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仁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经验

来源 :湖南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李忠仁教授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经验.李教授认为干眼的病机为过劳耗伤肝血,以致化泪无源,血虚气弱,津液不能随气上承于目.其采用远近结合、整体调节的思路进行选穴,在养肝血、畅气机的基础上重视治鼻,巧用效穴“泪腺穴”“新吾穴”,同时注重未病先防,以调神为先,常获佳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CE)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虚风燥型C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65.0%(13/30),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2.5%(33/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PQ、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表达率变化在脓毒症发生发展、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2020年1月东莞东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ICU确诊的脓毒症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9.7±17.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4例,意外跌伤12例,高处坠落伤7例,挤压伤3例,烧烫伤2例,其他伤12例.另选同期EICU和ICU收治的43例感染患者[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2分]为非脓毒症组,其中男性23例
腰痛是以患者自身感觉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的一类病症,目前临床多采用针灸、推拿等疗法治疗,然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治疗多集中在腰背部局部穴位,而忽视腹部及腹压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医经络理论以及现代解剖与腰痛相关阳性反应点的相关性,采用针刺、推拿腹部腧穴及腹部对应反应点调阴治阳来改善腹压,进而改善腰痛症状,取得显著疗效.现将验案1则介绍如下.
介绍葛惠男教授治疗Barrett食管(BE)的经验.葛教授认为,BE病位在食道,又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关键在于肝胃不和,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虚等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挟酸浊上泛,同时又与气滞、痰凝、瘀血阻滞有关.其治疗本病多从肝论治,以疏肝泻热、和胃降逆、活血化瘀通络为治法,标本兼顾,气血同治,把握主次,随证灵活加减,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介绍张菁主任医师辨治痛经的经验.张师临床辨治痛经时通过病史采集及辅助检查,详察病因,明辨虚实,并结合现代女性特点,尤为重视“肝郁”病机,强调肝、肾、脾三脏间的相互关系,治疗注重疏肝解郁,兼肝肾同调、补益脾肾.痛经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其采用分期论治的方法,行经期重在通调气血止痛以治标,非行经期则结合气血阴阳变化分期论治以治本,因势而治,用药随证变化.此外,张师认为此病的反复与情志变化、日常调护联系紧密,临床常结合情志疏导,并嘱患者避风寒、慎起居,疗效颇佳.
介绍邵祖燕教授治疗口疮的经验.本病病位在口腔,与心、脾关系最为密切,涉及胃、肝、肾等脏腑.邵教授将口疮分为心火上炎、脾胃实热、肝胃郁热、心肾不交等证,分别采用导赤散加减、清胃散或泻黄散加减、小柴胡汤合泻黄散加减、清心莲子饮加减或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并结合中医外治疗法标本兼治,减少复发,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介绍徐健众主任中医师治疗胃痞的临床经验.徐师认为胃痞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脾胃虚弱为发病基础,中焦不利,气机壅滞,升降失调为病机要点,病位在脾胃,与肝、肺、肾皆相关.其指出治疗胃痞应重视全身脏腑经络气机整体调节,首要理气补脾复运,以健脾益气为本,气机调畅为要,辅调肝肺,佐以补肾为核心,亦不可忽视气血津液并重,阴阳寒热兼调.其结合临床经验自拟验方八仙汤,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21例抗生素相关性脑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用药至出现精神症状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抗生素的141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1~11d后出现不同程度脑病.不同抗生素的使用,所表现出的临床特点各异,患者停止使用抗生素后,神经精神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老年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应警惕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应及时停药.
失音是指语声嘶哑,甚则语声不出,病位在咽喉,与肺脏密切相关的一类病证.古人所言的“金实不鸣,金破亦不鸣”形象的指出了其病性有虚实之分[1].杨玉萍教授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从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曾师从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本文现将杨教授治疗曲霉菌感染后咳嗽伴失音的验案1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