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筱蘅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筱蘅,1995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201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绘画系,获学士学位。现硕士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工笔画当代性创作研究,师从张见。作品曾参加“学院新方阵”第十二届年展、2020年第七届青春心印——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第三届宝龙艺术大奖“雅居”新工笔画征集展、与时偕行——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学术邀请展等。其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重彩画创作人才培养。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
  近两年,吴筱蘅以人物为载体创作了系列工笔作品,笔下既有对青年—代时尚健康之态的描绘,也有对劳动者崇高之美的讴歌。因为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题材,加之拥有扎实的绘画基础,观察的视角也比较独特,同时又使用了恰当的画面表达方式,使得诸如《浅浅》等作品洋溢出一种鲜活、灵动的青春气息。
  吴筱蘅创作自述
  我的個人创作是从肖像画开始的。
  肖像画是围绕一个形象展开,这个形象承载着再现的真正目的。创作之初,我在画面中抛去一些外在性,用平常的面孔表现年轻的生命、永恒和沉静。至此阶段,随着对肖像画研究越发深入,我的画面中也开始出现除主体外的其他物象。除去画面私语化情绪和审美的传达,我在作品中将肖像主体与物象组成互为映射的关系,试图建立并探寻“自我”之中的“他者”,或作为“他者”的“自我”之间的关联。
  通常意义下,肖像创作涉及一个转化的过程,它构成了再现的本质。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曾说道:“在法语中,肖像画这个词,首先指整个绘画。”基于此,与其说肖像画是对一个人、一张面孔的再现,不如说是对创作主体行为、心理以及创作过程的再现。于我而言,画中场景、道具、衣着、五官都是一种布设手段,我只把画的主体带来并引向观者。在细读的过程中,我的希望即是在这个过程中,在肖像画中为观者营造一个属于他们自身的体验,或者说印象而已。
  正如让-吕克·南希在书中所说:“人们从在场中抽取特征,人们抽取或者唤起其激情的内在特征。人们为在场绘画肖像,人们抽取出属于自身的在场。”在绘画中,所要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约稿、青编:金前文
其他文献
朱立梅  朱立梅,六安市金安区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理事、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六安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多次在省展、市展等各项展览中入展、获奖。近几年入展情况:2020年入展“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作品展;2019年入展“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2019年入展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2018年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
期刊
内容提要:曹学俭是晚明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清兵破南明后,曹学俭自杀殉国,与黄道周同被称为明末双忠。曹学俭行草自书诗《题玉融塔寺南亭》卷存两件。本文作者根据行笔、钤印及清道光状元林鸿年的鉴定、收藏、钤印、题签等多方面的信息,鉴别“听松阁本”为真迹。由于清早期禁曹学俭著作达100年,此五首自作诗尚未见于目前出版的曹学佺诗集,故此卷存世对研究曹学佺诗作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曹学佺;林
期刊
顾大可  顾大可,别署未济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无锡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无锡市滨湖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西神印社常务副社长。  印人顾大可,今时实难得。  丙申之夏,惠山画展之闲,得百草园刘石峰兄荐引,造访太湖之滨未济堂——顾大可先生寓所,见其刀痕笔迹,识得狂心笃意,稍有云林风,只是堂中佳物狼藉,想来不似当年清闷阁。归来心意未平时,得句相寄:  湖滨四月草生香,  闲
期刊
宋新涛  宋新涛(1930—1998),山东莱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山东纺织工学院实用美术系主任、教授,青岛画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宋新涛先生是20世纪青岛乃至全国举足轻重的写意花鸟画家,也是伴随新中国的成立而成长起来的画家。他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儒家的士人精神有机地融合,形成了强气、重品、尚雅的个人绘画风貌。宋新涛先生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
期刊
内容提要:“不似之似似之”是石涛提出的重要美学思想。石涛突破束缚,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物象,贯山川之形神,在笔墨表现中也实现了造化万物“神”与“形”的高度契合。关键词:石涛;山水画;“不似之似似之”;形神观  在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似”与“不似”一直是衡量绘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石涛的题画诗中有两处均写道“不似之似似之”,因其并未在画论中出现,所以给后人以探究意境的空间。黄宾虹谈“似”的时候说道
期刊
“禅”作为一种源于人的本能、基于“静”的修行方法,早期名称虽未固定,但典籍多有记载。直到印度“dhyana”一词传入,音译为“禅那”,意译成“静虑”等。我国禅宗,大多数人以为源于菩提达摩这位来自天竺的僧人。他在南北朝时期来华,后来被禅宗门人奉为初祖。  禅宗虽与佛教有着血缘关系,但又有所不同。在我国,禅宗与法相、净土、天台宗等也迥异。“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的基本宗旨。它的
期刊
张宜  张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研修班导师、山东艺术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审美的终极意义上,画家笔下的一方天地,应是心灵的万里长空。在欣赏张宜中国画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笔墨的气势和力量,
期刊
赵海明  赵海明,字子谦,祖籍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呼兰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编审,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北京印社社员。其书法及篆刻作品曾入选第三、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一、二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荣获北京篆刻大奖赛一等奖、“复兴杯”和“长空杯”书
期刊
1964年,邓拓将个人珍藏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140余件(套)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其中就有一件落款为“王珪”的《百牛图》。该作除有若干邓拓收藏印,还有清代金石藏家阮元的“随文选楼之印”、清末民初收藏家周湘云的“宝米斋藏书画金石印”和李鸿章庶子李经迈的“小画禅室”等收藏印。  王硅(款)《百牛图》纵30.2厘米,横1320厘米,共分为七段。前六段是画面主体部分,共绘有36人、98头牛,第七段为明代万历年
期刊
内容提要:在当代研究《荐季直表》的成果中,论其书法风格的多,而对其进行考据、辨伪的研究却很少,将《荐季直表》的自身文本结合正史、传世书法文献以及图像的比较研究则更为少见。因此,《荐季直表》的研究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此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正史、传世书法文献、作品图像等多种资料入手,用综合的考察方法来求证《荐季直表》的真伪情况,以对当代既定的认知及结论给予有力的反驳。  关键词:《荐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