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的规律是根据作文教学的矛盾关系揭示出来的,概括为下列三点: 一是生活,阅读,写作的三相反馈联系; 二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互相转化; 三是内容与形式的两度循环。作文教学原则是客观存在的作文教学基本规律。人们在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概据作文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行动准则, 其正确与否, 教学的效果理想与否, 取决于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教学规律。
  关键词:小学作文 循序渐进 教学规律 原则
  【分类号】G623.24
  作文教学循序渐进原则的制定, 含有主观意愿, 具有泛性的性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其实,“循序渐进” 岂止作文教学的原则, 是所有学科乃至学习领域中的普遍原则,就作文教学来说, 它包含的内容较广泛,概括起来,有下列四个方面:从述到作,从分到合,从扶到放,从仿到创。
  一、从述到作的含义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述,述说,即说话的意思;作,写作, 即写的意思。这层是指由说到写,另一层是:述,表述,叙述, 是把自己阅读或别人朗读、讲述的材料复述或重新写出来;作,指写作,即学生把自已观察、体验到的生活情景,收集整理,确定中心,安排结构进行表述。第一层强调作文训练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普遍反映的是, 年级越高, 说话能力越差,这与平时教学中忽视这一原则有关。大凡高年级作文训练,由于时间不足,训练内容繁琐,而且语文阅读教学也不如中、低年级那样有较多的说话训练时间。如果能充分运用课内外时间, 采用相互说等形式, 让学生在动手写文之前, 先说说作文的内容, 或按要求先口述作文,那么,作文训练的效果会更理想。第二层的从述到作,是从学生“复述”到“创作”的角度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作”比“述”更强调独立性和创造性, 而“述”仅是重复别人提供的题材,用来过渡到自己独立表达思想,说明事理。 从述到作,在小学阶段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一般地说是低年级“述”多“作”少,以后在“述”中逐步增加“作”的创造成分,向“作”过渡和发展。
  二、从分到合的单项与综合
  “分”指单项的、局部的训练; “合”指综合的、整体的训练。 我国传统的作文训练,都是采用从分到合即由单项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训练原则,如从字到句,到句群,从句群到写段,由写段到写篇的训练; 从分项练写大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 到完整写人的特点; 从学写开头结尾, 一个场面片断,一组景物片断等,到练习全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 从低年级加强词句训练,到中年级加强段的训练,再到高年级训练篇章写好全文。这种训练之所以为大家所接受而长期保留, 是因为有着不可否认的优点。其一, 可以分散难点, 逐步解决作文中的问题,减缓作文训练的坡度,其二,简单方便,费时少,目标单一, 成效快,便于结合阅读教学安排写作小练习; 其三,针对性强,既可为作文做准备,又可在作文之后,取到补漏或提高的作用。如何正确对待这两种训练,局部(单项),与整体(综合)训练之间究竟怎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本章第三节将有专题阐述。
  三、从扶到放的逐步提高
  “扶”指教师给学生的“扶助”,“放”指放手让学生作文。从整个小学阶段看,低年级“扶”多“放”少,年级增高,“扶”的成分减少,“放”的成分增多。如低年级的写具体一句句子,看图说(写) 一句话、一段话, 指导时,需出示例句,启发开拓思路的步骤细致, 细致到应该选用一些什么词语也要启发或提供。到高年级,就要写反映综合能力的记叙文。“扶”仅体现在启发选材和构思上,相对来说,以“放”的成分为主了。
  四、从仿到创
  “仿”即模仿,提供一介模式(范例文),让学生在作文的形式方法上仿作。“创”,即创造, 即脱离模式, 自行设计。“仿”是“创”的基础先导;“创”,是“仿”的发展和目的。从“仿”到“创”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仿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训练,是实施作文表达技能过渡的主要途径。学生写篇作文,有范文引路,进步显著。把观察与模仿结合起来,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而读写结合就以模仿为桥梁。
  仿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应该承认的。人非生而知之,学生掌握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都必须从零开始, 而模仿正是学习的一部分,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创造性写作的起始。茅盾曾将“模仿”比作“踏脚右”。他认为,只要能正确地模仿,“踏脚石”就不会变成“绊脚石”。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 模仿是儿童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出发, 引导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模仿中学写作也是可行的,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会发现, 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是笼统的,不精细的,由说到写的过程中容易忽略许多主要的內容,加上心理上的负迁移现象和遗忘的影响,印象更易模糊、混淆。所以如果在口语训练后, 没有及时指导学生仿写, 而让其想到那儿写到那儿,必然会产生许多脱漏现象,甚至所表达的内容含糊不清或出现错误。而学生通过仿写后,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式或表达技巧, 将口语特化为书面语, 就更能有的放矢地完善和补充感知不清或遗忘的东西, 校正错误或混淆的部分。
