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生活的囚笼里破门而出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现网红女诗人余秀华生活故事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日前在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举行了首映礼。放映过程中,观众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掌声四起,现场反应十分热烈,丝毫也不像通常看纪录片时的那种沉寂和平静。很显然,余秀华的故事热烈而喧闹,让观众感到兴趣盎然,他们的笑点、泪点频频被故事击中,让他们兴奋不已、欲罢不能,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余秀华的私人生活,走进她那幽深崎岖的精神世界。
  老实说,余秀华的形象从视觉上几乎颠覆了我们所有关于“女诗人”的想象。她一点也不优雅,甚至不免粗鲁;她一点也不含蓄,甚至口无遮拦;她不像风中之烛那样孱弱,和丈夫、母亲吵起架来,她滔滔不绝地骂脏话,愤愤不平地用脚踹门,气呼呼地喘着粗气,每一瞬间都更像是一个莽撞无礼的泼妇。然而,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中,她坐在一张摇摇欲坠的破桌子前,用蜷曲的手指断断续续地敲击着电脑键盘,背景处,是一群咕咕叫着悠闲觅食的母鸡。这样一幅“女诗人”的肖像,让人们过往所有的刻板印象破碎一地。
  假如没有那些被字幕镌刻在银幕上的短促的诗句,眼前的余秀华就只是一个身有残疾,且言谈举止有些神经质的农妇。她独自一人,蹲在农家院落里剖鱼、洗衣,她铡草饲养兔子,摇摇晃晃地走在乡间的土路上。她身体的姿态跌跌撞撞,说话的声音吞吞吐吐。她的容颜、表情、衣着、发型不仅毫无美感,甚至不免有些粗鄙凌乱和张牙舞爪。这个时候,你忽然与她的诗句不期而遇——
  巴巴地活着,
  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
  像放一块陈皮……
  那感觉,就像疏阔的夜空划过一颗流星,就像浑浊的泥塘里绽出一朵剔透的莲花——那本是一种极不和谐,甚至尖锐割裂的画面,如同凝脂一般的皮肤上出现一道渗血的伤口。
  也许这就是导演用影像带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经验,他把一些彼此对立冲撞的元素,毫无因由地拼贴搅拌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角力、撕扯,并以此营造出一道关于个体生命的奇观,然后再毫无掩饰,直不楞登地呈现给观众,让他们诧异地睁大双眼,看到了一个特立独行,又一丝不挂的余秀华。我敢说,如果仅仅用耳朵去聆听,我们的体验应该会更典雅一些、柔和一些。可是,一旦我们张开双眼,直视眼前这位笑得肆无忌惮、龇牙咧嘴的妇人,我们会立刻感到方寸大乱,就如同把林黛玉和刘姥姥硬生生地合二为一。
  如果从纯文学的角度,你会认为余秀华的写作策略,是一种对她粗鄙现实生活的典雅化。她的粗鲁和“三俗”一旦被转换成“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文字,她的面目就像被美图秀秀磨过皮一样,忽然变成了一种文学品格上的率真、质朴和惊世骇俗。
  其实,从余秀华的角度,这种粗鲁、率直远非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趣味,那也是她抵御和反抗生活困境的一种特殊方式。就如同生长在茫茫荒原上的一棵树,假如没有比别人更加健硕顽强的躯干,想必早就在风刀霜剑的催逼下零落成泥。余秀华绝不是李清照或林黛玉,也绝不是那些举止优雅、衣着考究,接受过良好文学训练,频繁出现在各种沙龙聚会、朗读舞台上的文青名媛。她受困于残疾的身体,无可选择地只能同泥巴杂草,牛羊鸡鸭生活在一起。在她的世界里,不需要那些司空见惯惠风和畅式的社交礼仪。或许,扯开嗓门大声吆喝,用乡野粗话骂骂咧咧才是她最天然最纯粹的说话方式。
  毕竟她的生存方式,她与世界相处的姿态与我们不同。她有了名气,成了网红,她出了书,挣了钱,然后大大咧咧付钱给自己看不顺眼的丈夫,逼他在离婚协议書上签字、跑路,顶着母亲的眼泪和村民们“赚了钱就把老公扫地出门”的骂名,兴高采烈地喝着可乐。有人会鄙视她拜金势力、得意忘形,可退一步看,她这么做其实也与你我一样,无非是想从生活的牢笼里把自己释放出去,想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将命运的权柄重新夺回自己手中。她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吗?我们每个凡夫俗子,整天忙忙碌碌地活着,假如为的不是这个,难道还有别的什么更好的理由吗?
