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王博”的达人传说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都叫王博!只不过:他,来自陕西西安;他,来自辽宁大连;他,来自安徽宁国。他们,都叫王博!只不过:他,是陕西省博物馆的双语讲解员,更是有名的英语达人;他,二胡业余十二级,还是学院足球队中场核心;他,对中医学情有独钟,按摩、拔罐、针灸样样精通。
  刚来空工大时,三個王博竟然还被分到了同一个学员队,王陕博、王辽博、王安博,简单的姓名加籍贯,这是大家为了区分他们,送给他们的新“代号”。
  王陕博,“能说会道”英语狂
  王陕博对英语真可谓是爱得“深沉”。新训时,他兜里就塞满了写着英语的小卡片,连饭后睡前也要扫上两眼,因此在三个王博还没被“分封”时,大伙都戏称他为“卡片博”。
  学习不算优秀,体能勉强及格,教导员多次劝他不要顾此失彼,陕博虽然满口答应,却依然整天捧着他的宝贝卡片。“真搞不懂是英语魅力太大,还是我魅力太小……”教导员现在回忆起来,依旧哭笑不得。“纯属个人爱好。”别人问王陕博为何对英语疯狂不已,他如此回答。
  也许真的只是爱好,当其他人备战四六级考试的时候,陕博却依旧捧着他的英语杂志,听着他的英文轻音乐。但最后四六级高分通过后,让众人甚感惊讶,可陕博对此却付之一笑:“浮云,都是浮云。”
  真的只是爱好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只捧回个三等奖,给陕博打击不小:“人外有人啊!”原来陕博以前不是不在意,而是提不起“战意”。从此,陕博开始见缝插针地学习英语,抱着厚厚的牛津高阶字典,查漏补缺。为了练习口语,无论起床后还是熄灯前,陕博都会朗读一段英语美文,为此舍友常常调侃:“枕着你的声音入眠,把无奈写在脸上……”在陕博每一个小本子的扉页上,都会有这么一段英语,翻译过来是:一切的成功,都源于你对梦想的执着!
  王辽博,手“舞”足“蹈”大胆王
  王辽博,膀大腰圆,浑身是劲,身上充满了东北汉子的豪爽和年少轻狂的不羁。刚来军校时,第一个和新训班长叫板顶嘴的是他,第一个对条令条例提出质疑的是他,第一个因违反纪律当众检讨的还是他。虽然队列动作标准,军事素质过硬,但辽博在大家眼里,却一直是个“反面典型”。
  时间久了,辽博的棱角被磨平了不少,却依旧傲气十足。凭着一身精湛的球技,辽博大一时就顺利进入了院足球队的主力阵容。在他的“处子秀”上,辽博大放异彩,作为中场核心,辽博很快成为球队的“灵魂”,牢牢将比赛的节奏掌控在自己脚下,频频妙传队友破门得分,惊艳全场。
  赛后的总结会上,本以为会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的辽博,却给了大家伙一个不一样的“惊喜”:“今天的比赛,没有队友的支持,我不可能有这样的表现,我虽不拘小节,可我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借此机会,我为我曾经的冲动鲁莽道歉,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个‘新’的王辽博。”一个标准的军礼,让掌声空前热烈。
  别以为这个大大咧咧的“东北娃”只能在足球场上出风头,他拉起悠扬高雅的二胡来,绝对能技惊四座。一次国庆节晚会,大家都在为开场节目发愁,辽博二话没说,直接揽了下来。他到底有没有这个“金刚钻”,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大胆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敢说就能做,肯定没问题。”团支书小李对辽博信心十足。果然,晚会在辽博精彩的二胡独奏《赛马》中,拉开序幕,掌声雷动。
  王安博,“深闺宅男”小华佗
  在大家心中,王安博其实是三个王博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个。没有陕博的执着,缺少辽博的昂扬,安博总让人感觉有点“宅”。空闲时间,安博总会往宿舍书桌前一坐,研究几本“大部头”,偶尔还在自己身上比划几下,爱开玩笑的同学,总说他迷恋小说,走火入魔了,内向的安博笑笑,也不反驳。
  “感冒发烧,不一定非要吃药,只需捏拿两个穴位,一个叫合谷,在拇、食指掌骨之间,一个是凤池……”一次点名前的小演讲,让王安博会看病的消息传了出去。也正是那次演讲,大家才明白安博的“小说”,原来都是图书馆借来的《黄帝内经》、《伤寒论》……
  “学员也会治病?”别人惊讶,舍友也不相信。有次同班的小张,半夜腹痛难忍,呻吟声惊醒了熟睡的安博,安博摸了摸小张的脉象,“白天又吃冷饮了吧?”一针见血,小张连连点头,只见安博在小张肚子上左揉几下,右按几下,不到十分钟,小张就感觉症状明显减轻。一传十,十传百,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大家都说:安博不但能减轻病痛,还经常教我们几招养生秘诀,“小华佗”果然名不虚传。
  每天忙着治病,把安博课余时间占了大半,可安博却始终放不下自己的“大部头”。“安博,你这大有往‘真华佗’方向前进的趋势呀!” 内向的安博笑笑,依旧不多反驳……
  
其他文献
寒潮突袭上海,黄浦江被几丝雾气缠绕,一艘刚刚下水的军舰停泊在码头,睡在沙发上的孙明突然间醒来,他掀开毛毯,快步走到窗前,伸手推开窗户的一刹那,一股寒气瞬间涌入,孙明打了一个寒颤,烟味并没有被新鲜的空气冲淡。孙明又回到办公桌旁,打开修改了一夜的计划书,从头到尾又重新看了一遍,然后点击打印。打印机在输出孙明一夜的劳动成果,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夜并没有什么不同。海军驻某船厂军事代表室总军事代表孙明早已习
期刊
