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助力,重振“东海鱼仓”

来源 :浙江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东海无鱼”之忧,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重拳出击”。2016年12月23日上午,《关于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决定》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此举将有助解决我省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东海无鱼”之忧
  浙江素称“东海鱼仓、中国渔都”,海洋捕捞业是浙江大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20年来,勤劳的渔民在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同时,对渔业资源也造成严重破坏。
  “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发展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渔业资源衰退十分严重,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等东海传统‘四大渔产’产量急剧下降,据统计,单位渔获量已下降到0.7吨/千瓦左右,约为20世纪80年代末的50%。”
  2016年12月21日下午,在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作《关于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决定》说明时,浙江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君毅直言不讳。
  不仅渔获量下降,而且渔获物低值化、小型化趋势明显。2015年我省国内海洋捕捞总产量约345万吨,其中约有100多万吨是经济鱼类幼鱼和各类海产的幼体。幼鱼除部分进入市场流通销售外,主要进入水产品加工厂、鱼粉生产厂等加工成各类水产品和养殖业原料,形成了“捕小鱼喂大鱼”的不合理现象。
  “加大海洋渔业资源特别是幼鱼资源的保护,是当前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紧迫任务。”在作《决定》说明时,陶君毅说。
  从2016年6月1日开始,东海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按照全省“幼鱼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地要全面加强执法检查,确保在6月1日至7月1日这一个月时间里实现“沿岸不见地笼网、海上不见应休船、市场不见新鲜鱼”的“三不见”目标。
  然而,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记者发现,在海洋渔业大县象山,滥捕幼鱼和非法购销违禁渔获物行为仍存在。
  当地热心市民向《今日聚焦》记者提供的视频显示,6月20日晚上7点半左右,一艘没有船名船号的渔船停靠在象山县石浦镇沙塘湾内,卸下来的都是新鲜违禁鱼货。
  “各地伏季休渔期间非法捕捞、销售海洋渔业资源重点保护品种幼鱼的问题十分突出,‘筷子’带鱼、‘纽扣’鲳鱼等十分常见,基层干部群众对打击违法捕捞幼鱼、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呼声十分强烈。”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长此以往,“鱼仓”闹“鱼荒”,绝非危言耸听。保护海洋幼鱼资源、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迫在眉睫。
  其实,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代表重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茅临生联合浙江团的其他12名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创新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利用机制的建议》。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和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财政部农业司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调研组,就该项建议办理工作,专程赴浙江调查研究。
  用决定权遏“竭泽而渔”
  古语云:“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其实,面对“东海无鱼”这一严峻现实的日益迫近,2014年以来,浙江省政府及沿海各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修复振兴浙江渔场、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的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
  “一打三整治”,即依法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和违反伏休规定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全面开展渔船“船证不符”整治、禁用渔具整治和污染海洋环境行为整治。
  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取缔涉渔“三无”(无船名号、无渔业船舶证书、无船籍港)船舶12203艘,完成5306艘“船证不符”渔船的初步整治。
  同时,大力整治禁用渔具。发布海洋捕捞鱼类最低可捕规格和禁用渔具目录,全面开展电脉冲惊虾仪、多层囊网、地笼网、滩涂串网、珊瑚网等禁用渔具取缔工作,两年多时间累计清缴违禁渔具超过34万顶(张)。
  此外,按照“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的原则,我省海洋捕捞能力有序压减;通过执行最严格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开展“生态修复百亿放流”行动,渔业资源修复稳步推进。
