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要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有一技之长劳动者的教育机构,理应承担农业职业教育的重任,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新型农民;现代农业建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性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的现代化。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是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农业产业化,关键在人才,人才那里来,关键在教育。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及起点低,周期短,见效快。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培养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在发达国家,许多高新技术被成功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大型联合收割机、自动化温室大棚、无土栽培技术、规模化养殖等都成为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可是由于我们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不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基本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极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培养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主生产经营生产单位,规模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有一部分农业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把新品种、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中去。农业职业教育就要从培养技术服务人员入手,以点带而逐步推广,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逐步走上发展现代农业之路。
三、培养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现代农业要求产、加、销一条龙生产,才能保证农产品利益的最大化,提高效益。现在出现了一些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他们有意无意的做了些经营管理工作,但由于知识上的缺失,起到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能对这些人进行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的专门培训,把他们培养成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培养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险、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发展现代化农业,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蔬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的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职业教育,适应现代农业需要,这是摆在职业技术教育面前很重要的课题。过去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为工厂定点培训技术工人,为劳务输出培养技能,唯独没有针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事实证明,只有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尽快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才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新型农民;现代农业建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性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的现代化。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是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农业产业化,关键在人才,人才那里来,关键在教育。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及起点低,周期短,见效快。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培养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在发达国家,许多高新技术被成功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大型联合收割机、自动化温室大棚、无土栽培技术、规模化养殖等都成为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可是由于我们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不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基本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极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培养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主生产经营生产单位,规模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有一部分农业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把新品种、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中去。农业职业教育就要从培养技术服务人员入手,以点带而逐步推广,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逐步走上发展现代农业之路。
三、培养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现代农业要求产、加、销一条龙生产,才能保证农产品利益的最大化,提高效益。现在出现了一些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他们有意无意的做了些经营管理工作,但由于知识上的缺失,起到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能对这些人进行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的专门培训,把他们培养成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培养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险、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发展现代化农业,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蔬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的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职业教育,适应现代农业需要,这是摆在职业技术教育面前很重要的课题。过去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为工厂定点培训技术工人,为劳务输出培养技能,唯独没有针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事实证明,只有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尽快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才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