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看动画片 长期过度惹病缠

来源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r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认为,儿童天真快乐,不会有心理问题。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有时会有一些问题发生,如受到批评,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等,这些都是使孩子产生压力感的原因。所以,很多儿童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每每提到童年,很多人脑海里就会蹦出“无忧无虑”这个词。但如今,我国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达6~22%,估计约为3000万人左右,其中,男孩比女孩更易患心理问题。有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儿童已经占了心理科门诊量的四成。儿童碰上解不开的心结,往往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们不会用“我心情不好”“我很焦急”来表述,而是通过拼命哭闹,不停乱动,或者坐在那里不理人、不听话、胃口很差、做噩梦、尿床等行为表现出来。而在儿童的行为障碍当中,多动症占了一半,此外,像儿童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等也很常见。
  动画片容易引发儿童抽动症
  上个世纪90年代,儿童抽动症还被当成疑难杂症记录在很多病案中,但是如今这样的病号已很多。有个8岁的男孩,因为总是挤眉弄眼,被父母送去眼科治疗,结果什么问题也没查出来。后来带到心理科,发现男孩患的是抽动秽语综合征。还有些孩子患这种病时,会因出现叹息式呼吸而被带去看耳鼻喉科。
  所谓抽动秽语综合征,指的是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这种病主要是由儿童神经细胞发育不成熟引起的,其中有些孩子可能会自愈,但还有一些会变成慢性病,对其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10多年间儿童抽动症发病率大增,这应该与儿童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以前城市里没有这么多高楼,孩子们经常在一起嬉戏,但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住在高楼之中,不方便呼朋唤友到室外玩耍。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最方便的游戏方式就是看动画片、打电子游戏,有些孩子甚至一看就是10多个钟头。而不管是动画片还是电子游戏,都与日常生活有很大差异,颜色也过于鲜艳,儿童的神经细胞发育本来就不成熟,时间久了自然容易出现肌肉失控抽动的情况。
  多动症儿童长大后易离婚
  在心理科就诊的儿童中,多动症患者占了一半,患病率为6.04%,其中,小男孩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是后者的4倍。新近的研究发现,多动症科分为注意障碍为主型和多动冲动为主型,前者虽然比较安静,不吵不闹,但对学习影响大,后者对纪律、伙伴关系影响大。此外,多动症还可合并学习困难、对立违抗、品行障碍或情绪障碍,表现为非常不听话,常与大人争吵、顶撞大人,有的还爱生气、经常发脾气、抱怨别人,甚至还有的爱记仇、报复心很强。
  经常待在室内活动、缺乏与同龄小朋友的沟通游戏,也会给患多动症的小孩带来不好的影响。由于多动症是一种注意力方面的障碍,患病儿童很难让注意力维持较长时间去从事某一活动,比如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容易沉湎于那些让他觉得轻松的电视或电子游戏之中,和一般小孩相比,患多动症的儿童更容易产生网络瘾。
  有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如果没得到及时纠正和治疗,到了青春期,容易变成逆反青年,或者出现品行障碍甚至违法犯罪,他们之中发生意外事故以致受伤者也会多一些。这些孩子成年以后,很少能接受大学教育,出现中途辍学、被解雇、工作跳槽乃至交通事故、离婚的几率也会更高,有些会出现抑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别把儿童社交恐惧症当害羞
  抑郁症和焦虑症也是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名初中女生,有时会惊恐发作,出现心慌、口吐白沫甚至窒息的状况。由于担心出门后突然发病无人照料,而且害怕在室外碰到引起惊恐发作的诱因,所以她根本不敢出门,不仅如此,就算坐在家中,也时刻需要父母陪在身边,几乎成了个废人,不仅自己无法继续正常的学业,连父母都不能出门上班。
  此外,很多儿童得了社交恐惧症,不敢和同学接触,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但父母们根本意识不到,他们往往将之归结为害羞,以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好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其实儿童社交恐惧症很常见,但被父母带到医院看病的却寥寥无几。
  儿童行为障碍治疗方法
  对于多动症和抽动症儿童,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兴趣,多参加户外活动。此外,还可以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家庭治疗、沙盘治疗等方法。
  生物反馈治疗:常用于多动症、焦虑症及抽动症的治疗。医生在患儿头部放置多个电极,记录其脑部生物电的节律变化。与此同时,专门的电脑设备能够将脑电流节律变化信息转换成卡通动画,呈现在荧光屏上。当患儿的注意力集中,脑电波调整到比较好的状态时,就会出现卡通人物投篮成功的动画。用这种奖励办法,可使患儿直观地感受自己的脑电流,体验并记住“投篮成功”时自己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家庭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儿童的情绪障碍。这种治疗方法是把家庭作为治疗单位,治疗师会定期和家庭成员见面,找出问题的症结,再进行疏导。经过几次家庭治疗,大家都意识到问题在哪里,很快就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这种治疗办法中,家庭的配合程度对最终的治疗效果影响很大。
  沙盘治疗:沙盘游戏由沙子、人或物的缩微模型构成。玩沙子不仅对儿童的神经发育有好处,医生还可通过儿童摆出的图案,发现他们的心理障碍。比如一个4岁的男孩在沙盘中摆出了骷髅,旁边还放着一个凶恶张口的恐龙,背景也很荒芜。医生后来发现,这个孩子睡眠很差,又受不了妈妈对他的高要求和打骂,通过沙盘宣泄出这些象征着死亡、伤害的坏情绪。通过定期的沙盘游戏,有些孩子能获得处理自己情绪的方法,摆出的图案也会越来越美。沙盘是一种非言语、无意识层面的交流,因此,对不易用语言进行沟通的对象,比如儿童、有语言障碍者、自闭症、抑郁症及内向的来访者,是一种很好、有效的沟通和治疗方法。
  (编辑 李天骄)
其他文献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退行性改变而造成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被压迫、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症状复杂的综合症候群.患病
期刊
本文以国道109线(内蒙古)大饭铺到东胜高速公路为例,对高速公路路基下的煤矿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法进行浅略探讨,提出经济实用合理的技术手段。 This paper takes N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