  2016年3月至9月,为推动省委“一打三整治”转型升级组合拳贯彻落实,省人大环资委对我省“一打三整治”行动和海洋渔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從调研情况来看,海洋渔业资源衰退趋势有所遏制,主要存在海洋捕捞能力严重过剩、违法违规捕捞已成顽疾、海洋生态环境衰退明显,以及渔业转型升级进展不快四大突出问题。”
  参与调研的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相关工作人员说,随着工作的持续深入,当前海洋渔业发展中法律政策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省际管理尺度不一等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显现。
  省人大环资委认为:“国家和我省现有法律法规对海洋渔业资源保护虽有相关规定,但较为原则,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对于幼鱼资源保护和相关违法行为查处的规定还不健全,监管职责不够明确,影响了省委转型升级组合拳‘一打三整治’行动的成效。”
  “为依法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民持续增收,省人大常委会就加强海洋渔业幼鱼资源保护作出决定是十分必要的。”
  2016年10月至12月,环资委会同法工委、海洋渔业局等部门成立决定起草小组,制订工作计划,着手决定草案的起草工作。草案初稿形成后,赴沿海4市及有关县(市、区)征求意见,组织听取省法制、工商、食药监、质检及公检法司等部门的意见建议,邀请法律、文字等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读,综合各方意见,深入调研论证,形成决定草案。
  2016年12月15日,省人大环资委第十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决定草案,并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
  重振“东海鱼仓”
  记者看到,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幼鱼资源保护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决定》共六条1600余字。   在体例上,《决定》不同于一般的重大事项决定权,没有对浙江渔场修复振兴仅作原则性的笼统规定,而是立足“一打三整治”行动中打击违法捕捞、运输、销售幼鱼行为的法律依据不足、执法主体不明、调查取证困难等突出问题,针对性地作出制度安排,弥补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短板。
  比如,《决定》明确了海洋幼鱼的定义,规定:“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渔船带回的保护品种幼鱼总量不得超过本航次装载渔获物重量的20%,其中灯光围敷网作业带鱼幼鱼比例不得超过5%”,操作性强,能从源头减少对幼鱼资源的破坏。
  从“敲梆作业”到电脉冲捕鱼,从拖网作业到密眼囊网捕捞,尽管农业部门三令五申,发布禁用渔具的通告,但各地使用禁用渔具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卫视主播许婷曾讲述了她在采访中看到的高强度、掠夺性捕捞场景:“晚上,几百条船开起上百盏灯,望过去,海面就是白的,比白天还白。因为鱼有趋光性,十几海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鱼,全部被捕上来了,太具毁灭性了。”捕上来的带鱼只有蚯蚓大小,鲳鱼只有硬币大小,连渔民自己都认为这是“断子绝孙”的捕捞方式。
  为此,《决定》明确,“省渔业主管部门可以规定本省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的渔具(包括规格、数量)和捕捞方法、最小网目尺寸以及其他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有效解决了现行渔具规格推荐性标准约束力不强、灯诱类等作业方式相关标准缺失等问题。
  针对当前休渔期幼鱼销售屡禁不止、执法监管难以定性、新闻媒体反响强烈等问题,《决定》从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力度的角度,从严监管合法捕捞的符合限量比例幼鱼,制定禁止性条款:“禁止在农贸市场、超市、临时摊点等各类市场和饭店、大排档等餐饮场所销售未达到当年最小可捕规格的保护品种幼鱼”。
  结合当前幼鱼主要用于养殖饲料、鱼粉加工的实际,规定“符合比例规定的保护品种幼鱼应当投售给水产加工厂、鱼粉厂等收购单位”,并对收购单位实行台账管理和公告制度。
  针对当前执法中职责不清、打击不力等问题,《决定》明确捕捞、运输、销售非法渔获物的行为,由渔业主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并总结当前“一打三整治”行动中建立协调机制的经验,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涉渔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协作配合。
  同时,为加强末端销售监管,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大渔获物进货凭证管理,对“场内经營者未按规定保存证明渔获物来源的进货凭证和未建立进货及销售台账的、市场举办者未查验渔获物进货凭证或者允许没有进货凭证的渔获物入场销售的”,依法给予处罚,形成执法合力。
  此外,《决定》对行刑衔接、司法鉴定评估等也作出规定,加大违法捕捞的刑事打击力度。
  “《决定》注重条文规定的可操作性,强化和相关法律规定的有效衔接,将有利于解决我省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其他文献
选民登记,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代表候选人资格审查,选举日投票……换届选举涉及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依法进行。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内做好“常规工作”,2016年的换届选举中,浙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6年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集中换届年。五年一度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浙江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依法选举产生近8万名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和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涉及全省89个县(市、区)、928个乡镇。 
