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珠绣工艺区域化,促进幼儿良好情感发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i1987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对象:大班幼儿
  研究时间:2015年9月——2016年6月
  珠秀是在中国著名的刺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既有时尚、潮流的欧美浪漫风格,又有典雅、底蕴深醇的东方文化和民族魅力,它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时期,但随着电脑刺绣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现在很少能看到纯手工的绣品了, 珠绣工艺也几近失传。让幼儿学习穿针、引线、缝补、刺绣等针线活,既能发展手指的精细动作,又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如坚持性、自我控制能力等以及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我们将民间工艺“珠绣”以区域化的活动形式进行开展,为幼儿创造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与机会,提供充足的能刺激幼儿活动的材料,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正体验了自由、自主和无穷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欣赏珠绣工艺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促幼儿审美能力提高
  在开展珠绣区域活动前,教师发动了全园教师及家长的资源收集了许多的关于珠绣工艺品,引导幼儿通过颜色、針脚的工艺、珠子的形状等方面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品鉴,孩子们拿着美丽的“吕宋拖”、精巧的手提包、雍容华贵的披肩爱不释手,纷纷被这些美丽的珠绣工艺品吸引住了,孩子们说:“真美啊”“我也要学珠绣”孩子们已经跃跃欲试了。
  二、活动中促幼儿耐心和坚持性的发展
  第一阶段幼儿参与区域的兴致较高,在区域中能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想去的区,认真地学。但在珠绣活动中不管是穿针、打结、扎画、刺绣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孩子们要有较强的耐心和坚持性才能完成任务,如在“穿针引线”这个区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有许多的孩子针穿不过去了,不会打结了就会立刻找老师阿姨帮忙,刚开始老师阿姨们在幼儿遇到困难很热心的立即给予回应与帮助。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针穿不过去就立刻向老师阿姨寻求帮助,有的孩子穿不过去就会放弃这个技能的学习,有的是拿着针线坐在那发呆。
  幼儿缺少克服困难的耐心和和做事的坚持性,老师们缺少等待幼儿的耐心和观察孩子的坚持性。经过活动后的调整与反思,老师阿姨在指导中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引导幼儿自己坚持完成任务,引导幼儿观察针鼻的不同让他自已寻找解决的办法,如选择针鼻大一些的针来尝试,尝试成功后再挑战针鼻小的或者将线再重新剪一段再穿。在接下来的区域指导中将学习耐心等待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坚持完成任务,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投放些大小不同的珠子,以满足能力不同的幼儿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幼儿耐心与坚持性的成长。
  三、各区灵活贯通,促幼儿间合作共赢
  第二区“针儿也会画图画”是孩子们最积极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运用针一下一下地扎画在另一张纸上形成一个新的图案,幼儿在这一区域中能较快地完成任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在“线儿走迷宫”这个区域是让幼儿学习刺绣,在刺绣前孩子要先学会绷布、穿针、画图再刺绣,很多孩子在穿针这一环节中遇到困难,有许多孩子较难在一次的区域中完成自己的任务,无法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快乐与成功感的体验。于是我们在活动的下阶段中调整第三区的穿针的环节与第一区相结合,将第一区的孩子穿好的针和线提供给第三区的孩子使用,这样第三区的孩子在操作中就不用在穿针这个环节中耽搁太多的时间,增加了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两个区域中的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成功感的体验。初步促进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往。
  四、站孩子身后,促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发展
  在整个区域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观察者与旁观者的角色,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鼓励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引导孩子自己当家作主,孩子们在各区中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针儿也会画图画”中,孩子们用手拿着细细的针,没一会儿手就酸得受不了了,孩子们灵活一动拿来了固定的工字钉,便很轻松的在纸上扎起来,漂亮的图案在幼儿的手里出现了,老师也投去了赞赏与鼓励的眼光。
  珠绣工艺区域化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幼儿放在教学第一位,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给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也给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考验与思索,在下一阶段的区域活动中将进一步反思、进一步调整、进一步推进,以利于幼儿能力发展。
其他文献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学化学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很多,如运用插图、创设问题情境、设计趣味实验、课外活动等。本文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體会。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期刊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幼稚园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园合作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家园合作,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提高!  一提到小班,想必留在大家脑海里最深的是刚入园孩子哇哇哭的场景。面对陌生的环境,孩子焦虑,家长担心,作为第一年教小班的我来说
期刊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代代吟诵,千古不衰。其语言之精致、凝练,意境之深远,意蕴之深刻,情感之丰富,堪称一切文学样式之魁首。《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篇(段)”,并且还在后面附录了75首小学阶段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
期刊
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是一个有序列的有联系的整体,只有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才不会被学生遗忘,才可以产生大于各个子系统之和的整体效能。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教学也是一样,学生掌握了应用题的整体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应用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着眼整体,掌握应用题的知识结构  应用题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其知识被分散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是由于知识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的
期刊
一、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回归生活,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只要心中有爱,学生就会有话想说,就能“我口写我心、我手写我心。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怎样才能用这些源头活水丰富学生的
期刊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祖国建设的需要,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通过实践尝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指导质疑,启迪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扣住“转败为胜”这一重点词语设疑:第一,田忌为何“败”?第二,后来
期刊
什么是素质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指出:“素质教育首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必须是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还必须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最后不仅生动活泼发展,还必须让学生主动得到发展。总之面向全体学生,使她们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得到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实质”  小学数学教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运用引探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一般要经过领会、巩固、应用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知识的领会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如果学生对知识缺乏领会,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自然就很困难了。知识的领会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  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现代素质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引导、促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
期刊
如果说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那么,他们都有发芽、开花的可能性,只不过花色不同而已;也只不过有的可能开在初春,有的可能开在晚秋。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做个有高度的班主任  我们常说“思想决定高度,态度决定成败”,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有思想,我们思想的高度将决定我们管理班级的能力。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班主任,我们对本班学生的影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