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建设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am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伦理及其特征的分析,说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和谐社会。
  
  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25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是其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然而,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生态环境依然完好。这是因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少数民族人民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断调适,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千百年来,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态行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天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仍有其现实意义。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
  
  云南少数民族伦理的诸多内容包含丰富的生态内涵,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和禁忌。尽管他们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它的确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对指导少数民族生态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在其历史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原始崇拜,弃其神秘、愚昧的成分,取其环保、生态的合理观念,其中不乏可吸取之精华。如对山、水、石等的自然崇拜,对虎、蛙、蛇等的动物崇拜,对树、草等植物的崇拜,以及将自然动植物作为图腾和神灵而崇拜的种种观念,客观上都起到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观念通过时代相传,形成了许多关于环保的禁忌和戒律,也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其实就是生态伦理观,正是这些朴素的伦理观念扎根于人们的意识并使人们自觉地付诸行动,才使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二、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现状及其特征
  
  1、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行为的现状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这些民族的许多传统观念被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禁忌也伴随着民间崇拜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
  (1)白族。从现在白族的生活习惯中,不难发现这个民族对山、水、木、石、天、地的原始崇拜。大理州和怒江州兰坪县生活的白族对树的崇拜较为普遍,当地居民把村子附近的树木都视为"神树";大理洱海附近的白族人民将洱海当成生命之源进行保护。
  (2)佤族。佤族现在还保留着对山、水、石、火、树木的崇拜。生活在阿佤山的佤族人现在依然祭祀公明山和焦山,很好地保护了这些地区的原始生态。每年年底,佤族各村寨都要对公用的水沟和水井进行修理维护。
  (3)纳西族。纳西族先民对动物崇拜更加突出,他们崇拜虎、牛、牦牛和青蛙。他们认为世界是由这些动物的肢体演变而来,还从对青蛙的崇拜建构出了青蛙八卦图。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许多是关于青蛙的描述,现在纳西人的生活习惯中也留有青蛙崇拜的痕迹,该民族忌食青蛙,严禁伤害青蛙等等。
  以上所举的只是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几个,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十分丰富的内容。如,傣族人一直保持着对水和树的爱护,不允许有任何玷污的行为发生。阿昌族崇拜山、石、河流、土地、树木、谷物等,他们对居住地周围的自然物也倍加保护,不允许有任何毁坏的行为发生。
  2、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特征
  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概括有以下特征:
  (1)生态行为的客观道德性
  云南少数民族由原始崇拜、宗教信仰所引出的各种风俗习惯和民族禁忌, 从客观结果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少数民族的生态行为确实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其风俗习惯和禁忌也都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因此,其生态行为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来说都是道德的行为。
  (2)平等共存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是少数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和谐模式,这种思想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人和世间万物都由自然化生,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如拉祜族认为人类产生于葫芦,傣族认为"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等,表达人类对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生态伦理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直接的原始统一性,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内在要求。
  (3)环境适应的和谐观
  由于少数民族生存环境的不可选择性,少数民族必须依赖现实的自然条件进行生产活动,形成了具有鲜明环境适应性的和谐生态理念。哈尼、傣族等稻作民族,在山高林阔、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形成的森林生态观,为稻作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林-水-田"的生态模式。这种生态伦理思想是少数民族人民适应与利用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模式,体现着人与自然环境的融洽与和谐。
  (4)适度消费的发展观
  云南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具有可持续生存的特征。在许多民族的诗歌、神话和传说中,都劝诫人们不要贪婪,以免遭到自然的惩罚。这种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生存方式,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態消费观。这种适度消费的发展观,有效地防止了人们过度猎杀或采集动植物,从而避免了动植物资源的迅速灭绝,保护了民族地区人与自然界的平衡。
  