期刊
该建议交办后,引起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建设。日前,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农业标准化、标准强省、绿色农业强省等政策意见,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实施意见》《“标准化+”行动计划》等文件,将农业标准化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首先是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围绕我省农林牧渔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清理废止、整合修订和研究制定,不断优化和完善我省农业地方标准体系。截至
期刊
在此前举行的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13位经该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报告了履职情况,并接受审议和测评。至此,该市人大常委会本届内所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全部参加了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履职承诺测评。  在届初,冷水江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就制定了工作目标,届内对所任命人员开展一次履职承诺测评。一方面在任职时,依法依程序要求各位拟任命人员进行任前发言;另一方面,在其任职中后
期刊
乡镇人大季会制,最早由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开始实施,在中央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南川区委决定,将水江镇人大季会制在全区推开。目前,南川区各乡镇人大每季度举行一次人代会已成常态。  每季度召开一次人代會,商议什么内容?目前南川区各乡镇正展开各种探索。以黎香湖镇为例,该镇除了年终的人代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履行各项法定程序外,其余3次人代会则以开展监督为主要
期刊
近日,湖南省县乡人大换届,吃的管、住的管,不论代表或工作人员,一律盯紧查实,被称为“史上最严”名副其实。一些代表认为“过严了”,可深入来看,大小问题一个不放、大小隐患一个不漏,如此“小题大做”大有裨益。  纵观以往,之所以出现一些典型顽疾,何尝不是苗头性问题渐成歪风,特别是拉票贿选等违纪违法行为,都是在忽略隐患中致使泛滥。带来问题的因素,从来就不缺“小事”。有的地方将风清气正理解为“一团和气”,认
期刊
一份活动实施方案,正式印發前,向下属单位征求意见。下属单位认真研究,提了几条修改意见,没成想被告知方案内容改不了,因为“领导就是这样定的”。  管理界流行这样一句话: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科学决策,就是要广泛征求意见,在赞同的、反对的声音中反复权衡。然而,有些部门却把征求意见当成走过场,只以领导意志为修改参照,习惯性忽视收到的有益反馈。长此以往,考虑到“提了也没用”“提法不顺意,可
期刊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受到网民普遍好评。财政部发布的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检查典型案例,则引发网民愤慨。此外,网民还对媒体揭露网络灰色产业链的报道给予重点关注。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6年12月11日公布,意见要求到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根据意见,各省设立总河长,由党政一把手担任;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实行生
期刊
近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办“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见‘一键通’平台”使用学习班。據悉,该平台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将实现“线上”与“线下”遥相呼应的新模式,确保代表“一机在手,全天在线”。  今后,代表可通过“一键通”平台,用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直观立体的方式,更加便捷地将群众意见建议反映给政府及有关部门。“大数据服务平台”还可以对反映内容进行研判,并与代表议案建议系统互联互通,按分工为
期刊
长期以来,对于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動,由于缺少量化标准和有效的约束机制,代表履职好坏难以明确界定。对人大代表履职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对规范人大代表当选后的履职行为,提高履职成效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有利于促进代表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应该是人大代表履职的一项“硬要求”。通过贴近群众,倾听民意,使其认识到当代表有“话”要说,从根本上避免“哑巴”代表的出现;其次,有利于强化代表意识、发挥代表
期刊
杭州馒头山,地处南宋皇城遗址保护核心区块。曾经,这里危房多、违建多、群租房多,道路狭窄、排水不畅,成了杭州的“落后地区”。  这一切,杭州市上城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杭州复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边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选代表以来,他先后提出馒头山地区整治建议10余件,如《关于加快馒头山地区旧城改造的建议》《关于合理设置凤凰山脚路人行道停车位的建议》等。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1月,百姓翘首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