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1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5例胃肠道不适,对照组出现4例头晕、恶心,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无异常。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总有效率高,疗效好,疗程短,用药单一,副作用小,价格低廉,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泮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2.022
  
  上消化道出血属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病因的50%)[1],一旦发生,后果往往十分严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首选方法,选择快速而有效的抑酸药物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措施。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0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2];男89例,女51例;年龄21~78岁,平均48.5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6例,胃溃疡38例,复合溃疡12例,残胃溃疡4例;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或便血表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头晕、乏力、血压下降等,均无休克表现;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正常,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按照随机原则,设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有胃泌素瘤、恶性肿瘤、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哺乳或妊娠期妇女、对药物过敏以及其他非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者。
  1.2 方法 两组均卧床休息,禁食1~3 d,常规补液、输血,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休克,抗幽门螺杆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滴,2次/d。疗程均为5 d。治疗期间不可服用其他抑制胃酸分泌和止血的药物。观察患者的神志及血压、呼吸、脉搏等情况,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潜血、血尿素氮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24 h后患者呕血和(或)便血停止,生命体征稳定,大便潜血转阴,胃管引流液减少且变清,溃疡直径缩小>50%,内镜证实无新鲜出血征象。有效:经治疗48 h后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正常,大便开始转黄,溃疡直径缩小>30%。无效:用药72 h后患者仍有呕血和(或)便血,肠鸣音活跃或亢进,血压、脉搏不稳定,胃管引流液未减少且呈鲜红或暗红色,内镜检查仍有活动性出血。总有效=显效+有效[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出现5例胃肠道不适,对照组出现4例头晕、恶心,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生活的不规律,上消化道大出血越来越常见,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约有一半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具有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等特点,随时有再出血死亡的危险。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且由于胃内pH值低,处于酸性环境,凝血酶原功能受损和血小板聚集异常,造成止血困难[4]。当胃内pH>6时,可在体液及血小板诱导下迅速止血。因此,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应尽量保持pH值在中性。
  目前,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抑酸药物,抑酸药物即是通过降低胃内酸度以促进血小板凝集和减少凝血块的破坏,保护胃黏膜,消除幽门螺杆菌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种二烷氧基吡啶结构的化合物。在强酸环境中可迅速活化,通过作用于选择性抑制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小管上的质子泵H+-K+-ATP酶,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至胃腔,从而使胃液内的pH值显著升高,抑制胃酸分泌。对基础、夜间、五肽胃泌素和试验等刺激的胃酸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酸作用强而持久。泮拉托唑可改变胃内环境,有利于血小板凝集及凝集后不被解聚,加速凝血过程,促进止血。同时,它能减轻胃酸对溃疡、糜烂的侵蚀,迅速缓解疼痛。另外,由于其抑酸后的负反馈作用引起高胃泌素血症,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从而加速溃疡面愈合[5]。泮托拉唑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对肝细胞色素P450酶不产生明显的诱导或抑制作用,不会影响到其他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减少体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它的优点[6,7],对肝、肾功能不全及高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综上所述,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总有效率高,疗效好,疗程短,用药单一,副作用小,价格低廉,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1,488.
  [2] 陈新谦,全有祥.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3.
  [3] 刘大湖.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177.
  [4] 李岩,陈苏宁.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急性胃黏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医学,2000,2(10):49.
  [5] 赵军红.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60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8,30(10):1540.
  [6] 郭锡华.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静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07,16(7):47.
  [7] 赵宏然,赵海,岳秀婕.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5(6):72-73.
  (收稿日期:2011-11-14)
  (本文编辑:王宇)
  
其他文献
12月16日下午,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省人民大会堂国际厅召开。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向大会发来贺信,第九届、第十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志雄,省住房和城乡
目的:针对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总结出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针对性的对92例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
我厂于2002年1月开始利用原有的机器设备生产粉煤灰水泥,但用水泥企业常用的HL型斗式提升机输送粉煤灰,却出现了问题.粉煤灰在提升机内循环,"返料"现象严重,HL400(深斗)提升
5月21—26日,省房协组织部分市房协会长、秘书长赴重庆学习考察。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科收治的1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配合术前及术后护理,观察护理后效果。结果:患者围手术期,经过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术后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程度及记忆力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训练指导、心理护理以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确
目的:研究COPD大鼠骨骼中磷酸化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气管内滴人脂多糖+反复熏香烟法复制COPD大鼠动物模型。Westernblot方法测定大鼠骨骼肌内磷酸化NF_xB
目的:探讨准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1月-2011年8月6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使用常规器械行准
期刊
阳春时节,长三角地区房地产业协会联系网十周年庆祝会在浙江台州隆重举行。我代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长三角地区房地产业协会
【摘要】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LE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甲氨蝶呤(MTX)进行对照。方法 选取86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服用LEF 20 mg,对照组每周1次口服MTX 15 mg,疗程24周。在12、24周时对两药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12、2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1.4%和86.0%,对照组为72.1%和74.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