  三、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行为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社会。
  1、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生态伦理的有机结合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们以符合生态伦理规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去合理开发、利用、分配与消费自然资源,使经济社会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维护与增强,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诸方面平衡、协调发展。
  云南传统民族伦理在维护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起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加以强化和引导,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民族伦理道德优秀的且又符合新形势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地方法规,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民族生态伦理观。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生态环境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民族生态意识牢牢根植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地区。西双版纳傣族的"龙山文化"与森林的保护,彝族的图腾与动植物的多样性,傣族、白族对水的崇拜所孕育的水文化和农耕文化,滇西密境内的圣山文化,以及各民族聚居区内各种珍禽异兽的保护,无不是对自然有效保护的样本。可见民族生态伦理观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所倡导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通过生产生活习俗、宗教禁忌、习惯法等形式,以超自然的力量规范着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行为,形成人们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为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2、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基石
  和谐社会评价生态伦理善恶的标准是看其是否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历史进程中,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伦理有效地规范着人们对自然的行为。几千年来,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被本民族人民继承和发扬,把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索取与再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发展的科学思想,正是现代和谐社会生态伦理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毁林开荒"等运动,使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森林锐减、山体滑坡、山洪暴发,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今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为满足生态旅游游客们的"口腹之欲",野生食用植物过量开采的情况也已出现,一些物种濒临灭绝。虽然近年来"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一些地区的生态状况有所好转,但还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就会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以积极的态度尊重和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强调生态伦理,使人们把保护生态环境视为自己的责任,提高整个社会成员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自觉性,是保护当前生态环境,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强化民族传统伦理中的积极因素,努力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总之,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切实发挥生态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格桑顿珠,纳麒: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3-2004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胡靖勇:浅析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行为与伦理道德[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3):59-61。
  [3]李锦:民族生态文化的构建--以香格里拉为例[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23-26。
  [4]李承宗: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124-127。
  [5]萧万源、伍雄武、阿不都秀库尔: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6]杨宝康、周家瑜:佤族原始宗教与伦理道德的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49-52。
  [7]杨庭硕、吕永锋: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对杭徽高速公路高架桥留下互通A匝道桥第八联31号墩端横梁修改加强各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和分析,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并运用到工程实践,在技术、经济和工程质量上获得成功。  关键词:匝道;端横梁;加固;精扎螺纹钢。    一、项目背景    杭徽高速公路是连接杭州、黄山两大风景旅游胜地的重要干线公路,是安徽省通往华东沿海港口的一条主要通道。高架桥段全长约12.5KM,是全省最长的高速公路高架桥,设杭
期刊
摘要:我以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其途径是感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这是因为教材中充满了丰富的思想、精辟的道理,感人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如果采取恰当的教法,必然会在儿童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使之受到熏陶.也正是在这情与美的感染下,儿童开始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进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说立德要先动情,让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情感教育;感染;熏陶    情
期刊
贴近战场实需加强汽车分队实战化训练,对提高汽车分队战时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加强汽车分队实战化训练值得我们军交工作人员的深思考,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立足战场环境,牢固确立真打真准备意识    (一)强化汽车官兵职能使命意识。汽车分队在部队实弹演习以及执行重大军事行动中,常常是站在"幕后"担当"配角",战斗队思想容易淡化。为此,要把形势战备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期刊
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保证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基金大约占全部社会保险基金的三分之二,数额巨大,影响广泛。所以,它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养老保险本身的生存,而且牵动着数千万职工的切身利益,更是为人注目。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初期,由于退休人员少,加上收缴情况比较好,比较好的实现了"部分积累制"的预期目标,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菏泽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调查,指出菏泽市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提出了一些有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针对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特别是1996年以来菏泽市出现
期刊
摘 要: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中外学者对委婉语作过大量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的研究者是从修辞的角度研究委婉语,而对于委婉表达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研究。语用学的任务就是把特定的话语置于特定的语境中,探索不同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的规律,随着语用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为,对委婉表达的研究应该归于语用学的范畴。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而且两国委婉语
期刊
摘要:教师批评是伴随课改的深入而逐渐升温的。批评,本身是一种单向度的“话语霸权”。批评主体的话语权又是自赋的。  关键词:批评;批语主体;教师批评;教师专业化;教师关怀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一跃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时下,由于新课程对教师要求大大提高,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相应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逐步升温的对教师的批语(简称教师批语),诸如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职
期刊
建立工伤预防为主的工伤保险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方针政策的需要。如果没有工伤预防机制,不能发挥工伤保险促进事故预防的积极作用,那么工伤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值得怀疑。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职业伤害状况又十分严重的形势下,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工伤保险具有重要的预防功能。   为使安全法制建设在工伤保险工作中得到体现,并发挥
期刊
摘 要:菏泽市曹县胜利河,是曹县东部的主要排涝河道,在曹县境内流域面积279平方公里。曹县邵庄闸拦蓄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主要是水源可靠,输水线路畅通。邵庄闸拦蓄工程水源主要包括黄河水与地表径流两部分。拟在胜利河0+368处新建邵庄节制闸,为5孔净跨5.0米开敞式水闸,采用平面式钢闸门,进行拦蓄。通过效益分析计算,该项目投资少,效益高,地方政府和群众积极性高,地方筹措资金有保证,实施无风险。技术上可行
期刊
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多变,建筑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根据有关规定:凡工程产品质量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的称为质量问题;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