述了自主管理是新课改的需要,符合现代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开展民主、张扬个性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民主、上进的学习氛围,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实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从而构建健康、民主、上进、和谐的班集体。  关键词:学生 自主管理 和谐班级  2010年秋季,甘肃省最后一批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我们在吸取课改成功
期刊
摘 要:陶艺“漫塑”进入小学课堂,是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为学生带去了新鲜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本文重点研究了小学陶艺“漫塑”在学校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的教学内容,指出了怎样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关键词:陶艺 教学研究 漫塑 课程革新  陶艺和“漫塑”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势,这种新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从小培养孩子对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