刘小溪  【个性写真】  人如其名,柔而韧,弱而不娇,犹如一条潺潺的小溪,清澈见底,沁人心脾。如果把她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意志”,她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一名江南女子的精彩。她喜欢阳光,因为能感受生命的活力;喜欢独处,因为能静静地思考。入学一年多,先后发表论文、新闻稿件十余篇。    【魅力评语】  你外表柔弱,内心却坚忍无比,你用与世无争的进取和朴实无华的大度,让人如沐春风;你用江南女子的温文尔雅
期刊
“欲问大道,必先知史。”近年来,部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党史军史教育学习工作,在建制团以上单位建起了高水平的军史馆,其中较大部分已经成为全国和驻地省市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由于不能适应新一代官兵的兴趣,并且受到时间、空间和建制等限制,越是高级别的史馆,越是难以让普通官兵面对面、经常性、个人单独前往参观学习,使得党史军史传播影响和革命传统宣传教育效果大打折扣。2010年以来,沈阳军区把实体史馆及其馆
期刊
校园文化由校园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及培育这种精神的文化环境等构成。西安政治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继承历史传统与拓展时代特色的有机结合,大力培育“求是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忠诚于党的优秀政工人才。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走进西安政治学院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照壁,上书“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这八个字是学院的院训。建院34年来,院训精神以及由此生发的“求是文化”,滋养着数以万计的政工学
期刊
在部队“哨声”就是命令,就是和平年代战士的“冲锋号”,它不但能及时把战士们召集起来,还能起到督促和联络作用。但有些单位对哨声的使用不正确、不规范,特别是周末官兵休息时间的“哨声”更是频频响起,哨声不但“搅黄”了官兵的休息时间,还影响官兵们周末的娱乐心情。“自从有了双休日,再也没有星期天;盼周末,想周末,周末来到又心慌;这不响,那不响,就怕周末‘哨声’响。”这是某部官兵对周末“哨声”多编的“顺口溜”
期刊
“国家培养了我,军队成就了我,我对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我为你们的选择感到骄傲……”每年八九月份,在总参地方大学生入伍训练大队,从清华、北大等全国知名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们,都会翘首企盼一位特殊客人的到来。  他是谁,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够吸引众多硕士博士的目光?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近了这位特殊客人——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总工程师于全院士,探访一位留法博士爱国、报国、强国的心路历程。    “科学没有国界,但
期刊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为之神”。象棋中,恐怕最不起眼的当数小卒了,可小卒一旦过河,它奋勇向前绝不后退,常常对战局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为沈阳军区某红七连中士吉天祥就是一个奋勇向前不后退的过河“神”卒。     “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吉天祥自幼聪明伶俐,从小开始学习武术,是散打高手,曾获襄樊市散打亚军。2004年12月,开始在习武道路上有所建树的吉天祥出人
期刊
“我们一家出了10个当兵的,我父亲是空军,岳父、我和两个姐夫是陆军,儿子和三个外甥是海军,还有一个外甥是武警,该有的全凑齐了。”提起这事,李刚一脸自豪。  一个家庭有人当兵很平常,有两代人当过兵也不稀罕,但要说一家三代有10人当过兵,并且“海陆空武警”诸兵种俱全,就为数不多了,李刚家就是为数不多的家庭中的一个。    长辈参军:一腔热血保家卫国  李刚的父亲李韶功参加过抗美援朝,上个世纪50年代初
期刊
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战友们  请战友们爆料围观写信: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8号《解放军生活》杂志刘金标(100081)   邮件:xiapuljb@sina.com 电话:010-62196567  济南军区某部:“替补专业户”受欢迎  济南军区某部勤务连公勤班上士姜卫,素质好,服从意识强,一年来先后代替过警卫班长、保密员、话务员等一共六个岗位的工作,在每个岗位空
期刊
——全军团员青年“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读书征文评奖侧记  有一首歌正在基层传唱:“书香作伴,我在成长,爱军精武,百炼成钢。”军营是所大学校,而读书学习已然是青年官兵业余生活的主打歌。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推动全军团员青年“勤奋学习,岗位成才”读书活动深入开展,教育引导青年官兵学史明理、知党爱党、精武强能、成才建功,总政组织部青年局和《解放军生活》杂志社共同主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