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山地城市特殊的用地条件对发挥社区体育公园效益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准确认识用地条件的特殊性,理清其与市民使用特征之间
【机 构】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系,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97809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山地城市特殊的用地条件对发挥社区体育公园效益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准确认识用地条件的特殊性,理清其与市民使用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能有效指导和快速推进实践,实现以人为核心、塑造特色的城市建设目标。以近2年重庆市建设并投入使用的24个社区体育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性观察、问卷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得到研究结果:1)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用地具有可达性较高、规模整体偏小、平面形状不规则、空间形态丰富多变等特征;2)使用人群覆盖广、山地活动少、使用频率和满意度高;3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景观技术已成为有效解决现阶段风景园林领域所面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呈现出愈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将现阶段风景园林领域所面临的核心科学问题归
基于环境舒适度的理论扩展和街景大数据的应用实践,在城市尺度下对北京和上海2座城市的街景在舒适度感知、影响舒适度的元素以及城市间街景舒适度分布差异方面进行探讨。采用
1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竹藤组织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成都市博览局承办单位:成
1智慧公园管理系统产生的背景与其时代意义以公园为主的城市户外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和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和广大市民使用的场所,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随着游
文艺复兴以来,古遗址美学的发现与发展为工业遗址价值识别奠定了美学基础。随着传统工业逐渐退到历史的幕后,工业遗址凭借其崇高美特征被人们发现其文化价值内涵,并由此诞生
城市公园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空间,除了基于交通(距离、时间、成本)的可达性外,视觉可达性是度量居民对公园心理感知的重要内容。针对公园周边地区复杂的建筑布局和高低错落关
现象学在存在层面为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围绕体验和场所意义的解读方法,然而在国内有关景观感知的研究中,尚缺乏从对“存在”概念的深入理解中解读景观体验及场所意义的
晚明越中园林整体呈现广泛的造园实践与较高的艺术水平,但相关领域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所欠缺。以晚明时期越中地区极为显著的望族现象及家族营园风气为切入点,以张氏、祁
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事件,7座藏书阁俱仿天一阁建造,文津、文源、文澜三阁园林格局亦与天一阁相似。以史料研究为基础,发现四库三阁园林写仿天一阁造