  所以,我们在观看、咀嚼这部影片的时候,应该尽量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俯视姿态。不要以为在余秀华的病态、粗鄙之上,我们能为自己建构起一种顾盼自雄的优越感。也许我们和她并肩而立的时候,还有机会自诩比她更健康、更幸运、更有教养。但在她的诗句所描绘的那片天地面前,我们所有的优越感都会冰雪消融、土崩瓦解,所有的自鸣得意、暗自庆幸都会变得一钱不值。因为,当余秀华勇敢地从她的囚笼里破门而出的时候,我们却依然被死死困在生活的牢狱之中。
其他文献
狄百瑞是美国新儒学大家,也是欧美汉学界的领军人物。他并不是以“他者”的思维看待中国文化,而是从中国文化内部审视当代美国乃至当代世界。狄百瑞思想的源头是宋明理学,其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让年轻人拥有平等的大学入学机会都是决策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通过帮助更多的农村学生升人大学来改善教育公平。然而政策设计者还应意识到,大学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可能在更早的求学阶段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最近,一则关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苹果的帖文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帖文称,眼看大雪封山,50万厅苹果来不及抢收,请大家伸援手买苹果.rn针对此事,凉山州盐源县政府紧急发布
期刊
环境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学中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本文回顾了环境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界定了环境社会学的核心与边界议题,阐述了环境社会学中的争议和未被解决的问题.环境社
西方传统生态思潮试图以"人"或"自然"为价值中心,确立道德制高点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由于没有正确理解"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之间的生成关系,反人类中心主义通过"纯粹的自然"强调内在价值的客观性,并且它所批判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与现实相背离的"抽象人"的集合体,两者之间的论争被困于道德的乌托邦,掩盖了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误导。实际上,正由于当代物质生产生活方式违背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受以"资本"为中心的利益驱动,从而导致生态危机。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走出"永恒正义"的乌托邦,以社会主义现实
老张师傅讲,当年坐快班船从浙江乡下出来,总算落脚钱家塘有了一份人家。旧社会弗像新社会生老病死有保障,顶怕失业,呒没生活(工作)弗要去讨饭嘛!伊迭一年十足交墓库运,霉头触到印度国(那么远)。本来勒法商电车公司做卖票,伊立勒三等车(厢)门口又要卖票又要负责开门,三等车比前头头等车票价便宜,人也就挤得弗得了。到了八仙桥上来格查票,一记头捉牢三个连档码子逃票,格末就吃了张过失单,拿摩溫(主管)存心弄怂伊,
期刊
8月29日至9月1日,我赴江苏连云港灌云县开山岛采访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9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消息《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6版整版刊发长篇通讯《守岛卫国,三十二年向
期刊
丰产性是棉花品种的一种属性。它是对一定生态条件适应程度的反应,是由许多性状综合作用的具体表现。构成品种丰产性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因素众多。本文仅就结铃性、铃重、衣指
油菜是丽江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万亩以上。但由于丽江海拔高,气温低,全年≥0℃的总积温只有4581℃,加之冬春干旱,冻害严重,灾害频繁,自然条件较差,产量低而不稳
本试验主要通过冬季刈割对牧草利用程度作不同处理,并在第二年观察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季草地的利用程度对第二年牧草生长发育有极大影响.在荒漠草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