  这里最为主要的是“从仿到创”的问题,因为任何仿作部是为了创造。“从仿到创”最重要的是教师借鉴范例文章,启发学生仿其谋篇布局的表达技能,要重视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留有让其想象发挥之余地。要防止把范例文章当作框框, 让学生完全“依样画葫声”束缚其创造性。怎样让学生尽快地过渡到独立写作上来,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当前,有不少学生往往在“仿”的引导下,出现千篇一律或“套作”或“抄袭”的现象,只要很好引导,还是能避免的,不能因为有了这种现象而否定“仿作”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校教学期间我发现中职学生学习最大的问题不是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是缺乏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中职教育教学首要攻破的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校教学期间常常听到这样的叹息声——如今的中职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纪律差、学习成绩差、
期刊
摘要:本文由教学督导课堂听课的案例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外聘教师的教学情况,从而提出充分认识外聘教师的重要作用、完善高职院校外聘教师的准入机制、加强对外聘教师的职业培训、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若干建议,有利于提高外聘教师的课堂实效,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督导;外聘教师;案例分析  【分类号】G712.4  一、案例背景  教学督导听课、评课是随机进行的,事前不打招呼的“推门听
期刊
本文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2015C21  内容摘要:职业化发展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向,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然而在职业化发展趋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不仅不利于辅导员自身的发展,也无疑会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客观认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其成因,从职业化发展的角度提出缓解职业倦怠的路径和方法,对加快辅导员
期刊
摘要:课堂冷漠现象,在小学阶段已经显露出来。在科学课堂上,部分学生表现得活跃,却没有把科学知识消化吸收,缺乏自主探究的动力,有的甚至不遵守课堂纪律,这正是一种隐性逃课现象。通过观察跟踪,我发现课堂冷漠现象是多因素造成的,需要不同的措施去消弭。而经过教师自我调控和课堂改造、师生互动,学生表现出来了能力水平的明显增长。这说明课堂冷漠现象科学教师应该更加关心学生,及时接收他们的反馈并发现隐性逃课学生,激
期刊
摘要:九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学年,九年级的数学教与学,无论在难度还是对学生的要求方面来说都有着较前几学年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不同的知识水平基础和学习接受能力,导致对九年级数学这门抽象性较高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学习效果。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方法难以弥补这种差距,只有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发展。本文就九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展开了探索。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分层教学 
期刊
摘要: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每一次的飞跃无不是在创新人才的引领下实现的,这些人才身上所独具的创新精神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创新精神的起源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又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好奇心是产生疑问并推动学习的动力,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人才  G623.6  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让我越来越感觉到一些因素对小学生学好科学课乃至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有着
期刊
摘要:虽然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模式形式多种多样。可是由于英语教师任教的班级较多,课务繁重,所以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为了使老师们更加了解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我校研究出了各类型的课堂模式。在此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听说模式课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主要探讨此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课堂模式;特点;价值;兴趣;课开始;课进行;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改革一直是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时还存在着各种弊端,改革一直在继续。微课程的出现体现了当下教育的成果。微课程也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领域可谓是必然的结合。  关键词:微课程;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问题已经不是新问题,从2001年教学改革到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讨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的重要性,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几点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有效性  【分类号】G623.23  随着近年阅读活动广受社会与教育单位重视,教师被赋予高度期待能够教会孩子阅读,研究者认为除了讨论阅读教学外,仍需进一步探究实施教学者─教师的阅读教学信念。阅读是指读者从文章中推论视觉信息,理解文章意义
期刊
提 要: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应该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形成课外阅读场。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