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zhan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为了吸收,习作是为了表达,读写结合是阅读与习作的中介,吸收与表达的桥梁。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阅读捕捉习作的训练点,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比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拉车的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这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时,老师当面评改。)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布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就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啊!“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饱经风霜”是这一特定背景的反映,引导学生借具体情境反映“饱经風霜”的内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
  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时,老师首先交代任务,引发兴趣:“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同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境(板书:话别)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些什么呢?学习课文后,我想把你们分成三组,第一组的同学以大娘的身份、第二组以小金花的身份、第三组以大嫂的身份分别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然后学习课文,明确方法。在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老师及时以“与大娘分别”为例,引导理清说话的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并分别得出方法,自我叙述,进行细心指导。最后及时评析,强化效果。在学生写作后,老师及时引导评讲,引导朗读,抒发感情。
  三、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如:在《新型玻璃》一文教学中,老师要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的身份对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学生是这样叙述的:“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衷心地希望能为您效劳。如果您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您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您把我买回去,我会为您效劳的。”从学生的习作可见,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绝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四、拓展课文的情境空间。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进行情境的拓宽,内容的延伸,情感的升华。请看《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陈赓打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请你们展开想像,写下来好吗?能写多少写多少。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把小红军抱起来,一边流泪一边说:‘小兄弟,我怎么没有注意你拍干粮袋的动作呀!我对不起你呀!’说完,他把小红军用草盖起来,向他行了一个军礼。”(师插话:“在‘军礼’前加上‘庄严’就更好了。”)
  师:写得真好!陈赓一定会这样想,也会这样做。——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使劲地摇着小红军,哭着说:‘小兄弟,你醒醒,你醒醒啊!’可是小红军永远闭上了眼睛。陈赓把小红军放在马背上,脱下军装,盖在他的身上,说:‘小兄弟,等到革命胜利我一定会把你的事迹写下来。我们会永远记住你!’说完,扶着马背上的小红军一步一步向前走。这时,太阳落山了,天空出现了一片霞光。”
  不难看出,课文内容的创造性延伸,课文情境的合理性推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
  五、迁移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运用课文写作知识进行练笔,这是阅读教学中作文训练的重要方法。但在课堂教学中,类似的训练绝不是简单的迁移,更不是简单的移植。要善于把握读与写的结合点,把读与写的训练融合于一体。请看《月光曲》的教学片断:
  师:体会得非常好!阅读的时候,分辨出真实的事物和联想,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同学们,我这里还有一篇短文,写得不错,我想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请你们看,能不能加以补充。
  (发短文,内容如下。)《荷花》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竟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异,争奇斗研。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
  师:大多数同学修改好了,有的修改得相当出色。谁来读一读?
  生:(读)《荷花》夏天的一个中午,我来到荷花池边观赏荷花。碧绿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把池塘挤得满满的。花儿从荷叶的缝隙中伸出来,白的、红的,全开的、半开的,婀娜多姿,竞相开放。一阵风吹来,花儿摇动起来,我觉得荷花变成了小姑娘,荷叶变成了她的绿裙子,为我翩翩起舞。
  一朵刚刚绽开笑脸的花骨朵,像一个怕羞的小妹妹,躲在荷叶的背后,一只蜻蜓在它上边飞来飞去,一会儿便落在了上面,这时,我不由得想起四年级学过的《小池》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该生读完这篇短文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总之,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从模仿到创作的阶梯。教师只要系统地、有意识、有重点地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工作,就能达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目的。
其他文献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行的今天,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  一、如何进行巧引妙渗  《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价中药-敏疏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并胰岛素抵抗(痰湿阻滞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并胰岛素抵抗痰湿阻滞证型的患者72例作为试验的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治疗方法和用药的研究,探讨中医证型的客观化,中西医用药特点。进一步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证型特征及我院对其的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它注重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及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困扰教学的难点,究竟该怎么做更好呢?下面我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阅读是起点,也是归宿,是学生提高语文素质、丰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底蕴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在各学科
期刊
内容摘要:利用字群识字,让熟字复现;利用自编儿歌,让生字复现;在美文阅读中复现生字;在词汇积累中复现生字;在评价奖励中复现生字;在动手实践中复现生字  关键词:巩固生字 生字复现 字群识字 自编儿歌  现行语文课堂教学中,识字方法虽五花八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新教材识字量大,生字难,学生对汉字的回生率很高。整天读、写、记使学生感到疲倦,甚至对自己的记忆失去信心,教师的教学也常常事半功倍。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导师以往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观察解毒复肝汤联合苦参素序贯给药对不同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影响,并从基因型的分析,探讨其作用机理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如何在先进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提高课堂效率仍然是我们大多数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氛围中学习,更容易使学生体会文章情感,入情入境,引发自身情感的共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天真、活泼、好动、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这是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面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已迫在眉睫。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外阅读等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本文就此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渗透 策略  语文是小学学习阶段的主要学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在MSCs向神经样细胞体内定向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为MSCs在神经内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 取成年健康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