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区教育优势,提升青少年素质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然逐渐深入人心,社区作为校外的教育实践基地,对青少年素质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加大宣传力度、搭建合作平台和开展教育活动三方面入手,对如何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优势提升青少年素质进行简单探析。
  社区教育 青少年 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17-01
  据统计,青少年学生除在校时间外,大概有一百六十多个休息日和节假日,也就是说一年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生是在社区中度过的。校外生活中难免存在一些与社会进步不相称且有害学生成长的丑恶情况,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学生在校所受的良好教育,因此需要积极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所在,以加强对青少年在校外的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其健康成长。
  1.加大宣传力度,渗透素质教育
  目前青少年中不乏一些單亲家庭子女、残疾人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另外还有一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工作忙和家庭溺爱导致自理能力、承受能力较差,这些都需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帮助青少年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加强素质提升,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受挫能力。笔者以为思想决定人的行为,正所谓育人先育心,首先社区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每个家庭当中,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
  比如社区积极利用社区简报、LED显示屏等将党和政府方针政策、道德法制、德育教育等进行宣传,采取青少年喜乐见闻的形式,努力打造出优质的社区教育氛围,正所谓“环境造就人”,在“墙壁能说话,空气能出声”的德育环境中,青少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便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另外社区工作面对的对象层次复杂且涉及面广,导致工作难度较大,可以建设一支青少年教育志愿辅导员队伍,比如组织动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等投身到社区教育活动当中,他们不仅熟悉青少年的特点和教育方式,也非常了解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对宣传青少年素质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将素质教育思想渗透到每家每户,为青少年素质提升奠定夯实的思想基础。
  2.搭建合作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要想更好的开展青少年素质提升工作,单靠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社区和家庭三方合力,才能从学习、生活、交友、娱乐、锻炼等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教育。教育的终身化就是需要打破原有的封闭式学校教育,实现三位一体的终身教育模式。而社区可以说是连接三者的最有效桥梁,不仅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也能解除学校、家庭教育之间耦合程度低的困惑,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用转化功能的最好平台。
  比如营造“学习家园”,社区教育中心首先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首先对家长进行家教观念渗透和专题教育讲座,在社区配备电子阅览室,带动每一位市民投入到学习型家庭当中。其次打造“爱心家园”的平台,比如开展“手拉手”活动,组织青少年成立爱心行动队, 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捐书捐物、赠送课程,并在节假日积极慰问孤寡老人,力求透过一个学生的行为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影响周围人群,用实际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美德,于无形中提升青少年群体的德育素质,也巩固了青少年在校接受的良好教育。另外还可通过“梦想家园”帮助青少年在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放飞希望,比如开设“追梦人”讲坛、举办“梦想秀”活动,通过一些励志影片、梦想剧场引导青少年要有梦想有追求并为之努力。再比如成立社区和学校合作的假日管理委员会,也能够有效发挥社区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安排青少年校外时间和活动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3.开展教育活动,促进素质提升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有助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能帮助青少年增长知识才干,锻炼动手协调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社区作为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基地,应当不断拓展社会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保证青少内校外活动的实效性和生命力,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比如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少年军事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基地,从各种实践基地和活动对学校教育进行了很好的延伸和补充。将每年九月规定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月”,开展学法普法正文比赛、法律讲座、模拟法庭教育、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广大青少年营造普法的好氛围。或者建立“空中课堂”,通过网站教学点让青少年人人能学,处处可学,更好的投身于数字化学习中去。再比如开展“文明楼道”、“安全卫士”、“星级居民”等各种社区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增强社区小主人的责任感,促进广大青少年素质提升。
  4.总结
  总之,社区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都能够有效延伸和拓展学校教育,使得广大青少年能够进一步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提升青少年素质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郭文梅,廖磊.社区矫正中青少年的教育矫正研究综述[J].法制博览,2019(03):47-49.
  [2]汪中妹.社区教育中青少年活动的有效开展探研[J].成才之路,2018(34):30.
  [3]王维.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助力青少年素质提升[J].中国农村教育,2016(04):42-44.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班主任就是一个园丁,一个班级就是你的自留地,地里的每棵幼苗都值得精心呵护,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影响着它的成长。至于我管理班级,没有太多经验,今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爱孩子量化 安全  一、爱孩子是班级管理的基石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你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你,并且爱你所教的学科。孩子们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和敏感心灵能感受到
期刊
感恩是中华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文章针对农村高中生感恩现状做了问卷调查及分析,分析当代农村高中生感恩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如何开展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高中学生 感恩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03-02  感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作为人,不能忘本,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和进步,当然我国的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教育行业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行业,它直接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对促进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如今的教育行业中人们十分注重学校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注重家庭教育的发展。而在幼儿的家庭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所以我
期刊
在农村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表现中过于沉默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过于沉默,与教师缺乏互动与配合,思想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仅仅不利于课堂进度的进行,对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也会造成阻碍,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甚至造成与教育目标渐行渐远的严重后果。所以,教师应探究学生在课堂上沉默的原因,并对教学方式做出一定的改
期刊
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由于之前幼儿没有经历过群体生活,因此在和同伴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区域活动中,更是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存在明显的社会适应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以区域活动作为研究基础,进一步分析区域活动中小班幼儿社会适应性能力的行为问题,希望对幼儿发展及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区域活动 幼儿 社会适应 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对于学生的教育是离不开家长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合作对于学生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逐渐的形成。因此在初中阶段有必要对于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家校之间的沟通合作,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的家校沟通方式对于中学生德育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做出一定的贡献。  家校沟通 中学
期刊
全纳教育主要针对特殊需求的儿童和人群。我国全纳教育主要以“随班就读”方式实施,普通教育和特殊需要教育融为一体,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掌握一定的全纳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职后教育能够弥补普通教师知识结构上的短板。  全纳教育 小学体育 职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04-02  全纳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基于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
期刊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11-12岁),该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强但是不稳定,虽然对外界事物已经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与见解,但是自我认识的评价往往过高或过低。因此,加强培养该阶段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故此,不仅是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也更有助于学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认识自己。这对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起到深远性教育意义。本文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视角设计,以体验式为教学主线,尽可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参
期刊
现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主要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发挥教育职责的同时,与学生家庭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家校合作环境。  家校合作 全封闭管理 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13-01  1.全封闭管理模式与家校合作概述  (1)全封闭式管理  全封闭式管理,主要是指学校推行严格化、全封闭的管理模式,学生在校期间无
期刊
在这个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环境背景之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各个阶段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即将进入小学校园生活,其即将面临的环境与当前存在较大的差异,其需要强化自身能力,去更好地适应未知环境。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家长参与下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家长参与 幼儿园 大班 幼小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