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法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 要 在现时中职体育教学中,以“游戏”形式渗透到课堂上,不只是娱乐学生身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利用“游戏”作为教学内容的引导,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游戏教学法 有效性
  所谓“游戏”教学法,是通过游戏或者比赛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游戏或者比赛的方式去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还能将这些动作串联起来,达到教学目的,是多数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教到一枯燥、单调、反复练习的技术动作,如果通过游戏与比赛形式进行练习,就能让学生快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我们平时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游戏”呢?
  从整个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来看,他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强、内容丰富的“游戏”。“游戏”内容包括有为了教学成效而设置的规则、要求以及学生的态度、情绪、心理状态等等。例如体育课堂中经常出现的:徒手模仿、徒手练习、集体练习、分组练习、流水作业练习等等,都是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和手段。那么体育课堂中如何才能把如此枯燥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好奇地进行模仿、轻松地练习、沉醉于课堂呢?
  一、“游戏”的关键是如何去进行,带给学生的兴趣
  首先“游戏”规则要简单做起来通俗易懂,带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充分利用时间是“游戏”有效的价值体现。例如在课堂里的“热身运动”中,很多教师都非常注重以“游戏”形式热身代替慢跑热身,通过游戏比赛,既达到热身目的又带有娱乐趣味性,节省了时间。热身的游戏有很多,例如 “跑圈-报数-抱团” ,“老鹰抓小鸡”,“贴膏药”,“10米往返跑接力赛”,“单脚跳接力比赛”,“高人与矮人”,“变向跑比賽”等等。
  其次是“游戏”的时间不可过长、单一,要让学生有玩之“回味无穷”的效果;一般学生都是主动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在一起,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反复不同形式的游戏中,能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使自己达到了一个新的认识;
  再次是游戏(比赛)要贴近教学需要、全员参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来选择、制定游戏和规则,灵活变通。
  二、采用游戏带动想像,培养学生理解技术动作的能力
  体育的形象来自于技术动作的魅力,奔、腾、跳、跃、跑、投等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动作,不但刺激了人们的视觉,还让人充满幻想。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技术动作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枯燥的教学内容转换成有趣的、生动的教学方式,把娱乐和学习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对学生更具吸引力。
  如以36人一个班为例,教学内容为篮球的双手原地胸前对地传球技术动作,教师示范传球动作后,讲解游戏规则,12人一组分三组进行,每组有两人作为防守员,其余是进攻员,围成直径8米的圆圈,要求防守员不断的抢球,进攻员必须以双手胸前对地传球的技术动作把球传给其他队员,防守者摸到球后成为进攻队员,该进攻员则成为防守队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要求学生必须对地不得对空传出去,否则算为例。这样,看起来是在游戏中娱乐其实是在游戏中学习,调动更多的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一个具有体会动作、趣味挑战为一体的游戏教学方法,但要注意在游戏过程中必须规范动作要领,它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能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的弹性和有效性。
  三、把握重点,确保“游戏”实施有效
  实施“游戏”教学法,关键是教师,重点是学生。只有教师通过观察了解本教学班学生情况,并对“游戏”有准确的定位,才能有效进行“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法也要做到由简单到复杂,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使用“游戏”教学法的,为了减少“游戏”教学法的盲目性,授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按照不同年龄(年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学习方法的规律,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做到步步推进,级级提升,例如开学第一周,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参与“游戏”,培养“游戏”的兴趣;第二周,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各种“游戏”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第三周后,根据教学内容要选择新鲜的“游戏”、“比赛”,例如:篮球高、低手运球绕杆技术,就可以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进行。学生能根据实际进行准确评价学习情况。
  四、准确定位,做到“游戏”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相结合
  中职体育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注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兴趣的激发,根据以往“游戏”教学法有效性偏低的情况,我校教师通过专门对学生开展调查活动,找到了具体的原因:以往的“游戏”教学没能很好地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在游戏教学法的内容设置上,与初中时期的教学方法相似,不能体现中职教育特色,教学内容老旧,导致部分学生热情度不够甚至是厌倦。没有学习方向,目前中职体育缺乏“行政性”色彩,例如不需要参加中考体育加试,高考体育加试等,导致学习成效得不到重视等等。通过调查研究,我校的“游戏”教学法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位,主要表现在:
  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保证体育技术动作的技能含量,而教程外的“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更有趣味,既保证技术动作学习的质量要求,又能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其次是关于教学方法问题,例如“重复练习”教学法与“游戏”教学法相结合,体育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法都不是孤立的,通过“游戏”“比赛”代替枯燥的重复运动,让学生借助游戏规则懂得技术动作的要领;
  再次是教学进度要与“游戏”的设置相适应,特别注意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学生的年龄、水平、技能等情况,避免生搬硬套游戏教学法现象。例如中职的篮球教学更需要注重掌握动作技巧、团结互助的锻炼,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已经接近成人阶段,认识改变不规范的技术动作相对也比较容易,让他们熟悉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运动品质。   最后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设置游戏的难度和合理时段,让学生掌握必须的运动技能。一般每一项运动项目,都有相关的普遍性和合理性。在新授课前,对于复习技能是可以适当利用“游戏”、“比赛”进行的,以篮球教学为例:“运球绕杆”技术、“单手肩上投球”技术、“运球往返跑”技术、“双手、单手传接球”技术、“急停跳投”技术等等都适合游戏比赛教学法,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记忆和掌握,樂于去运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为目标。
  五、完善“游戏”教学法的评价方法
