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准格尔旗限制和禁止开发区 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思考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f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继续执行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三区”规划,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有效提高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内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摆在准格尔旗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三区”规划基本情况
  2006年,准格尔旗将全旗7692平方公里土地进行了“三区”划分,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沿河地区确定为优化发展区,大力实施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恶劣的丘陵沟壑区确定为禁止发展区,实施人口转移恢复生态;其它地区确定为限制发展区。2009年修订后的农牧业“三区”规划中,优化开发区占全旗总面积的13.4%,总面积1029.5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部沿河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大路镇和龙口镇4个苏木乡镇的29个行政村;限制开发区占全旗总面积的29.8%,总面积2290.6平方公里,分布在北部沿河沙地和十里长川、纳林川、桲牛川以及桲牛川上游四道柳川和暖水川,涉及8个苏木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52个行政村;禁止开发区占全旗总面积的56.8%,总面积4362.9平方公里,分布在矿区、丘陵沟壑区和梁峁山区,涉及8个苏木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07个行政村;“三区”比例为13.4∶29.8∶56.8。
  二、“三区”规划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实施“三区”规划以来,准格尔旗现代农牧业发展程度有了很大提升、生态环境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农牧民生活水平整体有了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不可持续等。从基础设施投入看,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发展区内居住的农村人口还较多,近几年由于政策和资金上的限制,使得农牧业项目发展难度较大,资金难争取,项目难落实。部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道路闭塞、公共卫生和环境较差、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从人口素质看,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发展区内居住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从业技能不足的劳动力居多,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53%以上,50周岁以上的占到60%以上,接受过从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不足10%。从资源分布看,煤炭资源多数分布在禁止开发区,由于煤炭价格下降,导致纳日松镇、准格尔召镇等部分煤矿不投产,出现“煤炭企业不征地,农牧民不能发展”的尴尬局面,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从移民情况看,全旗已设置采矿权660平方公里,矿区居民搬迁涉及10个产煤乡镇、街道,涉及约25000户。目前,全旗已累计搬迁12269户,采矿权范围内仍有12731户未搬迁;2007年-2010年(2011年后未实施),累计完成生态移民7812户,共涉及9个苏木乡镇49个行政村134个社,恢复生态面积1206平方公里。目前,累计安置生态移民4643户。由于移民自身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一技之长,部分移民年龄偏大不适合培训等原因,致使就业非常困难。长期游离于城镇,社会问题不容乐观。从产业化水平看,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带动效果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不能达到示范带动的预期效果。
  三、解决措施及建议
  在“三区”规划和充分考虑农民现状的条件下,实现“三农”的转型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生态移民工作
  一是建议在今后实施生态移民时,要坚持“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原则,适度进行集中,不搞一刀切。针对不同地域水电路等基本生存条件的差异,在充分尊重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布局,科学规划,逐步实施搬迁。二是适当调整补贴标准,扩大就业门路。搬迁补贴标准应每年根据物价上涨指数适当调整,坚持政府主导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移民就业培训,使移民切实掌握1-2门实用技术,拓宽就业门路。三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力度,解决移民住房问题。对签订协议并公证,一直都未领取补偿资金,要求认购统建房的移民户,应在政策确定范围内加快统建房的分配力度。对经济条件差,无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移民户,以及搬迁进城后新婚家庭的移民户,政府应提供廉租房或公租房、移民新村(集中新建低层房屋)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四是要鼓励神华、伊泰、汇能等大型煤炭企业在回填复垦区域发展现代农牧业、特色种养殖业,吸纳当地农民就业。五是适当调整“三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例。根据禁止开发区及限制开发区面临的实际情况,本着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适当放宽对“两区”投入的限制,把投入到优化开发区的资金,切出部分资金投入到限制开发区和暂时无法实施移民搬迁的禁止开发区,适当在农牧水等项目上给予政策性倾斜,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居民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致富难的状况,让居住在“两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统筹兼顾,保障企业和矿区居民基本利益
  一是实施矿区搬迁应做到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企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又要结合“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的发展思路,更要从保障搬迁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更完善的制度,更有效的政策性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搬迁居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解决企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矿区建设。二是根据当前情况,应切实加强和改进征地管理,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基础上,应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三是完善机制,提高搬迁居民的社会保障力度。我旗应建立矿区开发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将受影响农民统一纳入社保,矿企应接纳被征地农民自愿入股,与煤矿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三)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挖掘内部增收潜力
