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肌腱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兔肩胛下肌建立肩袖肌腱损伤动物模型,验证其可行性并进行肩袖肌腱损伤生物力学、组织学研究.方法:40只成熟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选取4只不进行任何处理,用于前期准备及调试工作,其数据不计入实验结果;其余36只均行右侧肩胛下肌部分离断,建立肩袖部分损伤模型,对侧行假手术进行对照.术后不限制活动.分别于术后2、4、6、8周行肩关节MRI观察肩袖肌腱愈合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肌腱愈合情况;采用Masson染色观察组织中肌纤维愈合情况;采用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肌腱强度.结果:兔肩胛下肌具有与人相似的解剖结构和组织结构,适用于建立肩袖损伤模型,手术操作过程简便,可重复性高.除去实验麻醉死亡4只,实验动物右侧肌腱损伤后8周,HE染色及Masson染色可观察到肌腱基本愈合;MRI检查显示肌腱内信号均匀,关节腔内基本无高信号影.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术后2、4、6周肌腱最大载荷均低于假手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肩袖肌腱损伤8周时,基本恢复正常的肌腱排列结构,肌腱的生物力学强度基本恢复正常.采用兔肩胛下肌建立肩袖损伤模型适用于肩袖疾病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两种常见力量负荷抗阻训练能量消耗水平,进而推导出两种力量负荷抗阻训练的能量消耗方程,为健康青年男性运动能量消耗的自我监控与科学健身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6名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承办的第六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the 6^th China atrial fibrillation symposium,CAFS)于2008年7月3日至5日在大连举行。来自国际以及两岸三地的近百名专家及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对心房颤动(房颤)这一世纪顽疾从基础到临床、从药物治
目的:探讨骨骼肌钝挫伤后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与自噬体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钝挫伤组(按照取材时间分为12h组、2d组、5d组、7d组、10d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