  为了提高“游戏”教学法的质量,我校确定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局限于课前与课后,首先对学生阶段学习效果评价,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可以通过交流、互动形式进行评价;其次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是部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专门针对“游戏”教学法结合其他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一般是采用说课、听课、讨论、教案展示等方法进行;这个过程主要是及时了解“游戏”教学法的利与弊,使它得到更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二)在课程结束或单元结束时进行,主要是在期中和期末,对学生的评价是,同学之间以及班级之间组织对抗游戏比赛,例如开展篮球对抗比赛游戏,不只活跃课堂气氛,还带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对“游戏”教学是一个很成功的体现。对教师的评价是由所在的部门进行,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呼应、出勤、教学能力、品德、教学是否与实际联系等等,通过制作调查表格,让学生填写并打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工作绩效依据。
  (三)在学生对抗游戏比赛中,所有教师现场观摩、记录比赛情况,包括个人技术运用、团体协作、得分、成绩积分等,进行等级评定评价,并确保评价学生的结果真实有效,让部分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空间和展示的舞台。
  所以,中职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充分结合“游戏”教学法,体育教学中加入了“游戏”教学法不单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游戏”教学法,除了以锻炼学生健康第一为宗旨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标。坚持“游戏”教学法结合其他教学法教学,对中职学生体育教学具有良好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向东.体育游戏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以台州中学为例[J].改革与开发.2010(10):135.
  [2] 刘智.游戏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8):201.
  [3] 马红伟.郑雪莲.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6).
  [4] 蒋云良.浅谈游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19(13):218.237.
  [5] 尹红明.对中学篮球教学训练中应用游戏法的探讨[J].体育世界.2010.
  [6] 谢爱国.浅析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J].现在阅读(教育版).2011(19):1241-1244.
  [7] 范珍妹.浅谈游戏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6(1):64-66.
  [8] 陈聪云,李杰桃,钟丹.高职院校体育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6ISBN978-7-5644-0969-2.
  [9] 张晓海.游戏教学在高中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09.15:32.
  [10] 张丽娟.对篮球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09.15:5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通过对近年来城市对于促进体育各项事业发展所颁布的各项政策的解读和研究,肯定了城市的相关政策在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提出体育的发展不应完全靠政府政策支持,应进一步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赞助、投资拉动的体育发展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 城市政策 体育发展  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赛事运作模式的不断商业化和赛事产权的不断明晰,资源通过市场有偿配置,赛事相关主体自负盈亏,加上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增多,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的规模和频率日益扩大和增加,特别是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国际锦标赛此类赛事的大规模和超复杂性,使得体育赛事风险不断增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学校体育影响学生的科研文献,探讨学校体育对学生和教育的贡献与益处。本文指出學校体育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独特作用。研究表明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能力发展、生活方式建立、某些情况下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学校体育益处并不是来源于参与本身,而是受到学生与教师教练、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 要 为了深入研究高校游泳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本文分析、研究了高校游泳课的教学过程,对比不同教学法产生的教学效果。经研究发现,有效的游泳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器材辅助法、分组教学法、先陆后水法、语言激励法等。有效的游泳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还是提高游泳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影响眉山市中小学二传意识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多元分析,旨在探索眉山市中小学排球二传意识的训练的、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排球教学与训练的效率。通过对眉山市中小学排球二传手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分析,并综合各项文献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影响二传手战术意识水平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本文从体育组织文化的角度对“运动员资格作弊”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体育组织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运动员资格作弊”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运动员资格作弊”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体育社会问题 体育组织文化 运动员资格作弊  一、相关概念厘定  (一)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内容,最后又从课前准备、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农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 要 高校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观念、体育思想的重要场所,学生的体育意识、观念的形成又是终身体育思想的表现。现阶段,对高校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已经成为发展高校体育的长远目标。本文从终身体育的内涵、高校终身体育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高校中实施体育教育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通过对广西射击队30名退役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和退役后职业选择进行调查,探究多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个性特质对他们现处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问题,是当今政府的热点,关系到运动员个人发展、竞技体育兴衰和国家声誉的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做好退役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不仅关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小学体育中的艺术体操问题。文章从小学生艺术体操训中柔韧素质的训练、成套动作的训练以及教师的辅导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艺术体操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对小学艺术体操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艺术体操 小学 柔韧素质 成套动作  艺术体操是以韵律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项目,是运动员徒手或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