  一是建议将所有川畔(包括十里长川、纳林川、桲牛川以及桲牛川上游四道柳川和暖水川)列为优化开发区,以沿川为主,薛家湾、沙圪堵、龙口镇城郊作为补充,适度发展特色种养殖区,打造绿色有机小杂粮生产基地,绿色有机肉、蛋、奶生产基地,特色林果种植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生态条件较差的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的沙区,暖水乡发展沙棘、沙柳等林沙产业。二是要集中扶持壮大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鼓励本地工商企业转型发展农牧业产业。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畜产品工业化规模生产、精细化标准生产、市场化品牌生产,解决现代农牧业发展瓶颈问题。创新农牧业经营体系,促进农牧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大力培育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和农牧企业等,有序推进农牧业适度规模化、集约化与现代化。以全面农村牧区深化改革为契机,完善机制,盘活农村土地、林草地、宅基地等农村资源性资产的产权和经营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林草地和宅基地流转、租赁、抵押、置换工作,逐步增加农民资产流转收益、租金、利息和股息金等财产性收入。
  (四)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
  一是要增加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等农牧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二是健全农牧业技术市场,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壮大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技术推广应用,切实提升新成果转化率和实用技术到位率。三是以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带动农牧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效益的提高。
  (五)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强化产销衔接功能
  一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统筹考虑生产基地规模、交通区位、城镇人口、物流走向,加快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城市农贸市场和社区商店等零售网点的市场体系建设和改造升级,完善内部现代化交易设施,建成高效、畅通、安全的流通平台。二是推进品牌建设。以准格尔旗独特自然资源环境和农牧业产品的优良品质为基础,以“绿色有机”为核心理念,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形成“高原露”“巨合滩”“五家尧”等地域品牌,打造准格尔旗整体品牌形象。
  (六)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继续增加对农牧业基本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投资,且随着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用于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个科学合理的速度不断增大。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三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牧区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牧区电网,逐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全面落实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发展和改革局)
  责任编辑:代建明
其他文献
我区是玉米种植大区,同时也是玉米优势主产区和传统生猪养殖区,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总体精神及具体意见,提高饲用玉米转化水平是今后我区玉米结构调整的关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文明对话中文化的互联互通是多元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奏响了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这为蒙东地区又一次提供了借势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
古往今来,教育是传承文化与知识、培养人才的最主要途径。从原始社会以劳动为主的教育模式到近代的"中体西用",再到今天各级各类的教育形态,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进入21
一、社会融资规模变化与全国形成一定反差  上半年,全区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表外融资占比下降,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大幅减少。2014年上半年,全区社会融资规模为1723.5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58.77亿元。从全国来看,社会融资规模达到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  与全国相比,我区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呈以下变化特点:  1.信贷占比提高。上半年,全区人民币贷款增加1223
近几年中蒙双方一直开展旨在提升中蒙民间认同的人文交流活动,其中旅游合作是重点领域。由于依托旅游促民心相通的实际做法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未达到理想效果。基于此,本文
环卫工作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包头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监督管理,有效推动了环卫事业的发展。目前,包头环境卫生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广大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包头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要看到
2012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举措。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果断决策,狠抓落实,切实加大了基本建设项目推进力度。铁路建设系统及相关盟市和
自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以“三期叠加”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阶段。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之一,要在“新常态”阶段有所作为,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并逐步实现其成为支柱型产业的目标,就需要跳出传统发展思维定式,积极谋求发展新路。  坚持“底线”思维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内涵与人文质量,就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需要恪守“底线”。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要跨行跨业但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并且这一趋势迅速蔓延到中小城市以下地区,社会大众对老年群体的生活现状普遍关注。本文基于中小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以乌兰察布市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